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海棠》的另一个图谋:王长田和光线的年轻化之路

光线传媒正在变得越来越年轻化,通过培育和投资,光线正在进行青春电影、动漫、二次元、音乐全平台的整合。

作者:李昕彧

《大鱼海棠》体现了王长田的一种图谋:他正在让光线传媒变得更年轻。

这一点从他进军中国动画电影的决绝姿态上就能看出来。去年10月,光线传媒成立“彩条屋影业”动漫集团,作为和青春光线、光线影业并列的全资子公司。在发布会现场,王长田做了一番“现在我有一个新的梦,就是中国的动画梦”的慷慨陈词,揭示了光线进军动漫行业的决心。

长达数年,中国动漫行业都沉浸在深切的低迷中,若森动漫影视公司创始人刘阔告诉三声记者,干这一行“每一天都觉得艰难”。不过现在,他们正在赢得资本的青睐。彩条屋影业在两年内迅速投资了包括十月文化、彼岸天、蓝狐文化在内的15家动漫公司,“保守估计,中国最顶尖的动画公司,超过50%都被我们投资了”王长田在7月22日媒体群访时说道。

《大鱼海棠》就是彩条屋交上的第一份答卷,这部由彼岸天、光线影业和彩条屋影业联合出品的动画电影自上映至今,一共收获票房5.1亿,远远低于去年同时段上映影片《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根据猫眼数据统计,后者一共斩获票房9.6亿。电影上映十五天后,王长田首次公开回应票房问题,他认为符合预期,但并非没有遗憾,“假如放在去年暑期档,票房可能达到10亿。”

去年错失了《大圣归来》无疑是光线的一大遗憾。不过,王长田并不打算让遗憾扩大。电影上映3天后,光线随即宣布投资2000万元人民币与《大圣归来》核心团队共同成立十月文化,后者将拥有《西游记3D》后续系列以及导演田晓鹏其他原创作品开发权。

光线表示将在今年下半年一共上映3部动画电影,另外9部正在制作中,内容涵盖国漫、合家欢、影游跨界和真人奇幻等类别。王长田非常看好未来的动画影片市场,而且,彩条屋影业的成立能够让光线传媒针对的观众年龄进一步下沉。

自2011年开始,光线就确定了主打年轻化群体的策略,并着力培养新艺人和扶植年轻导演。相对于其他影视公司走大制作、大投入的路线,光线在近几年更侧重成本较小的青春路线电影,出品或投资了一批青春题材的影片,对此,王长田表示,尽管当下中国电影潮流变化不定,但基本都是由年轻人的喜好带动。

事实上,光线通过这个策略尝到了甜头,2012年,徐峥导演电影《泰囧》为光线赢得12.6亿元票房。之后涌现出的青年导演赵薇、邓超、苏有朋都带来了不俗的票房成绩。苏有朋导演作品、启用了一批90后演员的《左耳》用3000万元制作成本换回了4.84亿元的票房。根据光线今年4月发布的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光线传媒2016年一季报净利润2.13亿,同比增长4389.56%,而这则直接归功于获得43.4亿元票房上映的《美人鱼》。

王长田曾形容自己是传媒人加商人,把娱乐做成生意,精打细算。在3月18日光线传媒举办的媒体沟通会上,他介绍目前光线已经投资50家公司,今年内投资公司将会达到80家,“投资将会围绕影视产业链和内容生态系统。”他们想做的事情很多,从上游IP内容生成到中间影视剧,下游发行、播放平台和线下衍生品类。同时,为内容生产提供支持和服务的互联网的业务、技术、终端也是其中重要部分。光线表示也将在VR领域研发产品。

纵观光线投资的公司不难看出光线产品日益年轻化的趋势,今年1月,光线斥资3000万美元买下启维公司20%的股权,后者为一款线上声音娱乐社区平台——echo的研发者,该平台目前有超过1500万的用户,其中90%以上均为90后和00后,用户可以上传原创歌曲,并发送弹幕。

光线看中的是其聚焦于一二线城市的年轻用户,此外,今年初光线传媒还向彩云在线增资6810万元,彩云在线旗下产品“偶扑”也聚集了一大批年轻用户,作为一个粉丝交流平台,偶扑目前已经有3000多个明星粉丝团入驻偶扑APP。

今年3月,曾推出热门耽美网剧《逆袭》、《上瘾》的锋芒文化获得光线传媒投资,双方将在IP和艺人等方面展开合作,凭借《上瘾》大火的艺人许魏洲等也将同时签约光线,尽管《上瘾》在今年上线后遭到勒令下架,但光线仍然表示看好锋芒文化和其创始人柴鸡蛋对年轻用户群体的把握。

按照光线的布局,彩条屋影业、青春光线和光线影业三大全资子公司将共同把握各个年龄层的需求,“相对来说,彩条屋的年龄层是最低的,青春光线高一点,光线影业更加综合全面一点,”王长田希望彩条屋可以做成全民动画,将最低年龄层下沉到5岁而没有上限。

以下是三声记者整理王长田采访内容:

Q=媒体

A=王长田

Q:为什么《大鱼海棠》不能像去年的《大圣归来》一样成为爆款,在票房成绩上形成显著差异?

A:我觉得跟票补有关,去年票补带动了整个观影潮,提高了线上化率,诞生了很多售票平台。当票补减少之后,观众观影的消费能力在某种意义上提不上来,观众真正的消费能力还没有那么高。但中国电影产业还处在比较弱小的状态,利润本来就小,票补并不是一个良性的商业模式。另一方面,今年国产片总的品质不如去年,上半年电影行业也有一些不太正常的营销手法,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了电影行业的声誉,甚至让一部分观众产生反感。中国电影工业正在用四分之一的时间走发达国家电影市场走过的路程,这里会有很多问题,因为太快的话,各种现象交织在一起,有的时候反应特别激烈,所以对整个从业人员和管理部门其实有相当大的挑战。

Q:今年上映的好莱坞电影《魔兽》在万达院线拥有排片优惠,首映日排片率高达65%;电影院线的排片垄断是否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

A:我不是特别同意排片对影片票房产生影响这个观点。影院他们出于自己的商业利益,会尊重好的和有期待值的影片,我相信整个行业应该有这样的共识。我们其实有过测算,一个影片全国总排片超过5%,就基本上不会被压制。现在影院一天场次20多万场,最高时候达到22万场,这是相当大的一个排片量,观众比较容易找到这部影片,其实最终的结果取决于上座率,你排片少,上座率高,影院自然多排。

Q:光线在动画电影市场对自身的期待如何?

A:如果从动画电影的市场来看,光线毫无疑问是希望能够成为中国最大的电影公司。我觉得我们拥有占市场份额50%的能力,而我们投资的这些公司,他们有可能会成为中国的皮克斯、梦工厂。而光线是他们的合作伙伴,也是他们的投资者,光线自身不应该是一个皮克斯,我们可能更加接近于迪士尼在动画片方面的定位。

Q:光线传媒先后成立了光线影业、青春光线和彩条屋动漫,能不能勾勒一下光线的用户画像,针对哪些受众?

A:光线肯定是希望成为一个综合全面的公司,彩条屋主要做动画影片,以及根据动漫题材改编的真人电影,但是相对来说它的年龄层是在这几个公司里面最低的,青春光线高一点,光线影业更加综合全面。中国的动画行业就是这样,大家都希望做成全民动画,不仅仅针对某个特定年龄层。2019年以后,我觉得我们有能力一年大概有三个《大鱼海棠》、《大圣归来》这种级别动画片。

Q:中国电影票房在今年上半年涨幅只有去年的一半左右,你对今年票房总体预计是多少呢?

A:我估计今年应该在550亿或者550亿以内,现在还没有真正结束,虽然现在遇到了一些问题。我觉得暑期也没有真正结束,还会有一些影片上映,十一会有一些比较强的影片,贺岁档影片又比较强,所以我们还是有机会去把这个增长率给拉上来,达到550亿仍然有可能。

Q:目前,国内大多数动画电影还是相对低幼,《大鱼海棠》却是一个相对成人化的故事,光线以后在动画片部署上会朝着什么方向打造?

A:我们不做低幼动画片,我们投资的公司制作的项目里面没有一部是低幼动画。《大鱼海棠》、《大圣闹天宫》、《深海》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题材,但会用新的视角和表现形式去打造。也有其他的动画类型,比如科幻,还有跟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我们希望给年轻人做动画,以及有一部分动画是走合家欢路线的。因为我自己认为中国的动画市场会是美国、日本以及中国原来本土题材的一个结合体,比如在日本市场,日本动画一统天下,在美国市场,美国动画一统天下,但是在中国,几种形式都会存在。但是在动画电影层面来讲,低幼的动画电影都不会是一个主流。

Q:中国很多成年人现在并没有形成一个主动观看动画电影的习惯,你怎么看这方面的挑战?

A:首先,观众的习惯还没有形成,包括影院的排片习惯也没有形成。《大鱼海棠》上映后连续多天票房占有率超过排片,这个时候正常反应是应该不断提高排片率,但院线在这方面反应相对缓慢,因为他们对动画片的认识有问题。这是一个大的动画片环境问题,但这个环境正在改变。

在美国、日本动画历史上走过的路程在中国会重演,但是我们走得更快,会跳过一部分环节,比如说动画的连续剧,中国的电视动画连续剧基本上跳过的。日本一直都有电视动画片作为中间承接,然后再发展成电影,但是在中国直接越过,从漫画直接打造成电影,或者由电影回过头来推动漫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