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毕加索:牛,马,鸽子和猫头鹰

毕加索具有的非凡想象力都一一体现在他的艺术作品中,他的绘画无论是油画、还是蚀刻版画,都显现着毕加索的不安与冒险、坚韧与激情。

编辑 | 拉斯方

图片&部分资料来源 | 遇见博物馆

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其创作对现当代美术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7月2日,位于上海市静安区汶水路210号静安新业坊园区内的遇见博物馆·上海静安馆也恢复开馆。因疫情延期两月的《遇见毕加索:天才的激情与永恒》在这里重磅展出。观众只要持72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通过随申码扫码并测温后即可持票入场参观。

本次展览来源于西班牙马拉加市毕加索故居博物馆——毕加索基金会。主办方遇见博物馆提前一年筹备,以《遇见毕加索:天才的激情与永恒》为题,集中展出了毕加索青年至晚年不同阶段的202件真品,包括4幅油画、142幅版画、46件陶瓷及9件摄影师罗伯特·卡帕为毕加索拍摄的罕见银盐摄影,其中毕加索水粉水墨自画像更是首次来华。

展览共分六个单元,通过毕加索出生、成长和长期生活的六个城市,从巴塞罗那初露锋芒的马拉加少年、费南多美院不安分的青春到蒙马特高地漂泊忧郁的生活、艺术漩涡中心的巴黎左岸,再到马拉杜对陶瓷的痴迷、戛纳海边的田园生活,串起了毕加索的成长历程。

除了毕加索的成长与艺术探索之外,我们还能从本次展览中看到他对动物的痴迷。据说毕加索完成的第一幅画作就是描绘了公牛与斗牛者的形象,各种动物也在他的作品中反复出现、贯穿一生,鸽子、公鸡、猫头鹰、公牛、猫、狗、山羊……他在生活中甚至养过一只山羊做宠物。毕加索1945年圣诞节前后创作的《公牛》11幅石版画系列图像,从视觉上剖析了一头公牛的图像,而最终他将签名放置在与每幅公牛同等重要的空间中,而他在20世纪30年代间画作中常常出现的牛头怪米诺陶,也俨然成为了他的另一个自我。

在本次展览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毕加索对于许多种动物的描绘,其中最典型的四种动物是牛、马、鸽子和猫头鹰,本文将四种动物作为线索,邀你一起探索毕加索的“动物世界”。

在毕加索的故乡马拉加,斗牛场上总会挤满斗牛爱好者。对于西班牙人来说,斗牛表演与其说是一种运动,不如说是一场仪式。这种盛大表演的形式暗示着西班牙人对可怕戏剧场面的疯狂迷恋:牛的牺牲变成了人类战胜暴力和盲目本性的标志,果敢和技巧同狂怒之下的突袭猛攻相较量,紧随着这种格斗而来的是痛苦、残酷和死亡。斗牛士凭自己的勇敢而成为大家敬慕的英雄,倘若他表现出丝毫的胆怯或无能,就一定会遭到大家无情的嘲笑。

像西班牙大多数儿童一样,毕加索很小的时候就被带去看斗牛。在父亲的影响下,毕加索也十分爱好斗牛,他经常一边看着斗牛,一边设想自己能像那些英雄们一样,羡慕他们在赢得胜利后被热情的观众高高举起。

斗牛士约泽·德尔加多的故事一直深深打动着毕加索。在受伤13次之后,约泽选择了为荣誉而战,直到生命的最后还死死地抓住公牛的牛角不放。这场战斗使约泽的故事成了西班牙的民间传奇,深深地烙印于毕加索童年的记忆中。多年之后,毕加索为约泽·德尔加多传记的传记创作了《斗牛》系列作品,这26件作品成为毕加索难以忘却的记忆。

提到毕加索画的马,最有名的莫过于《格尔尼卡》中仰头尖叫的灰马了,在这幅反战杰作中,马象征着遭受苦难的百姓。毕加索也常将自己所爱的女人与马的意象相结合。比如在他与奥尔加·霍赫洛娃(Olga Khokhlova)婚姻陷入危机的时候,毕加索绘制过一系列白马被暴躁的公牛撞翻的画作。相比之下,本次展出的以“杰奎琳骑白马”为主题的作品则显得平静许多。

杰奎琳·罗克 (Jacqueline Roque)是毕加索的缪斯女神和第二任妻子。两人相遇时杰奎琳26岁,毕加索72岁,他用粉笔在她的房子上画了一只鸽子,每天给她带来一朵玫瑰,直到六个月后她同意与他约会。他们的婚姻持续了11 年,在此期间,他为她创作了400多幅肖像,比任何其他缪斯女神都要多。

鸽子

毕加索从小就喜欢斗牛和鸽子。在他9岁时,他已经能够随手画出许多不同形态的鸽子了。在家乡马拉加,毕加索最喜欢去家附近的小广场,那里有很多很多鸽子,他和姐妹们常看着鸽子们飞来飞去。那是他童年最快乐的时光。

1937年,在巴黎展出《格尔尼卡》获得成功的同时,也把毕加索推上政治舞台,他成为反对战争、倡导和平的先锋。1949年,毕加索的版画《鸽子》被选为巴黎保卫和平会议的海报,1950年,他的作品《飞翔的鸽子》又出现在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海报中。近年来飞翔在世界各地的和平鸽,它已经不是恬静地停在那里,而是展翅飞翔,自此鸽子被全世界公认为和平的象征。

猫头鹰

猫头鹰是毕加索钟爱的题材之一,在毕加索的作品中,常常能见到形态各异的猫头鹰造型。他曾救起一只受伤的小猫头鹰,和金丝雀、鸽子、斑鸠一同养在厨房里。毕加索的陶瓷作品《猫头鹰女人》,便是以猫头鹰为三维造型,其上绘制脸谱及二维的女人头像,这种形神兼备的尝试使得毕加索大胆地将猫头鹰与其他题材进行结合,也表现出了他对猫头鹰的独特喜爱。毕加索的猫头鹰是智慧、想象力和死亡的象征,代表了艺术家的创造性产出。

猫头鹰主题在这位多产艺术家的作品中反复出现,毕加索的陶瓷猫头鹰既有装饰感又富有表现力,在1960年代,他使用的花瓶设计成为了他作品中最受欢迎和最具标志性的形态之一。

毕加索一生都在学习如何像孩子一样作画。他留给我们不少鸿篇巨制,也留给我们许多似信手拈来的即兴之作。它们之所以使我们折服,不仅仅因为其高超的技法,还因为它们蕴涵着可贵的创造精神。

遇见博物馆首席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春辰介绍,毕加索展览在世界上年年都有,各具风貌,已经成为当代文化的大IP,而本次展览在上海举办,让我们零距离发现毕加索生生不息的生命激情、形象地认知毕加索,沉浸式地感受他对艺术的痴迷和狂热。

展览:《遇见毕加索:天才的激情与永恒》

展期:2022年4月2日至2022年9月12日

地点:遇见博物馆·上海静安馆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 10:00-18:00(入场截止时间17:00)

周一闭馆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