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冰会客厅 | 从M50艺术区到宋庄:史健&彭蓬菁

到了北京,工作室比上海的工作室要高大很多,而且是在郊区,屋里屋外都显得比较空旷,很自然的就想画大幅作品,也似乎作品的尺幅够大才感觉环境和自己的作品能更好的融为一体。

来源 | 苏冰会客厅

艺术家史健 & 彭蓬菁

【前 言】

艺术家史健、彭蓬菁夫妇,这对“神仙眷侣”在大学时期相识,毕业后,在他们艺术创作的最初生涯,双双裸辞“铁饭碗”,带着满腔对艺术的热爱,走进了“北上广”。他们错过了早期的北京圆明园画家村,却意外参与见证了“上海画家村”以及“蜚声中外”的 M50艺术区的起起伏伏,并随着中国近当代艺术生态的变迁,度过人生中不同的重要时段。在人生最颠沛的一段时光中,创立了果壳艺术工作室。然后又分别在上海M50艺术区,北京黑桥、宋庄成立工作室,体悟了不同时期、不同环境对创作的不同影响。

策展人苏冰分别在2019年底和2020年疫情期间,对这对艺术家夫妇进行了采访。听史健夫妇娓娓道来关于工作和生活的点滴,能发现他们始终坚持于自己的艺术道路,初心不改。

苏冰会客厅 | 史建、彭蓬菁

访谈者:苏冰(策展人)

访谈对象:史健、彭蓬菁(艺术家)

访谈地点:上海 M50 艺术家工作室

苏冰:这次疫情期间,你们一家人是怎么安排工作与生活的哈?

史健:疫情蔓延,牵动着每个地球人的心。面对这场世界性的灾难,人类是脆弱的,珍惜这段陪伴家人的时光,珍惜身边人,因为你永远都不知道,意外和明天谁先到来。疫情期间我们尽量减少外出,一般下午我会去工作室,太太在家陪孩子上网课,希望疫情尽快过去,一切恢复正常。

苏冰:你们的孩子喜欢绘画吗?

史健:说到儿子的天赋,我和太太小时候数学都不不好,也许负负得正吧。孩子对数学却表现的很有兴趣,并且喜欢听推理故事,喜欢下围棋,有一天他对我们说他将来要当科学家,但也喜欢建筑设计和打鼓,不过他说后两样只会作为爱好。将来他会怎样不知道,世界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也不可知。

史健父子

苏冰:你们夫妇在大学时期就相识了?

史健:是的。刚进大学,开学第一天,我在下课的时候去其他画室转,想看看有没有画画高手。突然间我被一张素描吸引,我觉得画得造型准确,干净利落结实有力,特别喜欢这张画,所以很好奇画的人是谁,可作画的人当时不在。我本以为是个男生画的,结果让我很意外,如此有力度的画面竟出自一小个子女生,她就是蓬蓬。后来,她说喜欢看我画画时的表情,特别专注。就这样,彼此才情的吸引让我们走到了一块儿。

大学时期青涩的史健 &彭蓬菁

苏冰:最初我们记得你们是以果壳艺术的名义出现,你们夫妇平时在艺术创作上有分歧与争吵吗?

史健:2003年,我们在泰康路建立了一个小工作室,恰正在看霍金的书《果壳中的宇宙》,从这本书中找到的感觉,给自己的工作室取名为果壳工作室,对于这个小空间,赋予了小中见大的期待和愿景。大学时期一开始我们是彼此欣赏,但很快艺术家特有的个性和容易偏激的思维方式成为之间交往的屏障,我们开始相互排斥。最厉害时候,她一脚踢翻了我的画架,没完成的油画狼狈不堪的扑倒在地板上,而我恼羞成怒到将她的画从画室的窗户扔了出去,她未完成的画作被树枝划出了一个大窟窿。但好在这种相互攻击的时间较短,我们学会了不互不干涉对方的创作,各画各的,有意见也比较含蓄地表达出来。再后来居然不可思议地共同完成一幅幅作品。这是个彼此深刻认知的过程,回过头来发现对方的有些绘画中的特点是任何人都不可替代的。

史健 & 彭蓬菁《静静地》《一叶知秋》布面油画

苏冰:你们大学毕业后做了美术老师,为什么后来又辞职去了上海画家村?

史健、彭蓬菁:其实一开始我们是打算毕业后去北京的,那会儿在上大学的时候特别喜欢摇滚乐,崔健、黑豹、唐朝等等乐队都在北京,还看到一些先锋的艺术活动和艺术展览,而这些艺术事件主要发生在北京,于是一颗年轻而激荡的心最向往的就是毕业后去北京做一名自由的艺术家。96年大学毕业之后,我和彭蓬菁被分配成为美术老师。97年的暑假,我们从深圳直接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到北京,想去找北京圆明园画家村,没想到那时圆明园画家村已经解散了。直到2000年,我们来看上海艺术博览会,在博览会上看到“上海画家村”的宣传资料,在上海有一幢楼里会聚集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这一点深深地吸引了我,于是我们毅然决然地辞掉工作,搬到了上海画家村,开始了职业画家的生活。

苏冰:两个人都辞掉公职,放弃稳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那时你们还是很有冲劲的。

史健、彭蓬菁:是的,年轻时有的是冲动、激情与干劲儿,想做的事情就去做,挺好的!

彭蓬菁《Girl》布面油画

苏冰:辞职之后,收入来源怎么办?

史健、彭蓬菁:当老师的时候我们还有点积蓄,可以坚持一段时间,但坚持几年后,由于没卖多少画,生活就开始拮据了。2003年初,口袋里还剩下几千元,这几千元是我们要做决定的时候了:到底是用来支付打道回府的盘缠,还是坚持最后博一博?我们选择了最后一搏,和一个朋友合租了在泰康路的20㎡左右的一个小工作室,对外直接展示和销售自己的作品。在泰康路一直持续了八个月。

史健 & 彭蓬菁《风,吹起我的发》布面油画

苏冰:2003年应该是非典时期吧?

史健:是的。在泰康路的八个月很戏剧性,经历了山穷水尽 ,经历了可怕的非典时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连续40天的夏季高温,但也是那八个月让我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做“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泰康路当时是最有名的艺术街区,著名艺术家陈逸飞、尔冬强等都入驻于此。第一个月一张画都没有卖,后来卖掉的第一组画的收入竟然一转身就贡献给了小偷,生活像是在调侃我们。但是丢钱后,我并没有太难受,反而觉得整个过程是意外也是必然,于是我将工作室里里外外打扫的干干净净,心想:越是这样越是要努力。嗯,努力真的就有回报,能相信吗,第二天我们就卖了画,而且是笔在当时来说不算小的数目,经济状况一下子有了缓和,就是这么有戏剧性。

史健 & 彭蓬菁上海 M50 艺术工作室

苏冰:后来你们来了M50艺术园区,为什么会选择M50?

史健、彭蓬菁:经历了几个月来泰康路的热热闹闹,我们清晰认识到这里过于热闹,不能提供很好的创作环境,不是我们想要的艺术家的状态。也正是在那时候我们发现位于苏州河畔莫干山路50号的一些老厂房,而在这些看似粗糙的空间中时而会有一些在那个时期看上去实验和前卫的艺术活动,这些艺术活动比较吸引我,同时也感觉老厂房高大的空间更适合做工作室,于是毅然决定搬迁至莫干山路50号。当时香格纳画廊、比翼画廊、东廊等画廊和艺术机构也已经入驻。

上海 M50 艺术区

苏冰:最初在莫干山路的工作室是什么状态?

史健、彭蓬菁:很怀念那个时候的M50艺术区,画廊、艺术家工作室以及工厂工人混杂在一起,偶尔会有慕名而来的人来参观,偶尔会有来访者买画,虽然很难得卖掉一些画,但已经很知足了,生活的简单而又充实。那是个有激情的时期,在这片老厂房中,先后聚集了各类艺术家,那时大小不一的艺术空间都比较原生态却又很活跃,经常会举办各种类型的艺术活动,这些艺术活动伴随着工厂机器轰鸣声显得异样和另类却又生机勃勃。艺术开幕酒会上工人们会在空间外徘徊和探头张望,充满着奇异的表情。也有些索性抓上一瓶酒会提供的酒水饶有兴趣也或满是疑惑地看作品。艺术家和工厂的工人混合的这一状态很有趣很特别。

史健 & 彭蓬菁在上海M50的艺术工作室

苏冰:你是哪一年去的北京建立工作室的?

史健:对北京总是有一种莫名的情怀。08年看到朋友在北京黑桥的工作室图片,7米的空间,高大的落地窗,一想到北方秋冬天那高高挂起的阳光灿烂的洒进屋内,我的心就激荡了,于是心满意足地和朋友成为了邻居。但去了黑桥没多久就有点不适应了,马路上时常会看到被车撞死的猫狗,路边随意堆放的垃圾,黑桥充斥着城乡结合带特有的混乱与不安全感。09年我将工作室搬迁到了宋庄,宋庄的艺术生态也别有风味,有来至全国各地的艺术家以及和艺术产业有关联的各路人马,可以找到很多味道不错,风格各异的餐厅。

史健 & 彭蓬菁北京宋庄工作室角落一景

苏冰:你们在北京待了多久,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回了上海?

史健、彭蓬菁:08年去北京后,期间一直往返北京和上海两地生活和工作。后来孩子出生了,感觉两处跑也有些颠簸,又遇到北京雾霾最严重的时候。为了孩子的健康以及考虑以后他要在何处上小学,2017年我们决定回上海。一旦孩子上学,就不可能再能像之前那般来去自由了,必须做决定。

彭蓬菁母子

苏冰:生活的城市不同,以及工作室物理空间大小跟创作欲望及风格会有一些关系吗?

史健:上海工作室和住处都在市区,而北京生活和工作在郊区,就这一点生活体验就很大不同,相对于上海市区规范和精细的生活体验,京郊生活就显得有点粗糙却又有一种天然松弛的原生态味道。上海出门就是都市的高楼丛林,而京郊工作室附近是成片的高大树林。江南都市的车水马龙以及夜晚的璀璨灯光对比北方树林的昼夜更替以及四季变迁,在两地生活体验是截然不同却又是相互弥补、相互中和的一种状态。

史健 & 彭蓬菁《花儿小小》布面油画

史健:在上海我和蓬蓬通常都是用古典油画技法呈现具有现代感的画面,最大的作品也没有超过2米。

史健 & 彭蓬菁 《My heart》《暗香》布面油画

但到了北京,工作室比上海的工作室要高大很多,而且是在郊区,屋里屋外都显得比较空旷,很自然的就想画大幅作品,也似乎作品的尺幅够大才感觉环境和自己的作品更好的融为一体。我的画在形式和技法上都有较大变化,这些改变直接来自于生活环境的改变。不过相对于我的画风随环境改变而随心随性的变化蓬蓬就显得稳定很多,她在任何环境中都可以继续延续之前的风格。

史健 《巴别塔系列2》布面油画

彭蓬菁《Lady》系列二 布面油画

苏冰:你最近的系列风景创作以自然与气味为灵感,可以介绍一下吗?

史健:谈到最近的风景创作,这个可以从孩提时代说起了,打小我就是是个喜欢在户外玩儿和观察的人,大自然的美景和点滴细节都给我无数启发,前几年在北京生活和工作,工作室附近就有很茂密的树林,门前就有个不算太大却生机盎然的湖泊。还有经常和很多朋友一起去爬山露营,这些都是激发了我去画风景的因素。然而开始动笔画风景却是回到上海工作以后的事。去年夏天,我去朋友的香水实验室,他介绍了英国著名调香师Lyn Harris的香水作品,我们试着去感受这位调香师的不同系列,有款香水叫森林大地,当我嗅到这款香水时,记忆的碎片瞬间被激活被贯穿起来,仿佛穿越了时空跨越了维度般神奇,那种我最熟悉的关于森林的记忆,通过嗅觉一下子打开了,有种置身于茂密丛林,在小溪边沐浴阳光的梦幻般的感受,暖风拂面鸟儿的鸣叫以及伴随着昆虫飞舞的嗡嗡声以及鱼儿跃出水面碰撞出的水花,又感觉像是躺在铺满厚厚落叶的大地,让人心安和向往。一切已经不只是嗅觉体验了,这款香水打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我要让我的风景系列带给人们同样的美好感受。

史健 风景系列创作

艺术家史健 & 彭蓬菁与策展人苏冰合影

 

艺术家  史健

1996年毕业于安徽安庆师范学院艺术系、200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研修班

近年参展经历:

2011年 K11艺术空间开幕展(上海K11艺术空间)

2012年 台北新艺术博览会

2012年 艺术北京2012                         

2013年 完美犹如一场奇妙的相遇

2014年 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

2014年 香港亚洲当代艺术展

2014年 成都城市艺术博览会

2016年 Art 021(上海)                    

2017年  流光溢彩—上海

2019年 上海城市艺术博览会

 

艺术家  彭蓬菁

1996年毕业于安庆师范学院艺术系

近年参展:

2011年  面孔-中意法新绘画十人展—上海

2012年  艺术北京2012—北京                 

2014年  亚洲当代艺术展—香港       

2015年  听到风声—-韩国                 

2016年  上海城市艺博会         

2017年  流光溢彩—上海                      

2019年  Find New Roads—上海

 

 

来源:苏冰会客厅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