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真的需要签约一家唱片公司吗?

其实无论是签约还是不签约,对于音乐人来说,想要达成的目的是没变的,关键还是在于新兴起来的商业模式和传统模式,谁更能够满足音乐人。
Kobalt创始人兼CEO Sam Winwood

作者:于墨林

“老的模式过去了,我正在建立新的音乐产业格局。”Kobalt的老板Willard Ahdritz从来不会因向外炫耀自己公司的模式而害羞,他认为Kobalt让艺术家和词曲作者们保留自己版权的模式,将会是音乐商业的未来。

科技的进步大幅度改变音乐工业的生产模式,现在创作者只需要将作品上传到合适的平台,全世界的听众就都可能触及到,而这也降低了传统宣传形式的影响力。所以一个问题就出来了,音乐人真的还需要一份传统的唱片合约吗?

Kobalt公司自2000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为音乐人创造公平透明的数据追踪和版税支付系统,除此之外,它还帮助创作者、版权所有人处理发行事务,从音乐的推广到授权,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服务。根据Kobalt 2015年财报显示,其服务了500家版权代理公司共计8000位词曲作者,6000位唱片业客户共计2万位音乐人。

但是相比于整个音乐产业,目前与Kobalt合作的音乐创作者仍然是少数,尽管独立音乐人数量不断上涨,但他们仍然有不少人选择签约独立厂牌。

对此,Kobalt的创意高级副总裁Sam Winwood表示,“我们对很多人说,‘你不需要将你的权利拿去挣钱,实际上,如果你不将版权拿出去,你会挣得比现在多得多。’”

但真的是这样吗?前两日《经济学人》在自制的纪录短片《The music industry and the digital revolution》中,就音乐人不签约唱片公司的优劣势进行了探讨。

站在传统唱片公司一方的Nick Raphael对Kobalt的模式并不完全认同,他认为Kobalt不具备发展全球巨星的能力。“我们投入了数百万并持续投入数百万,就为了寻找下一个世界巨星,而最终他们的歌曲会影响到你的生活。”

作为环球音乐旗下英国Capitol唱片的总裁,Raphael认为唱片公司能为音乐人带去的不仅仅是管理作品版权,唱片公司拥有更多在挖掘、培养巨星上的经验,Capitol UK旗下的知名艺人包括Sam Smith和Five Seconds Of Summer,公司在他们身上投入了巨资,为他们承担了许多风险。

“Kobalt在我的理解中,是那些不需要再进步的音乐人/词曲创作者才会使用的。换句话说,他们的服务只适合少部分已经有所成就的人使用,但是如果一个新的创作者想要走出来,他需要开发、时间、金钱和培育……这不是他们的强项。”

英国Capitol唱片总裁 Nick Raphael

当然,有人认为签约唱片公司的优势比较多,就有人认为签约的劣势比较大。Radiohead的吉他手Ed O’Brien认为,主流唱片公司的合约充满了不公平。“以往音乐人的合同都更有利于唱片公司,这其实非常不公平。虽然他们可能确实在一些人身上做了大把的投资,但是,应该也让我们来谈谈什么是真正的公平。”

最初Kobalt被很多人看好,就是因为其不需要拿走音乐创作者的作品版权,同时还有一套公平透明的数据追踪和版税支付系统:音乐作品无论是上架到包括Spotify、Deezer在内的各大流媒体平台,还是在各大广播电台中播出,甚至就连电视电影节目采样、夜店播放,艺人们都可以通过Kobalt公司的网站来实时追踪歌曲的版权使用数据。

因此认为音乐人不需要签约唱片公司的观点,多是从“以往的合同对音乐人非常不公平”出发的,而Kobalt非常好的解决了这个不公平的问题。

知名的音乐制作人、DJ Moby表示,“主流唱片公司觉得他们比艺术家更加重要,但永远都不会是这样。随着一些艺术家离开,他们也逐渐认识到了,在音乐的世界中,没有什么比音乐更重要。”

Jacob Whitesides是YouTube上的明星,他在Twitter上有200万的粉丝,Instagram上150万的粉丝,Facebook上160万粉丝。去年,他和BMG签订了一项合作协议,不过保证版权是在他自己手中。“我对自己的创作有着100%的掌握权,这是我唯一需要的,BMG能给的对于我来说并不是完全必须,而更应该说是合作。”

Jacob Whitesides

“其实很多音乐人不需要合约,如果他们能够组织稳定的巡回演出计划,他们的粉丝会为他付费,支付各种账单,”Whitesides说道,“我觉得很多艺术家们错过了这个机会,因为他们直接选择和主流唱片公司签约。”

其实无论是签约还是不签约,对于音乐人来说,想要达成的目的是没变的,关键还是在于新兴起来的商业模式和传统模式,谁更能够满足音乐人。“十年前,新人起步时需要一纸唱片合约,现在,这可能只是他们的一种选择。”Sam Winwood说道。

Kobalt之类的科技公司,正在逐渐取代传统唱片公司的一些功能,但是很难为音乐人提供主动的培养和投资,所以究竟是否要签约唱片公司,目前还没有一个更好的答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当更透明更合理的机制能够满足音乐人需求的时候,拥有这种机制的一方,将会获得音乐人的青睐,你说呢?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