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现当代艺术生态纪事录 | 后记(1984年-2022年)

新时期,艺术正在以一种全新的形态与各个领域发生交融与跨界,而当代艺术家群体的创作状态、工作模式也不断变化,以艺术家创办并运营“公司”、LAB的模式更是成为新形态和新物种。

撰文 | 苏冰 

来源 | 苏冰会客厅

1. 元宇宙、数字赋能艺术和后疫情时代到来了

2021年,当代艺术圈最热门的议题莫过于区块链加密艺术和元宇宙。一时间,国内数藏市场如春秋战国,涌现了几百个数字艺术平台,大家见面都问,“你的作品上链了吗?”截至年底,各个大厂分别推出“阿里鲸探”、“腾讯幻核”、“元视觉”等数字艺术平台。重返新星星艺术节的策展人曾琼也开始密切关注新媒体和数字艺术的发展,她很幽默的一语道破天机:“目前这个阶段,元宇宙的热,其实就是解决了很多人的中年危机与焦虑!”

“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招呼都不打!”

1992年,美国著名科幻作家Neal Stephenson推出了自己的科幻小说《雪崩(Snow Crash)》。metaverse这个词即是Neal Stephenson在小说中创造的。它由Meta和Verse两个词根组成,Meta 表示“超越”、“元”,Verse 表示“宇宙”(universe)。在小说中,所有现实世界中的人,在元宇宙中都有一个“网络分身”,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化身”(Avatar)在一个使用真实世界隐喻的三维虚拟空间中(平行于现实世界的网络世界)娱乐交流。Roblox公司CEO大卫·巴斯祖基:“元宇宙是一个将所有人相互关联起来的3D虚拟世界,人们在元宇宙中拥有自己的数字身份,可以在这个世界里尽情互动,并创造任何他们想要的东西。” 大家可以在早年科幻电影《骇客帝国》中有所感受。

疫情期间,嘉定华泰顶层艺术社区组织艺术家连线(图片来源:泰艺术中心)

别号“山人”的王骁勇从北美归来后的十几年里,从事多年科技创新,深度参与了中国和国际技术创新的市场变化,让他更加确信:中国已经是全球发展最快速的科技和文化市场,也会是下一波 “数字全息化/数据学习/人工智能”等创新领域的最前沿阵地,同时中华文明的传统精神内核,也很快可以找到普世的文化载体,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融合和提升。在疫情起伏的几年中,王骁勇线上线下走访了诸多行业学者和专家,整理了一系列思路,希望对于即将展开的元宇宙时代勾画出一个整体的认知结构。

从《封神榜》到《西游记》,虚拟世界一直存在,最早庄周梦蝶可谓典范:“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再看中国古代哲学家们的元宇宙:

《尔雅·释诂》:元,始也

《后汉·班固传》:元元本本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南宋哲学家陆九渊

科学家钱学森的“灵境”也是早早提出了元宇宙,并且极具中国风,数字赋能艺术,区块链加密艺术、元宇宙、艺术品的数字化版权是大势所趋,但鉴于国内对虚拟数字货币的管控以及技术的发展,我认为拐点还需要3-5年,大家拭目以待。

2. “艺术新物种”多维跨界

2022年在佳士得迁入上海新空间之际,《艺术新闻/中文版》组织了一场关于上海艺术生态的论坛,提出一系列问题,艺术文化生态对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性,而当代艺术无疑是其中最活跃的部分。

新时期,艺术正在以一种全新的形态与各个领域发生交融与跨界,而当代艺术家群体的创作状态、工作模式也不断变化,以艺术家创办并运营“公司”、LAB的模式更是成为新形态和新物种。艺术工厂经典案例是最早由美国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创办的“银色工厂”,近年来日本的村上隆和多媒体艺术小组“Teamlab”这种公司团队化的运作模式非常成功。艺术家作为主创人员,带领整个团队进行作业和创意生产,并成立公司化运营,跨领域的展开各种合作。上海目前比较有代表性像艺术家徐震创立的“没顶公司”、艺术家朱敬一创立的“南门精舍”、 张周捷工作团队、吴宽的马努艺术等都是完全团队化创作和公司化运营管理的。

这些艺术公司非常的务实并有超前意识,他们是“小而美”的代表,他们不再完全依赖画廊、美术馆和艺术机构,他们通常在微博、微信、 抖音、小红书甚至国外社交媒体上都有自己的账号,大量的创作借助新科技手段进行创作和展演,专业团队化运营,以多维度或者降维方式进入市场。

3. 艺术生态呈现细分与多元化

艺术聚集区逐渐趋向一线城市的郊区,如北京通州的宋庄、上海的松江、青浦等,如同当年义乌也是中国的穷乡僻壤,却诞生了中国最大的商品集散地,未来艺术家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场景也和传统不一样了,都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艺术生态”就是土壤和种子的关系。

艺术家施勇工作室现场

(图片来源:《安邸》,摄影师:蔡云普)

同时艺术行业生态也越来越细分专业,除了早期的特锐艺术物流,市场出现了很多专业的艺术物流公司、布展公司、制作工厂,例如:ARTZHOU、昊诚等,其中ARTZHOU短短几年就成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创始人周红荣进入艺术行业的故事也极具戏剧化色彩。电商直播也在刺激着艺术行业,“得物”“一条”纷纷开设了线上艺术品交易。受到疫情影响,2020年开始,大量的艺术展览和博览会开始采用了艺术直播形式,艺术家和策展人走进直播间,线上线下展览呈现多元化形式。2021年底,一夜之间,抖音上多出了60多家销售潮流艺术的直播间,BIGWHO艺术机构也携手云间雷音直播公司打造艺术家直播基地。

4. 潮流艺术与亚文化

自2018年起,随着街头文化和亚文化在国际当代艺术图景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中国潮流艺术市场快速兴起。潮流艺术的特征就是时尚的、流行的、当下的,他们是鲜活的、玩乐着、闪耀并脆弱着,他们秉承了前卫艺术的反叛态度,又流淌着波普艺术与街头文化的脉络。

因为当代的都市人已经够焦虑和快节奏了,和许多艺术前辈们不同,Z世代年轻潮流艺术家的画面不再有“沉重”的色调,他们强调作品的视觉轻松感、治愈性和多元化;他们穿着色彩亮丽的宽大松弛的服装,听着电子乐,关注最新潮牌、滑板、涂鸦、嘻哈说唱和街舞,而不是黑豹乐队的《无地自容》与重金属;他们MIX与拼贴各种元素;他们不忌讳与商业品牌联名;他们的艺术简历ppt和短视频做的专业而漂亮;他们注册了公司与工作室,愿意谈论商业、金钱与商务合同,他们关心虚拟货币和元宇宙,他们关心社交平台粉丝们的留言……

2021上海潮流博览会

5. 艺术重新被定义

贡布里希说过:没有艺术 ,只有艺术家。艺术家群体在中国是被大众所忽视和误读的一群人,他们很容易被大众理解为“梵高”式的悲催人设,或者被误读为毕加索式的才华横溢。其实他们具有的特性是:充满好奇心、想象力、天真浪漫,甚至荒诞离奇、并富有创造力的群体!社会应该包容它的百花齐放,我一直认为艺术是“无用的”,而恰恰无用为大用!在后疫情时代,艺术作为一个媒介和载体将被重新定义和发挥社会价值。

自2014年开始,我也启动了一个长期艺术考察项目——中国青年艺术家工作室探班计划。该计划已持续8年,至今已经在全国各个主要城市实地考察拜访了近400位青年艺术家工作室和几十个艺术聚集区,策划了200场艺术展览和论坛,帮助几十位艺术家建立了工作室和驻地项目,通过文字记录、摄影、摄像、采访等工作,收集了大量的鲜活的一手资料。

梳理了近十年来中国青年艺术家生存以及创作生态和艺术地图,建立了比较成熟和丰富的青年艺术家数据库和文献资料。涉及到的艺术创作的形式多元,包括:架上绘画、影像、雕塑、装置、多媒体、社会剧场等。希望通过系统化而持续性的中国青年艺术家扶持计划,来帮助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同时也让更多的社会公众了解和关注青年艺术家,来推动中国青年艺术家群体的艺术创作力和生态系统。

上海艺术聚集区及工作室分布图

苏冰探班艺术家工作室

补充数据

时至今日,上海的美术馆数量从2012年的20家到2021年的96家,实现16个区全覆盖。2021年上海全市96家美术馆共举办展览950项,笔者预测:如果加上画廊、艺术中心等空间的展览,估计有3000多场,意味着上海平均每天有10场文化艺术展开幕,上海的美术馆全年参观人次621万。截至2020年底,上海市已备案博物馆149家,以上海常住人口2400万计,每16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全市博物馆接待观众总量为982万人次。

《新中产白皮书》针对十万个去商业中心的年轻消费者做了调查,得出的结论是:81%是去餐饮,75%是亲子,19%是购物,竟然有9%是去看艺术展和听讲座。艺术正渐渐成为一种年轻的生产力,激发着城市的活力。

《上海现当代艺术生态纪事录》是我在今年上海疫情期间梳理的简单的2万字系列文章,以及10篇艺术家访谈录,整理成文,在公众号“苏冰会客厅”推出。系列文章试图从艺术聚集区和艺术生态的角度,梳理和回顾过去三十年的上海当代艺术生态的发展,它是漫长而充满变数,它是性感的,也是朴素的,又如弹指一挥间,如梦如戏。因为我不是做史论工作的,所以很多地方是欠缺的,就当大家茶余饭后的八卦来看看,也诚恳接受来自各方的指正与批评。最后再次感谢疫情期间接受采访的艺术家,以及对我工作大力支持的朋友们。

 

来源:苏冰 苏冰会客厅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