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积极推动残疾学生15年免费教育

到2025年,广东省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7%。

图片来源:图虫

记者 | 陈琼烨

“到2025年,广东省高质量的特殊教育体系初步建立,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7%,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持证残疾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分别达90%、85%以上。”

7月4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广东省“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下称《计划》)明确,将积极推动残疾学生15年免费教育,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高中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入学机会明显增加。

《计划》指出,将持续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到2025年,将义务教育阶段接受送教服务的残疾儿童比例控制到适龄残疾学生总数的10%以内。严格落实“控辍保学”要求,确保残疾儿童少年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同时,还将大力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提高学前儿童入学率,鼓励和支持普通幼儿园接收残疾儿童,推动特殊教育学校和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普遍增设学前部或附设幼儿园。

大力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阶段特殊教育,地市特殊教育学校和县(市、区)有条件的特殊教育学校应举办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通过随班就读和特教班等形式,扩大招收残疾学生规模。重点支持有条件的高职院校招收残疾学生,支持有条件的高中阶段学校与高职院校联合举办残疾人大专班。

此外,广东将探索残疾人单考单招工作,增加残疾人进入普通高校就读机会。鼓励普通高校增设适合残疾人学习的专业,杜绝以身体残疾、资源支持不足等理由拒收残疾学生。支持普通高校、开放大学和成人高校面向残疾人开展继续教育,逐步拓宽残疾人终身学习通道。

合理布局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支持各地试点建设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部);逐步建立助教陪读制度,为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接受高质量教育提供专业支持。 

为鼓励建设更多特教学校,保障特殊教育学位供给,《计划》指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从幼儿园到高中全学段衔接的15年特殊教育学校,其中,东莞市和中山市至少建成2所以上符合国家标准的义务教育阶段综合性公办特殊教育学校。

教育经费方面,《计划》明确,各地要把特殊教育纳入发展规划,到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高至每生每年7000元以上,有条件的地区可适当提高补助水平。

《计划》还指出,将推进融合教育发展,鼓励和支持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幼儿园开展集团化办学;推进特殊教育“智慧校园”和“智慧课堂”建设,把教育信息化应用纳入特殊教育示范区和示范校遴选条件与建设要求。

此外,将继续做好粤东西北地区本科生地方专项招生与培养,调整优化公费定向培养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招生计划,扩大特殊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严格落实广东省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员编制标准,为特殊教育学校、特教班配齐配足教职工。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