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再为创意付费,中国广告业在碎片化中失控

这次事件如同一个隐喻,向大众撕开了这个行业多年来的系统性难题,以及在时代大环境的巨变之中,广告人的困顿、挣扎与反思。

图片来源:一汽奥迪广告截图

记者 | 马越

编辑 | 牙韩翔

没想到当年觉得嗤之以鼻的事情,如今正在被啪啪打脸。龙杰琦对界面新闻感慨道。

他是独立创意公司TOPic & Loong 的创始人兼首席创意官。谈起近期的一汽奥迪广告文案抄袭抖音博主北大满哥事件,这个国际4A出身的广告人想起2019年圈子里曾经热炒过的一个论断网红将干掉广告公司”——“以前觉得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但广告公司这样抄网红的文案,是想干掉自己?”

这让广告人多少涌现出种种复杂情绪。

521日在数小时内呈现出刷屏态势、被不同圈层讨论的一汽奥迪《人生小满》广告片,赞誉短暂得仿佛流星划过,在一夜之内被曝出抄袭丑闻而下架。品牌方、创意代理商、艺人纷纷致歉,广告协会出面号召行业反思,舆论哗然。

事情的最新进展,是北大满哥回应称三方已经达成协议,把去年小满作品文案免费授权——看起来,这已经是一个相对圆满的结局。

不过,在文案抄袭问题解决之后,又有网友爆出这则广告的平面照片被广告制作方违规使用。名为“大少拍拍拍”的用户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他拍摄并在视觉中国上进行销售的一幅摄影作品,被以商业形式使用在了一汽奥迪小满广告的宣传海报上。

看起来,这似乎是一个环环失控且不可思议的事件。

而它对行业造成的伤害已经不可避免——它如同一个隐喻,向大众撕开了这个行业多年来的系统性难题,以及在时代大环境的巨变之中,广告人的困顿、挣扎与反思。

最先出现问题的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是没了预算。

“通常一个数千万级别的营销项目,甲方会把预算的大头花在媒介投放和艺人身上,一部分花在广告制作上,而真正付给内容创意的,可能还不到十分之一,而版权费用就更少。一位不愿具名的4A公司创意总监告诉界面新闻。

就像大卫·奥格威那句经典名言广告不是艺术,做广告是为了销售,否则就不是广告被反复提及,有职业敏锐感的广告人大多洞察到了近年来的变化:每到营销节点,各种制作精良的品牌大片、线下活动和事件营销等花样丰富的玩法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明星和直播这样有最大流量和最有可能带货的方式;创意人想要做点花活儿的东西变难了,而创意保守程度的明显提升,直接原因是预算的缩减。

原来客户可能会在意创意好不好、能不能拿奖,或者对业内如何刷屏极其看重,但是现在可能真的就是销售导向。一个曾经先后供职于业内知名的4A广告公司和社会化营销机构的广告人告诉界面新闻,虽然嘴上也在讲创意这些,但不会再为这些东西付钱了。

疫情反复带来的不确定性,也让这一趋势在今年加剧。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最近,上海天与空的首席执行官邓斌盘点了公司手上的项目,大概有十几个被取消,同时还有十几个被延期。

比如这家公司的某个500强快消客户,有一个预算在400万左右的项目,原定在5月份上线传播,但考虑到眼下的状况,最终还是决定在618之前做一些更偏向销售的东西,将品牌向的项目延期。

品牌向的广告预算缩减是普遍性的。“十年前甲方一年只需要做2至3波营销战役,可以花200至300万拍广告片,现在营销更加碎片化,甲方一年要做十几波营销战役,现在有100多万预算拍片就不错了,能花200至300万拍形象大片的客户属于凤毛麟角。”邓斌称。

作为中国广告行业里头部的创意热店,天与空去年的业绩增长达到40%至50%,而眼下它也不得不承受大环境带来的整体业务影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会让客户们习惯性地捂紧钱包。”邓斌对界面新闻说。

有的客户不能说是变,而是变,为了生存变得精打细算精准实效,关注ROI(投资回报率),增粉增订单增真实互动数,真实转评赞。广东因赛集团董事、副总裁刘颖昭对界面新闻表示。

更务实营销策略,便是广告主更看重那些可以直接带来增长的营销。比起短期内转化效果并不确定的、需要持续投入的品牌广告,广告主们则开始寻求更直接、更带货的营销方式。

甲方对于营销费用的精打细算,很多时候体现在对乙方的抠门,直观的感受就是钱变少了,事变多了。

一切都在加速。通常情况下,传统媒体时代快消品牌一年两波的营销战役,在注意力被撕碎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被打散成了5至10波。

随之而来的,就是广告人必须更快速高效地产出。

于是整个流程开始变得不可控。

“碎片化时代,客户要的内容都是又快又急。”龙杰琦说。而以往提前3个月、半年就开始策划的方案,如今时间被压缩到了1个月甚至半个月。想要快速产出创意,最高效省力的方式,往往就是找到一个已有的内容做结合——可以是当下流行的IP、综艺、明星或者网红。但这种内容合作,应该是在广告公司有了好的策略与创意之后,从执行层面去寻找最佳的内容合作做结合才是。

除了效果上的急功近利,为了在预算与人力有限的条件下提升效率,许多广告公司纷纷使用“外包”团队或个人。

奥迪小满广告抄袭事件暴露出来的一个问题,就在于外包管理的失控。

外包在广告业长期存在,是为了最大化节约成本和提升效率的产物,在今年来渠道分散,预算少项目紧急的普遍情况下,外包则更为盛行。但这个行业原本对版权意识薄弱,如果再处于管理失察的复杂体系中,就更容易产生漏洞。

此外,信息爆炸时代的海量内容,客观上也让反抄袭审查变得更难。在广告项目的工作流程中,创意内容很难像学术论文或者商标注册一样有所谓的“查重系统”,规避抄袭与版权风险主要还是靠广告人看过多少广告。

这也再一次为行业的版权与原创问题敲响警钟,而对于广告公司来说,通过制度化的方式防范抄袭与版权风险,也变得十分重要。“广告公司对原创性问题,真的要像航空公司抓安全一般去重视,经常要讲,经常要去抓,而且公司要形成更规范化的制度。”邓斌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但在一汽奥迪小满广告事件爆发前,热闹不已的广告行业似乎鲜少有人提及版权这件事——广告人出没的麦迪逊大道,也如同华尔街那般热闹聒噪。

但这种热闹源于渠道的碎片化。

近年来渠道碎片化让广告的边界也在不断被打破,整个广告行业链条中参与的玩家更为丰富,科技公司、咨询公司或者MCN机构都在成为传统广告公司的跨行业竞争者,就连不少甲方客户本身,也有自己的创意团队。哪怕就连KOL自身,也面临着这种渠道碎片化带来的割裂。例如本次事件中的“北大满哥”,他在抖音上的粉丝数高达450万,但在其他平台上流量却不那么理想。

于是,在某种程度上,那个网红将干掉广告公司的夸张预言,更像是如今创意权力重构的一个注脚。

从最开始的段子手,到自媒体,各种博主,现在的直播卖货,达人经历了横向的多元化与纵向的专业化扩张,在品牌营销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品牌策略人杨不坏在他的微信公众号上写道,达人创造内容,同时自带流量,甚至直接成交,在一定程度上正在替代广告创意、流量媒介、销售渠道。

刘颖昭对此的一个观察,是以往甲方客户会将整合传播全面交给全案代理商,而现在独立的项目,包含视频、海报、公关、明星、KOL、文章、数字互动,有很多内容公司可以全部做。内容公司类似一个独立的分支直接对接客户决策层,客户也非常清楚单一波段的独立传播或节点传播可以找他们。

北大满哥将文案免费授权给一汽奥迪使用,看起来像是这出闹剧体面的收场。

但这个结局也意味着,在这个广告系统里,某些原有的规则已经被打破。

高高在上的汽车广告主气势不再,精英气质的广告人如今也有了投机取巧的征兆,势单力薄的个体之创作也能够出现在过去流程复杂,缜密设计的广告大片里……

虽然这只是一个独立的广告抄袭事件,但它暴露的系统性变化却带来了广告人与行业的集体沉思——新秩序必然有存在的合理性,而个体价值和广告精神,在这个时代该如何被看到?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