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近日,湖州市吴兴区人社局向国内多所高校发送《关于邀请贵校优秀学子来吴考研学习的函》。函中提到,该区推出了国内首个青年人才考研新城,邀请高校学子来备考,还为驻地考研大学生提供一定金额的生活补贴。在诸多官方宣传中,考研新城被提及要“复制毛坦厂经验”,打造“考研毛坦厂”。
在我国舆论场,虽然有人认为“毛坦厂中学”具有积极意义,给了很多学生改变命运的机会,也带火了学校所在小镇的“高考经济”,但更多情况下,“毛坦厂中学”作为“亚洲最大的高考加工厂”,被认为是应试教育与“学历社会”的产物。当地准备借鉴“毛坦厂”模式,打造“考研毛坦厂”,显然是看重其积极意义,希望借考研热的大势,带火当地的“考研经济”。那么,这种“教育+经济”与“考试+经济”模式,真能走通吗?
我国各个阶段教育,其实都存在“教育+经济”与“考试+经济”的运作模式。然而,因追求产业发展,而忽视教育的公益属性,以及与教育发展的方向背离,“教育+经济”、“考试+经济”的路已经越走越窄。
比如,基础教育阶段曾经火爆一时的“教育+房产(经济)”模式,当前已经走到末路。这种模式的操作是,房地产商开放房产,同步举办“优质”的民办学校,以教育带动周边的房产销售,即学区房模式。这种模式,在一定时期,促进了当地的教育资源发展,满足了家长送孩子进更好学校的需求。但是,民办学校比重过高、民办学校收费高,让基础教育偏离公益属性,另外,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这些民办学校都搞提前招生、掐尖招生,加剧当地的择校热与升学竞争。针对这种模式,我国已经启动全面治理,具体措施包括,强调地方政府发展基础教育的主体责任,限制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在校生规模,将民办学校在校生规模控制在5%以内;规定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必须同步,实行电脑摇号录取;清理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参民”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必须非营利性,不得进行关联交易;等等。
“毛坦厂”模式依托的是高考复读现象,打造“高考复读经济”,这种模式现今也遭遇很大质疑。在国家规定公办学校不得招复读生的情况下,“毛坦厂模式”则一直在打公办学校举办民办学校,“公办民办不分办学”,以民办名义大规模招收复读生的“擦边球”。而且,完全围绕提高高考分数的复读教育,让整个小镇几乎都没有娱乐,把应试做到极致,这与国家正推进的破除“唯分数”、“唯升学”教育评价改革不符。近年来,“毛坦厂模式”也寻求扩张到全国其他地方招复读生,但推进并不顺利。
回到“考研经济”。今年我国考研人数达到457万,而《中国考研培训行业白皮书2021》显示,中国考研培训市场规模已超110亿元,年增长达30%以上,多家市场机构预测,2024年考研产业市场规模或将超过200亿元。这让“考研经济”前景颇为诱人。然而,“考研经济”如果真的兴起,那对中国高等教育以及整体教育来说,绝不是好消息。
“考研经济”针对的是考研培训,而考研培训针对的是考研应试化。推进考研培训,对考研学生来说,有利于提高考研分数,但对整体考研竞争来说,则会加剧竞争与内卷。这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培训同理。我国已经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培训机构进行严格监管,去年年底,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大幅压减,并都已经营改非。虽然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培训面向未成年人,出台相关监管措施,有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考量,而考研培训针对的是成年人,但是,如果培训机构想把之前的学科类培训模式移植到考研培训中,通过制造焦虑,扩大考研市场规模,把考研培训变为全体考研生都要参加的“全民培训”,那国家一定会出台针对考研培训的严格监管措施。
更需要看清的形势是,我国已经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普及,最新公布的高等教育数据是,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7.8%。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是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为此,要推进高等教育管理改革和评价改革,督促地方政府转变升学政绩观,引导所有高校形成合理的办学定位,不能再以升学为导向办学,遏制“学历高消费”,同时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培养。地方政府发展教育的职责,应是构建良好的教育发展生态,而不是再打“教育+经济”、“考试+经济”的算盘。这是短视、功利的做法,无益于形成地方良好的教育形象和人才发展环境。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责编邮箱:yanguihua@jiem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