化学、材料学专业吃香,投资人抢滩新材料领域

对新材料的投资仍处于边投边学习的阶段。

图源:视觉中国

记者 | 管丢丢

新材料相关项目正变得越来越热。

近日,有LP向界面新闻透露,除了打算投资GP布局新材料外,甚至打算直投新材料的项目。

热潮是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投资机构纷纷布局新能源新材料赛道,大举招聘相关领域投资人。目前这一情况还在持续,在某招聘网站上可以看到,近期有不少投资机构招新材料投资经理的岗位,要求应用化学、材料学、锂电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今年,新材料的投资数量在明显增多。据企名片数据统计,截至目前,2022年新材料赛道已披露国内融资事件389起,融资总额约合人民币500.83亿元。从投资规模来看,今年上半年新材料赛道融资规模达到1亿以上的事件共56起,占比约为14.39%,5000万-1亿的事件65起,占比约为16.71%。

新材料是指在科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具有优异性能或特殊应用功能的材料类别,或是种传统的材料经过进后性能明显得到提升或改善、产生了新功能的一种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航空航天、交通运输、新能源等诸多领域。

作为容易被“卡脖子”的环节,新材料领域的创新对国家安全和科技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其发展也得到国家的重视和支持。2010年,国家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等一系列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

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国内新材料产业发展十分强劲,2020年新材料总产值约达6万亿元。2021年,十四五、2035规划纲要明确表示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7%。据工信部预测,2025年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将达10万亿元。

近期新材料的火爆与“双碳”政策的深入贯彻与落实有密切关系。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等相关产业加速发展,作为推动上述产业发展的新材料领域也倍受关注。

实际上,对新材料的投资并非从去年才开始2013年左右松禾资本启赋资本北极光创投等就开始做新材料领域的投资。上述机构本来就关注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新材料作为产业链的上游在“扫描”项目中被投资人顺藤摸瓜挖掘

此前,新材料投资案例多数是处于业务及产品已经成型、正进入商业化应用或业务快速扩张阶段的企业,早期项目只占10%。以2015新材料领域披露的多起新三板定增案例为例,由股权投资机构参与的定增可视作成长型PE投资,投资的新材料项目多以中后期为主

而这一波热潮投资阶段更偏早期。今年5月,磁流变新材料智能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朝上科技完成天使+轮融资,此前曾获红杉中国种子基金天使轮独家投资。7月,创新金属材料研产销平台易弗明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红杉中国种子基金领投。同样是在7月,多元纳米粉体材料研发商华创三同拿到了天使轮融资新能源材料研发公司中熵科技拿到了Pre-A轮融资纳米银材料提供商思尔维是完成了天使轮融资

新材料技术的产业化之路困难重重,需要5个阶段才能实现商业化:实验室阶段一实验工厂阶段(小试)一示范生产线(中试)—示范工厂一工厂(量产)。整个过程对生产设备的要求存在量级的差异,任何步骤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导致极大偏差。在生产工艺放大时,出现的技术与管理问题往往超出企业的想象,因此新材料商品化的时间会普遍延迟。从实验室研发到真正实现商业化需要12年到15年。

新材料企业常常起源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识产权,创始人一般学术能力,但商业敏感度和管理能力不足,常会忽视技术落地的难度和市场接受度等等。而这对投资人专业知识储备、行业研究能力、市场趋势预判能力等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有投资机构在招聘中明确提出,该岗位需要对相关行业研究分析,包括政策、行业趋势、宏观环境、产品品种、技术路径、商业化进程、市场前景等做分析判断,为投资决策提供支持。

有投资人对界面新闻表示,新材料相关项目早期投资的风险比较大,所以必须把工作做细致,需深度理解产品的应用场景,并看技术到底有没有壁垒也有投资人表示材料领域过于细分,很多材料的市场很小,要筛选哪些细分市场是值得投资的,必须考虑企业的延展性在哪,一是研究使用场景二是要看创始人有没有运营能力。

2018年,工信部对全国30多家大型企业130多种关键基础材料调研的结果显示,32%的关键材料在中国仍为空白,52%依赖进口,绝大多数计算机和服务器通用处理器95%的高端专用芯片,70%以上智能终端处理器以及绝大多数存储芯片依赖进口。

在装备制造领域,高档数控机床、高档装备仪器、运载火箭、大飞机、航空发动机、汽车等关键件精加工生产线上逾95%制造及检测设备依赖进口。此外,我国在半导体材料、显示材料、新能源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等大量关键基础材料领域仍依赖进口。

因此,投资人普遍认为进化替代是一大投资方向,只要产品做出来立马就有市场。

高速发展的细分领域也值得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带动了一批上游材料的蓬勃发展如锂电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等;光伏产业也带动了多晶硅料、单晶硅片、金刚石线等材料的长期成长。

每一次技术路线的迭代,每一种新材料技术的成熟,都有一段市场红利期前沿新材料不容忽视。在这方面,国内企业与国际企业并没有绝对差距,技术创新进程直接决定了产业发展前景,谁研发出来,谁就有先发优势。

不过多家投资机构也表示,对新材料的投资刚刚开始,还在试水阶段,布局不够多,理解不够深刻,不排除未来在方向上有所调整。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