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全国首个碳资信评价体系试点在宁波启动。该碳资信评价体系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与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全球证券市场研究院等机构合作开发。
据介绍,碳资信评价是对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与双碳目标”这一关键环境因素时的适应性和竞争力评估,具体需要采集企业某一时期内的业务碳状况和资产碳状况,通过碳资信评价标准,从碳技术先进性、碳排放战略、碳减排制度、交易类碳资产等维度开展分析,最终形成AAA、AA、A、BBB、BB、B、CCC、CC、C三等九级的评价结果。
在试点启动会上,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中国建设银行宁波市分行、鄞州银行等金融机构负责人均表示,企业碳资信评价体系能够有效识别碳风险,是一个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支持的创新型工具。
宁波市部分金融机构将运用碳资信评价体系,通过“绿色低碳+普惠金融”的概念,为更多碳资信表现良好的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便利。优秀的企业碳资信评价结果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在贷款时提高信用额度,还能够帮助企业获得利率优惠,节省全年的贷款利息。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一级巡视员孙桢在试点启动会上表示,希望通过此次试点工作,为全国碳资信体系建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为推动我国生态目标的实现营造良好的氛围。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宾晖在会议上指出,如果企业能够对碳资源进行更有效的利用、提供更好的人力资本发展或者开展更好的创新管理,那么相比其他企业,该主体就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他还表示,随着监管部门对能耗、碳排放等因素监管日益严格,涉碳活动风险因素敞口较大的企业或项目可能就要负担额外的成本,反映到财务上便对企业的盈利和现金流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其资信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