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虹
不满足单纯线上试水卖车的出行公司,正试图通过扩展线下门店深探汽车圈的生意。
近日,以租车和专车闻名的神州优车股份有限公司,已在各地陆续建立起神州买卖车的专营实体店。据悉,神州优车将投入100亿人民币来支持电商平台发展,到2017年线下门店规模要达到500多家。
同样念起线下汽车生意经的还有滴滴。近日,滴滴也与多家4S店合作,布局线下的滴滴驿站,为滴滴车主提供维修保养等系列服务。未来,滴滴通过线下渠道为车主们提供置换新车的检测和交车服务,并非没有可能。
从线上走到线下,以前在云端的出行公司正努力打造一个汽车共享、用车服务、旧车置换到新车购买的闭环产业链。尽管模式还未成熟,但看起来这种模式充满多种可能和想象力。
那么,这对于传统4S店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二手车买卖成突破点
有人认为,出行公司布局线下门店,是向传统4S店下战书,二者之间将上演一场生死博弈,显然,这一结论下的有些早。
在神州买卖车官网上,目前的业务包括新车、准新车、汽车金融三类业务。其中准新车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二手车。
记者通过与在线客服交流得知,神州买卖车实体店目前主要以售卖准新车为主,展厅里暂时还没有新车业务。购车之后,消费者可以到同品牌的4S店或者官方指定维修厂进行售后。
目前,神州拥有全国最大的自营车队规模,可以通过神州租车和神州专车,提高其车辆运营率。此时,拓展二手车销售业务,将为其车队车辆的更新创造一条出路。
不过其新车销售业务如何开展?是从经销商处分销,还是从厂家包销?目前仍没有具体的说法。不过一些专家并不看好其新车业务。
(易到与沃尔沃达成合作)
“现有的4S店渠道建设很完善,车企不会打破与4S店之间的平衡,在非品牌授权之外的渠道销售新车,让渠道脱离掌控。这种模式会损害经销商的利益,会遭到经销商与厂家的抵制。”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郎学红认为。
“如果神州售卖新车,选择售卖即将退市的老车型会更容易成功。未来出行公司售车模式定是区别于传统4S店模式,进行差异化销售,成为厂家销售渠道的补充,但不会颠覆4S店。” 郎学红补充道。
“作为出行公司,售卖其车队服务到期的二手车是比较靠谱的方式,这是业内趋势,因此神州不会与4S店直接竞争。”一位业内人士分析道。但他并不看好卖新车的做法,“对于出行公司来说,建立线上O2O平台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线上的流量从何而来。这是阻碍所有汽车电商平台发展的共性难题。”
滴滴也同样面临流量问题,目前滴滴驿站与滴滴车主俱乐部只针对专车司机,如何把线上消费者变成用户是问题的关键。
长久汽车投资有限公司运营管理中心李佳栋认为,4S店的零部件供应体系、维修技术等是通过多年沉淀得到的。作为主机厂唯一认证的官方渠道,4S店有规范的考核体系,覆盖了消费者从购买、交付、到维修保养等完整需求链,并全程提供保障,这些是出行公司所不具备的,不管是卖车还是修车,出行公司现有的平台与模式都不会对传统4S店造成冲击。
试驾售车理想美好 现实单薄
除了渠道补充,出行公司也正以更加多元化的市场角色加入这一商业战场。
实际上,在售车这件事上,易到、滴滴、优步等动作并不比神州慢。
2015年,滴滴与易到相继通过旗下APP端的试驾频道向终端用户卖车,购车用户通过在线上预约试驾,线下到4S店可享受试驾返现。通过在消费者与汽车厂商之间建立起联系,滴滴与易到成功为厂商、4S店引流。
看到商机的汽车大佬们纷纷抛来了橄榄枝。目前滴滴与奔驰、林肯、丰田、奥迪等多家汽车厂商展开了合作。易到也与沃尔沃、特斯拉、丰田等企业也形成了合作。
Uber也在2015年也与DS达成合作,通过Uber渠道销售3000辆DS品牌汽车。车主可以通过兼职“人民优步”拼车车主实现免月供免首付的方式进行购车。
出行公司通过试驾把线上流量引流到线下门店,郎学红认为未来这种模式会成为车企销售的一个环节。由厂商提供试驾车辆资源或者资金支持,出行公司为厂商、4S店引流,配合运营、品牌推广、活动宣传,双方可以形成一种可持续的合作模式。
不过,虽然理想美好,但现阶段试乘试驾售车模式市场反馈效果并不太理想,略显单薄的现实也不足以与传统的4S店渠道抗衡。
一位某平台试驾售车业务的负责人告诉汽车产经网:“出行与买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场景,将二者联系起来,有难度。需要解决集客量不大与流量转换率低两个关键问题。”
这位业内人士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非常难。其次,他认为线上流量转换时很容易损失,即使通过线上成功预约,买车时消费者依然会对不同渠道进行比较,实际转换率非常低。
但是,目前滴滴、Uber都针对车主提供了加油优惠、维修保养、车险优惠等花样繁多的增值服务。未来,在车主需要换车的时候,滴滴们或许也将成为其置换购车的首选。购车后,车主仍可以通过出行平台进行车辆分享。这种业务闭环的模式,为出行公司带来了更多衍生业务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