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创企业如何在国防创新领域崭露头角?

具有民用成分的初创企业是否构成了国防产业生态系统?还是隶属于其他行业的创新生态系统?

文|创瞰巴黎 Richard Robert

编辑|Caroline Liang

一览:

  • 近年来,由于民用技术行业的创新周期较短,涌现出的军民两用技术越来越多。
  • 国防领域的初创企业正逐渐形成一个新生态系统,与更专业化的军工产业并存。这些初创企业仍然会努力开拓民用市场,以扩大规模。
  • 虽然两用技术很多,但真正意义上的两用企业却很少。
  • 法国军队希望通过开放创新模式,开展更多的开拓性项目,实现重大技术突破。
  • 在开放式的生态系统中,政府机构和私营企业携手合作,共同招募紧缺人才。

五十年前,许多民用技术由军事技术转化而成,但如今这一趋势“颠倒”了:许多军事技术由民用转成。这是为什么?

这种现象有若干个原因:首先,民用技术的研发周期比军用技术要短得多。军用技术项目的周期动辄十几年,最长甚至四十年。其次,在大部分西方国家,民用技术研发领域的资金远超过政府的国防预算。举个例子:以色列是军事创新强国,但华为的研发预算(210亿欧元)比以色列的国防预算多出10个亿。在继续这一讨论之前,我们首先要确定“创新”一词的定义。

长期以来,法国国防部一直在投资于“有规划的创新”(即长周期技术研发),试图把握未来技术突破趋势,并妥善管理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技术。但除了技术开发可以有创新之外,技术的使用也可以有创新,比如:将民用技术(如无人机)用于国防领域。这些技术原本不在国防部创新规划范围内,但却能在实战中发挥作用,而且面向民用市场的企业开发这种技术的速度比部队更快。法国国防创新所(DIA)创建于2018年,它的一个任务就是持续关注民用技术界,从中寻找并把握机遇。

民营企业进入国防领域,会引发一系列新的问题。有人担心会导致军事机密泄露,但这其实并非难点所在。真正难处理的,是如何合理地管理知识产权,协调军民协同创新的进程——这种问题往往出现在民营企业与大型军事集团进行开放创新时。小型初创企业与大型集团合作,容易被后者收购,无论该初创企业是否愿意被吞并。不过,这个问题也能够通过签订合同来解决。

DIA的开放创新策略还有另一个目的:发掘开发得恰到好处的民用技术项目,并加以应用。这种项目必须能解决部队面临的实际问题,并且具备一定的技术成熟度、市场成熟度、使用成熟度。但不能指望开发这种项目的初创企业将其商业模式完全建立在国防市场上,因为国防市场规模太小,而且采购周期过长。

开发国防技术的中小企业是否有相关策略,合理把握技术的军民两用性?

军民两用性会给企业的战略、项目、商业模式都带来一定的挑战。随着一种技术走向成熟,随着技术的使用方式、生产工艺、企业的决策发生变化,它的两用潜力会随之降低。符合国防需求的项目,其开发成本往往远超出初创企业掌握的资源,初创企业无法兼顾军民两个市场,特别是在创业初期。过去对军民两用技术进行研究,用的是传统线性模型。该模型包含技术发展的各个阶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但现在这一模型已经过时,因为个别国防初创企业能先吸收最新的AI民用技术,然后进行改进,之后用于国防项目中。

初创企业 Preligens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利用AI技术开发软件,能分析来自多个来源的海量数据,包括卫星图像。AI能发现战略地带的异常,并提醒相关情报部门人员引起注意。

在实际中,企业想把握好技术的军民两用性很难,特别是在企业发展战略制定方面和资源分配方面。两用技术很多,但真正意义上的两用中小企业很少(开发反无人机技术的MC2也许能算得上)。

这些具有民用成分的初创企业是否构成了国防产业生态系统?还是隶属于其他行业的创新生态系统?

国防产业生态系统和另一个概念形成了鲜明对比;国防产业技术基地。在法国,国防产业技术基地仍然是一个业界常提的概念,由十个主要的国防承包商(有几个曾经是国有企业,后来私有化)和4000个中小企业构成。

开放创新在DIA的预算里只占了不到四分之一,并未引发巨大变革,但仍然改变了国防领域各个参与方之间的关系,在人工智能等需要跨学科合作的研究领域尤其如此,因为这些领域不存在长期占主导地位的竞争者。

大型军事集团都在朝着“系统集成商”的方向发展。它们作为体量最大的企业,有着独一无二的能力,可将多种系统和部件组合到一起,但它们不再掌握系统中的每一项技术。现在的中小企业也不再是分包商,它们提供的技术自成体系,可以作为完整的部件集合到总系统中。开放创新还会促进“中介商”的发展,协助创新体系中的各个参与方进行对接,比如DIA的创新国防实验室、法国部队的创新实验室(比如陆战实验室)、乃至投资人。

创新生态系统需要有合作的推动力,也需要竞争的刺激力。国防领域生态系统的情况是怎样的?

三十年来,管理科学在多个领域发现了竞争激烈化、创新密集化的现象,国防也不例外。竞争激烈的环境带来了重大影响,逼迫着企业精简项目开发流程。本世纪头十年初涌现了许多具有重大突破意义的新技术,传统的系统设计和标准化开发流程不再适用。

国防行业能提供有益的启示:随着系统复杂性上升,大型武器开发项目与开拓性项目愈发难以共存。开拓性项目以不确定性高为特点,必须包含学习反馈环,并且多个项目同时进行,以避免质量、成本、时效等多重因素限制导致项目失败。国防生态体系如今要应对的挑战在于如何促进开拓性项目创造出突破性的技术。

大型和小型企业间是否会发生人才争夺?

人才对于部队和国防行业皆非常关键。在当前的地缘战略大背景下,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人才素质的提升更是不可或缺。随着各个行业及其相关设备技术的发展,以及企业组织模式的变化,人才必须掌握新技术,才能适应新形势。在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纳米技术等领域长期存在人才不足的现象。军队最需要招募人才的专业之一就是网络安全。开放的生态系统在这方面能发挥的优势十分明显,举个例子:在法国布吕兹市(隶属雷恩区),法国军备总局和法国网络防御司令部(COMCYBER)等政府部门正在和私营企业(包括大型企业和初创企业)密切合作,其中一个合作领域就是吸引人才。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