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说话直”,分明就是“情商低”

情商低不是错,但是仗着自己 “说话直”,“年纪轻”,“够任性” 就肆意地炫耀自己的低情商显然就不合适了。

我这人说话直,你别介意啊。

大家周围一定都有这种人,仗着自己 “说话直”,就不跟别人好好说话了。我上学的时候就有个同学,简直就是 “直肠子” 的典型代表。

由于我出生在小城市,从小就没接触过什么名牌服饰。什么耐克、阿迪根本不在认知范围内,对于运动品牌的理解上线就是:李宁。

那个时候老家开了第一个李宁专卖店。大红大绿的装潢,用现在的眼光看来就是乡村大卖场,但是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知名大品牌入驻的象征。

能够买一双李宁鞋也就成了那个时候的阶段目标。后来在我的软磨硬泡之下,终于说服了我妈 “斥巨资” 给我买了一双李宁的篮球鞋。

由于是白色系的鞋子,所以我穿的时候异常小心,这样周一去学校的时候就能在同学面前显摆两下了。

周一上学,果然吸引了很多同学羡慕的眼光,大家也很通情达理地表达了自己的 “羡慕之情”。于是脑子短路的我,又问了一下那个 “直肠子” 同学的想法,结果他说了几句让我至今难忘的风凉话:

这个鞋的款式早就已经过时了,现在都流行露脚踝的设计。而且白色这么多,肯定容易脏,以后打理起来不方便。李宁的鞋虽然还算舒服,但是不结实,打球穿起来性价比太低了。要是我,肯定拿这些钱买五双其他结实耐用的鞋,周一到周五每天穿一双,还不带重样的......

最后肯定不忘了补上一句:我这人说话直,你别介意啊!

我想说,我很介意,真的很介意。即便你说的都对,那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说呢?鞋我已经买了,你现在告诉我款式过时了,打理不方便又有什么用呢?

我高涨的情绪,瞬间就跌到了谷底。当时是早上第一节课后的课间,我到了下午第三节课开始前都没缓过来。想想就想抽自己,干嘛当时犯贱跟他询问意见。

后来我学聪明了,凡是听到 “我说话直,你别介意” 这种话的时候,我就自动把它翻译成 “你要是犯贱欠抽,就来找我,我一定不给你留面子”。

其实哪有什么“说话直”,分明就是 “情商低” 么。说一些毫无建设意义的风凉话,不代表你是个真性情的人,它只说明你素质不高没教养。

为什么周围总是这些情商低的人,高情商的人都跑到哪里去了啊?

你感觉得到空气的存在吗?虽然你每天一呼一吸几万次,但是你几乎没有感受过空气的重要性。直到有一天,你喝水或者游泳时呛水,这个时候你才发觉空气的存在。

其实情商高的人也是如此。他们从来没有离你而去,只是人家的情商高到体贴关心你不留痕迹,等到你离开他们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之前的人有这么多优点。

别再用 “说话直” 来掩盖自己可怜的情商,快点向那些 “润物细无声” 的人们学学,如何不露声色地让别人舒服。

◆注重小细节 ◆

高情商做的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事。

就像感动人的通常都是容易被人忽略的细节一样,情商高低都是在细小琐碎的事件中体现出来的。

比如我有个同事,就是用一个个小细节打动大家,并且让人感觉与他共事特别舒服。

比如一起坐电梯,他会让你先进,自己在外面按住开门按钮,等到大家都进去了再最后进来。

交给大家的文件一定是分装在小文件夹中,并且贴上每个人的标注。尤其会在需要签字的地方,贴上 “在此处签字” 的标签。

每次和人联系之前,一定会先发微信或者短信,询问对方什么时候方便通话,而不是愣头愣脑地直接打过去,最后收获一个 “正在开会中...” 的回复。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每次发的邮件。每次都是言简意赅,从来不拖泥带水,让人知道想说什么。

比如他向销售部门要数据,不会简单说出 “给我最近的销售增长情况”,而是会详细地说明自己的需求:我们需要过去半年中,A 分类下 B 属性为 C 的商品销售量的逐月占比。

而且如果邮件不是发送给一个人,而是需要抄送给若干同事的时候,他也会在邮件开始处加上 “+ 王XX,+李XX” 的提示。这对于原收件人和新加进来的收件人都是尊重。

如果有图片,他也会尽量看看是否可以转化成文字描述,因为很多人都是用手机看邮件,而图片的加载速度明显不如文字。

正是这些小细节,让那些与他共事的人感觉异常舒服,又说不上为什么。如果不细心观察确实也发现不了这些动人的细节。

所以不要总说自己性格直,不拘小节了,这些都不是你不提升自己情商的借口。

◆会说更会听 ◆

这是一个外向人主宰的世界。口才好,能演讲的人成功的几率相对高一些。这一点不容否认。

但是真正高情商的人,不光在该说话的场合能说、会说、说得头头是道,他们更知道什么时候该闭嘴、该倾听、该用心倾听。

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周围总有几个人是特别擅长倾听的。你有什么话也都愿意和他们说,不一定是因为他们能够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法,而是因为他们认真的倾听本身就是最好的安慰。

在这个表达欲旺盛的时代,每个人都想尽快结束别人的发言,拿出自己的观点。这里最典型的打断别人的方式就是:我知道你是什么意思,但是......

你其实不知道对方想讲什么,你甚至不关心对方说什么,你只希望打断对方然后开始自己的陈述。

在我看来,这句话的破坏作用堪比 “我说话直,你别介意”。所以交流讨论的时候要慎用。

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其实并不难,我们在之前的文章《在这个喧闹的时代,倾听才是至极的温柔》的文章中也说过。抛弃偏见、鼓励对方等方法都能有效提升倾听的质量。

如果你觉得这些建议都太繁琐,那就干脆闭嘴,别看手机,听别人把话讲完就好。即便你一句话也没说,对方也会默默把你归到善于交谈的类别中去。

◆情绪很成熟 ◆

成熟的人不是没脾气,不是没情绪,而是知道什么样的情况自己应该如何展示情绪,而不是不顾场合地任由自己任性。

现在都流行张扬的个性,除了仗着自己 “说话直” 乱说话以外,就是仗着自己 “年纪轻” 在那边乱任性。年轻固然值得羡慕,但是气盛还是得有分寸。

判断一个人情绪是否成熟,往往要和 TA 近距离接触后才能了解。从远处看,大家都是很不错的人,没有利益纠葛,没有情绪冲突,当然比较容易装好人。

但是就像有些人一谈恋爱就变坏一样,很多时候等到你走近 TA 的情绪圈内之后,才发现原来每个人的情绪波动有多大。

我有个朋友刚谈恋爱的时候,两个人卿卿我我,好不幸福。结果不到一个月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就听她抱怨自己的男朋友:他一点也不成熟,表现得像个孩子一样。偶尔的表现还不如我那个 7 岁的侄子,真是受不了他。

激情褪去之后,原来那些被掩盖住的情绪波动全都浮现了出来。要不就是两个人因为打游戏或者逛街的时间冲突而发脾气,要不就是觉得自己永远是那个让步的人,觉得不公平。

每每听到别人总结自己的择偶标准的时候总会说,自己理想的伴侣需要聪明,幽默,帅气,浪漫等等。但是没有几个人说:我希望 TA 情绪成熟。

“人活一辈子,凭什么不让自己开心一点” 这句话本身没错,但是这不代表你要以牺牲别人的快乐为代价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一个人情商高,会因为关系越密切,而越尊重对方,体谅对方。而不是仗着这种亲密关系,肆意地宣泄自己的情绪。

有矛盾,有冲突,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如何沟通解决,而不是把责任全都丢给对方,然后自己在一旁只顾着指责。

情商低不是错,但是仗着自己 “说话直”,“年纪轻”,“够任性” 就肆意地炫耀自己的低情商显然就不合适了。

成人的第一准则就是懂得为别人着想,懂得让别人舒服,并且是那种不留痕迹的关怀。

其实这并不难做到。关注细小的细节,用心倾听对方,控制自己的情绪,重要的是自己做了以后要记得反省,而不是拿一句 “说话直” 搪塞过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