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0.4%,疫情冲击最严重阶段已过去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0.4%,涨幅较一季度大幅回落4.4个百分点。

2020年8月24日,北京晴天,京沈高铁将台段隔音罩建设按计划进行。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辛圆 王玉

国家统计局周五公布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0.4%,增幅较一季度回落4.4个百分点。上半年,GDP同比增长2.5%。

分析师表示,随着疫情防控更为精准,一揽子稳增长措施逐步落地见效,下半年经济有望持续反弹。

二季度GDP低于外界预期。数据发布前,界面新闻采集的9家机构预测中值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0.8%。

“随着国内疫情冲击最严重的阶段已经过去,加之稳增长政策发力显效,三季度后宏观经济将进入加快修复通道,供需指标预计都会明显改善,但结构上仍将会呈现生产好于服务业,投资好于消费的特征。”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对界面新闻表示。

他预计,今年第三、四季度GDP同比将分别增长5%-5.5%,全年GDP增速在4%左右。

经济学人智库团队预计,三、四季度GDP同比分别增长5%和5.2%。下半年增长的主要动力是企业复工复产、基建投资,出口也有一定程度的保障,但近期疫情反弹表明经济“进两步退一步”的风险不容低估,疫情反复可能制约经济的反弹高度。

分析师表示,在二季度经济增速大幅偏离目标的情况下,稳增长政策要进一步加码。

伍超明表示,财政发力稳住宏观大盘的必要性在上升。他预计,存量政策效果将集中于三季度见效,增量工具有望于7月底出台,可能的增量工具包括特别国债、提高赤字率以及提前下达2023年专项债额度等等。

货币政策方面,他认为,鉴于稳增长稳就业需要流动性宽松,下半年不排除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降准)的可能,但全面降息的可能性不大。

基建投资继续加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6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上涨6.1%,涨幅较前5个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1%,涨幅比前5个月加快0.4个百分点。

分析师表示,基建投资延续升势,一方面是因为专项债发行提速,使得基建项目资金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畅通交通物流政策取得实效,保障了项目施工进度。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达34062亿元,完成下达额度的98.7%。其中,6月发行新增专项债券13724亿元,比5月大幅增加7404亿元。

伍超明表示,在专项债加快使用、信贷等配套资金充裕、项目储备建设提速等积极因素影响下,下半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进一步提高。按照财政部提出的新增专项债于8月底前使用完毕的要求,三季度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超过10%。

全年来看,他认为三方面因素制约下,基建投资难以实现两位数增长,或在9%左右。

“一是在当前的严监管环境下,城投平台或无法为基建投资提供增量资金。二是1-5月份国有土地出让金收入同比下降28.7%,全年转正概率不高,会对基建资金来源形成一定拖累。三是部分增量资金或用于偿还前期基建项目应付款,削弱政策对基建投资的拉动作用。”伍超明分析称。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预计,今年基建投资增速或在8%左右。他指出,除了地方严控隐性债务以及项目储备的制约外,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的3000亿元金融债和8000亿元信贷额度追加可能不会在年内完全落地。

6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对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要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并建立重点项目清单对接机制。6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用于补充重大项目资本金或为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搭桥。

地产投资降幅扩大

1-6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滑5.4%,降幅比1-5月扩大1.4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2.2%,降幅较前5个月收窄1.4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下降25.3%,降幅比前5个月略收窄0.5个百分点。

经济学人智库分析师徐天辰表示,房企信用问题目前仍未得到有效解决,资金来源仍有很大压力,同时要特别关注的是,近期预售项目烂尾、集体断供等事件明显增多,对本已因疫情冲击“惜购”的居民产生心理冲击,预计房地产修复力度较弱,投资全年负增长恐难以避免。

疫情反复和部分房企暴雷严重影响居民购房积极性和信心,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频频出手,对此前的房地产调控进行调整。据中原地产研究院统计,今年上半年有多达200个城市出台楼市松绑政策超460次。

不过,央行最新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反映房贷的中长期贷款依旧疲弱。6月居民中长期贷款环比多增3120亿元,但同比仍少增近1000亿元。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预计未来将有更多一二线城市因城施策,限购限贷条件有望进一步放宽。

伍超明则认为,房地产市场各项指标下降速度最快、预期最差的时刻正在过去,再结合政策层面纠偏、行业监管措施因城施策力度加大、金融层面资金支持趋于宽松,房地产市场大概率已筑底,“软着陆”概率增大。

“降幅收窄、逐渐转正,然后较低速增长可能是年内房地产市场的大概率向。”他说。

制造业投资保持韧性

1-6月,制造业投资同比上涨10.4%,涨幅比1-5月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但继续领先于其他投资。

从细分行业看,增速最快的是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同比增长36.7%,其次是通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20.8%,再次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9.9%。

李超表示,6月,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内需修复、工业企业利润回升,使得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速。展望下半年,强链补链和产业链再造已经成为制造业投资的新动能,预计全年制造业投资增速在10.6%左右。

央行公布的信贷数据也反映出企业对未来较为乐观。6月新增信贷中,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1.4万亿元,同比增加超6000亿元。

不过,红塔证券宏观分析师孙永乐提醒称,海外货币收紧对于外需的影响可能较大,同时,目前原材料成本仍然较高,会对中下游企业带来一定压力。

社消同比增速由降转升

随着疫情影响逐步减弱,生活出行秩序恢复,叠加近期促消费政策逐步落实,消费市场继续回暖。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1%,增速较5月回升9.8个百分点,时隔3个月首次转正。

在商品零售大类中,汽车类消费同比增长13.9%,增二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8%,高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控制在5.5%以内的目标。其中,4月为6.1%,5、幅比上月提升29.9个百分点;金银珠宝类、化妆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同比涨幅分别比上月上升23.6、19.1和13.8个百分点。

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同比下降4.0%,降幅比上月大幅收窄17.1个百分点。

受疫情反弹、居民收入下降、储蓄意愿提高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消费恢复持续偏慢,是三驾马车中增速最低且恢复程度最弱的部门。分析师表示,对于下半年消费回暖的程度不宜高估。

“下半年消费难以大幅度上行。”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对界面新闻说。他指出,近期新冠病毒不断出现变种,新增确诊病例数量也呈上行趋势,受此影响,场景式与聚集性消费大概率将受到压制,餐饮、旅游等领域的消费增速不会太高。

此外,郑后成指出,在全球经济增速下行的背景下,预计下半年我国出口增速将大概率下行,这种情况不利于就业市场,叠加新冠疫情压力犹存,居民收入增速将继续承压。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63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0%。实际增速比去年全年的8.1%下降了5.1个百分点。

从就业情况看,6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至5.5%,回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控制在5.5%以内的目标。但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达19.3%,比5月进一步上升0.9个百分点,再创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新高。

工业生产明显回升

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上涨3.9%,涨幅较5月扩大3.2个百分点。分析师表示,企业加快推进复工复产是推动该指标回升的重要原因。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录得50.2%,时隔3个月后重回荣枯线以上,其中生产指数为52.8%,比上月回升3.1个百分点。

高频指标显示行业开工率继续回升。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监测的数据显示,6月,全国247家钢厂高炉开工率由82.8%回升至83.4%,为2021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汽车半钢胎周平均开工率由上月的56.8%回升至64.2%。

伍超明表示,在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和助企纾困、物流保通保畅等政策发力显效的情况下,制造业企业将加快复工达产,产业链供应链也将随之恢复,从而利好工业生产。不过,工业生产向上修复空间和速度仍面临一些制约。

他分析称,一方面,俄乌冲突与新冠疫情影响仍未完全消散,两者都会加大国内需求收缩和原材料成本上涨压力,导致企业盈利承压,扩大生产意愿不足。另一方面,随着PPI(工业品生产价格)涨幅步入回落通道,加上当前工业产成品库存高企,预计未来工业企业将进入新一轮去库存周期,也会对工业生产形成一定制约。

徐天辰表示,除了疫情可能的反复外,短期内需要关注异常高温是否可能引发局部限电,进而对生产造成扰动。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