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歌声》与汪峰上了头条,现象级综艺面临“创新者窘境”

“成熟的电视市场,一定是多种类型都有一席之地,但中国更多是一窝蜂现象,一种节目类型火了,就哗哗哗全上,很快就把它给做死了’”。

作者:白芸

没想到,汪峰又一次上了头条,这一次是跟这一季的《中国新歌声》一起——

网络上关于《中国新歌声》的学员的不雅视频传言上了微博搜索,而距离传言发酵不到半日,汪峰工作室和“新歌声“工作组便同时发出了声明,要对传谣者诉诸法律。

走到第五季的《中国好声音》,还是迎来了它的“四年之痒”。

版权争夺,改名换姓,疑似汪峰不雅视频……喧嚣热闹的表象依难掩音乐综艺节目下的突围困境。

7月30日,嘉兴《中国新歌声》录制。呼喊尖叫构成的熙熙攘攘与台上闭目吟唱互为对照,音key高起低落。导师抬手又放下,面色纠结,学员小宇宙爆发,战车滚滚落下。如果非要说现场与电视上的不同,大概就是“新歌声”穷尽可能地在让自己年轻化。

在《中国新歌声》宣传总监陆伟看来,音乐综艺节目之所以愈发窘困,创新缺失难逃其咎,“成熟的电视市场,一定是多种类型都有一席之地,但中国更多是一窝蜂现象,一种节目类型火了,就哗哗哗全上,很快就把它给做死了’”。

他不禁慨叹:“类型化节目对中国电视而言,是多年来都没能解决的问题”。

那么,如何令音乐节目“复燃”?如何打造所谓的“占据一席之地的类型化节目”?手握《中国新歌声》、《中国好声音》、《蒙面歌王》等王牌节目的灿星制作,最有资格来回答。

音乐节目之内:细分类型,发掘小众音乐

节目过多,导致观众产生疲劳感,这是很多人觉得音乐节目“式微”的原因。实际上,音乐节目中还有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就是“选曲痛苦”。

欧美国家,经典动听的流行音乐随处可见,但中国数量有限,全年有十几档节目在唱同质类型歌曲,“这证明,最最大众化的经典流行歌曲,它的施展空间越来越小,基本没有想象空间了”。

针对这一症状,灿星给出的处方是:“在特别小众化的歌曲里去挖掘,然后让大众意识到它的审美价值”。“新歌声”中,出现了一些比较小众的歌曲,比如李志的《天空之城》,“对一些观众来讲,不那么熟悉,但歌曲品质够高,在大众层面一出来,就会觉得:‘哟,怎么那么好听’,就会成为一首爆款的歌”。

同时,灿星一直在尝试新的类型,想要“找到类型化的节目”。去年《蒙面歌王》、《中国之星》,今年的《盖世英雄》都是不同类型的音乐节目。《蒙面歌王》走的是“偏综艺感音乐,这个模式本身就很有综艺感”;《中国之星》则是“把本土音乐与国际化音乐相结合路线”,选取崔健、刘欢这样的大拿,因为他们会“国际化地制作中国本土的音乐”;《盖世英雄》尝试的为更小众的电子音乐。

谈及音乐类节目的转型,陆伟觉得音乐综艺类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方向。在陆伟看来,过去的音乐节目要么是选秀,要么是明星真人秀,而音乐综艺类节目,把音乐类节目与综艺类节目结合在一起,这是种全新的类型,并且这种类型还没有出现爆款,“但是我觉得这种节目里会出现一种爆款,再尝试慢慢摸索的话

我觉得会有的。”

音乐节目之外:“网络平台的试错空间是无限的”

灿星制作不是个平台,无法拥有节目爆红所带来的平台价值,因而会寻求跟这些歌手达成一个比较长远的战略合作,“做那种特别大的,但是一定是有产业链的东西”。

此外,灿星制作会尝试去做一些网络综艺节目,“因为目前来看,在卫视平台尝试一些新类型、新模式,试错成本非常之高,且试错空间很狭小”,“我们会有更多的非常新鲜的Idea,一时半会没法跟大型综艺抢占版面,会在网络做尝试”。

灿星制作的网综,目前主要是中小成本脱口秀。继去年1月推出《金星秀》之后,最近出炉的《苗阜秀》已登陆北京卫视。除此之外王思聪参与制作的脱口秀也在准备中,为“直播+点播+台播”模式。

在陆伟眼中,直播更倾向于社交平台,满足情感需求。“直播平台目前还没出现绝对的内容主导,价值感的东西缺乏变现能力”。

长此以往,陆伟认为,像灿星这样的制作公司很难进入, “比如说一个制作非常精良的直播节目和一个女主播跟你一边吃饭一边聊天,这两者之间的价值是对等的,甚至是可能你的价值还不如跟女主播一边吃饭、一边聊天的时候,那你就进入不了”。

不过,有一个方向或许可以进入,即借直播平台尝试粉丝经济。直播平台目前来看,它是利用粉丝效应的,所有愿意为主播买单的都是他的粉丝。灿星也让往届一些好声音的学员,和新成员一起,通过LIVE直播进行合作。同时,会有一些跟粉丝的互动,会通过一些表演,“比如说我的新专辑,有一首歌唱给你听,你们觉得好不好,或者说也是从音乐上的想法跟你们沟通,这可能是建立粉丝经济能有的方向”。

原创抓细节,专攻“年轻化”

《中国新歌声》从一百多个设计方案中选中了战车模式,灿星希望能抓住80、90后观众,而战车最具“年轻化”特质。战车和跑道占据空间大,后面观众席位就要去掉一些;摄像机放在什么位置;战车高度多少合适;灿星都经过反复尝试才确定下来。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中国新歌声》中学员故事板块,使用的为自拍,而非跟拍模式。这同样是灿星“年轻化”的尝试。据陆伟透露,即使自拍,也全部跟带摄像,“我们要把所有路线都事先走一遍,所以每个人自拍光线和角度都很好”。

“新歌声”的制作,采用的是科技含量非常高的全自动模式,比如战车系统就是全自动的。如果是手动,一定会有时间差,“因为你门要升到最高点,这车才能冲下去,不然的话这个门没有上最高点的话,导师万一冲上去的话,头有可能会被撞到,这手动是很难的。如果你跟的时间很长,导师很不耐烦,现在车怎么还没动,这是全自动的模式”。

整个舞台背后差不多有23块环屏,被称之为潘多拉魔盒系统,事先编程进去,学员上台唱歌,大屏、灯光效果、音频都为全自动,不需要在各个环节对光。手动方式时,大屏即使只慢一点,整个大屏跟选手唱歌的动态感觉就难以匹配,“音乐律动需要跟所有灯光效果和大屏效果一致,舞台上各种彩色灯光都是流动性的,跟节奏匹配”。

微鲸VR导演:“让观众自主选择想看的东西”

《中国新歌声》还推出了VR版,由微鲸科技制作,其导演杭凯琪带领的30多人制作团队均是新锐力量。

VR版最大的难点在于“机位设置”:“比较高端的机器都特别大,放在舞台上会穿帮,还会影响普通2D视频拍摄”。

因而,此次VR拍摄主要还是在传统机位上架设,总体按照传统电视思路在做,并未完全按照符合VR的逻辑进行创作,甚至会因为机位冲突,放弃一些过大但呈现能力更好的机器。尽管如此,微鲸带来的“黑科技”,依然令许多观众沉浸其中。

一方面,微鲸科技希望结合更大的明星资源,推进品牌的IP战略,在专注质量的同时提高知名度。另一方面,微鲸科技打算尝试创作更多的原创性内容,下一步会制作VR版的纪录片、电影和动画片,目前已经在拍摄一部名为《第三极》的西藏纪录片,未来还将与英国的BBC电视台合作。

VR作为全新的观看体验方式,甚至有一丝革命性意味在里面。正如杭凯琪所言:“之前是导演,现在是观众有更多自主选择权。”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