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现实主义的审美观是如何形成的?

从文艺理论到艺术创作再到审美教育,出现过三个关键性的人物,他们的现实主义理念和精神丰富了新中国的美学观点和艺术创作领域,同时也深深影响了几代国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撰文 | 邱书婉

来源 | 界面艺术

2022年的虎年一开始,世界却走向了并不太平的局势,除了新冠病毒让疫情依旧,最受人关注的是俄乌冲突。而乌克兰和俄罗斯在1991年前却还属于同一个共和国联盟——前苏联。经历过50、60年代的中国人,对前苏联这个国家并不陌生,比如歌曲《喀秋莎》、建筑“中苏友好大厦”、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至少占据了两代人的记忆。

而在艺术领域,俄国和前苏联对中国也产生了非常长久的影响,从文艺理论到艺术创作再到审美教育,出现过三个关键性的人物,他们的现实主义理念和精神丰富了新中国的美学观点和艺术创作领域,同时也深深影响了几代国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一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让劳动者走进画里

19世纪之前的欧洲,在宏伟的宫殿和神圣的教堂里,常常挂满的是贵族人像、著名战役和圣经故事等内容的画作。同时,对美的定义从柏拉图的“理念说”到黑格尔的“美是理性的感性显现”,充满了形而上的哲学思辨和高高在上的神秘感。但这一延续千年的认知体系,在一位叫做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俄国青年那里,受到了全面的挑战,因为他提出了“美是生活”的哲学观点,把美拉回了现实人间。他认为“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年生于俄国萨拉托夫的一个神甫的家庭,1846年进彼得堡大学学习,是继贵族革命家之后登上历史舞台的第二代俄国革命战士,即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中最杰出的代表。

“美是生活”这一观点出自他的最重要著作:《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亦译作《艺术与生活》),这篇著名的美学论文1855年发表在《现代人》杂志上,探讨艺术的本质,提出了现实主义美学观。他特别强调美的生活是以人为中心的生活,人是生活的核心。最高的美只能在人身上显示出来,所以他赞美劳动人民那表现着旺盛的健康和均衡体格的生活,而嘲笑上流社会慵懒的病态的生活。

在世界美学史上,车尔尼雪夫斯基第一个提出“美是生活”的崭新定义

当时,此书成为美学界一部家喻户晓的书,在前苏联时期(1922-1991)更是被当做文艺理论方面的“圣经”。因为车尔尼雪夫斯基把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尊重现实生活,不信先验的假设”的著名论断,应用到了艺术范围,表现出唯物主义的倾向。按照当时观点,劳动才是生活的基础,在劳动基础上的社会进步才是美好生活的保证。从上世纪50年代中苏蜜月期开始,这本书极大影响了新中国的美学观,“美是生活”的观念在中国被广为接受。

彭召民 《农村是我们的广阔天地》 1964  作品选自《奋斗》展  

画面中的主角是两位自信的工农女青年代表,她们站在田野和鲜花之中,朝气蓬勃,手中紧握劳动工具,眼中充满希望,她们是男女平等的代表,也是新中国健康阳光审美的代表

所以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下创作的作品,普通的劳动者和劳动场景开始出现在了绘画中,画家遵从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让人们即看到“现实中美”,同时又能感受出理想中的美。有了这样的文艺理论指导,中国画也开始出现了崭新的气息,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不管是传统画还是西洋画,画面中少了隐士、神仙或帝王将相,多了许多普通的男女老少等劳动人民形象,作品展现的是一种朝气蓬勃的、勤劳智慧的、健康阳光的生活景象。

魏紫熙 1964年 《丰收》 中国画 作品选自《奋斗》展

作为画家和美术教育家,魏紫熙早年专攻山水,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主攻人物画。不仅人景并茂,意境神髓,而且极具新意,时代气息浓厚,在重振中国人物画上有着重要贡献。

二 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品,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在中国人教版的小学课本上至今保留着这样一幅插画,它曾经深深震撼过很多人的内心,作品的名字比它的作者更为人熟知——《伏尔加河上的纤夫》(Les Haleurs de la Volga)。画面上,沙滩的起伏和河湾的转折巧妙地烘托了11位纤夫雕塑般的形象,整幅画有强烈的压抑感,空旷的空间将观看者的视线引向纤夫,他们孤独、惆怅而无助,而形态又如此健硕。画面中把平民形象描绘的如此感人至深,惊叹了当时的欧洲文艺界。

这幅画创作于1870-1873年间,现存俄罗斯国家博物馆。在1873年维也纳国际博览会上,这幅作品荣获金牌,与尔后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亚宾高歌的《伏尔加船夫曲》相呼应,以激情的呐喊引起众人共鸣。

这件作品的画家名叫列宾(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1844年7月24日出生于乌克兰丘古耶夫,1930年9月29日卒于现今属于芬兰的库奥卡拉。如果只看画家的生卒年,看不到一丝俄罗斯的痕迹。但他是公认的十九世纪后期伟大的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绘画大师,并成为巡回展览画派的旗帜人物。

列宾自画像1887

当时的列宾,思想上受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和美学思想的影响,作品富有深刻的批判精神。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现实的思考,代表了当时社会中下层人民的心声。通过展现一个人物或者生活场景,去讲述背后的故事,从而传递一种价值观和情感倾向,或同情、或批判、或赞扬。这种融入了文学性的艺术表达方式在世界艺术史上独树一帜。曾有俄国权威的文艺评论家斯塔索夫给予列宾高度赞扬:“现在,站在我们面前的是另一种艺术家了。他们是健康的、有思想的。他们不把艺术当作玩具或娱乐。他们注视着周围发生的一切,并且把自己的眼光严肃地集中到历史上去……”

晚年的列宾在改革后的皇家美术学院(也就是后来的列宾美术学院)任教14年,为俄国绘画学派培养了一代后起之秀。学院的油画专业继承了现实主义传统,中国中央美术学院中有不少专家和讲师教授也是从该校毕业的,比如罗工柳。

中国政府从1953年到60年代初,先后派往前苏联列宾美术学院33人学习,包括罗工柳、钱绍武、李天祥、陈尊山、林岗、周正、肖峰、全山石、李葆年等。他们日后基本都担任了中央美术学院的重要职位。

当年留苏的学子后来陆续回国,将列宾的油画创作理念和方式带回了国内高校,并结合自身经历过的革命岁月中的人和事,继承和发展了形式和叙事相结合的艺术表达方式,创作了很多优秀的革命现实主义作品,让欣赏者产生联想和代入感,使审美进入一种新的高度,心灵受到启发。

罗工柳 《毛主席与陕北老农》作品选自《奋斗》展

罗工柳,1955~1958年以教授身份赴苏联留学,入列宾绘画雕塑建筑学院研究油画艺术。建国初期,参与创建中央美术学院,曾任任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许多作品为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收藏。2004年10月23日病逝。

三   受邀引进央美 马克西莫夫的油画训练班

在中苏蜜月期,国家采取了“引进来”和“派出去”的方针,其中“引进来”就是邀请42岁的画家、教授马克西莫夫担任中央美术学院顾问和中央美术学院油画训练班的指导教师。1955年——1957年的马克希莫夫油画训练班,培养和影响了一大批学生,当中许多人今天已成为中国油画的大师和中坚力量,比如靳尚谊、董希文、艾中信、彦涵等人,他们构成了中国当代美术史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西莫夫油训班毕业照》,拍摄于1957年。相关人物:马克西莫夫(左五)、董希文、王式廓、吴作人、艾中信、彦涵、靳尚谊等。

马克西莫夫当时教学非常认真卖力,因为是建国初期,油画作品图片都非常匮乏,更别提原作了,他常常和学员一起画画,亲自示范讲解,有了中国油画教育史上很重要的一部“原版教科书”。讲课也非常有趣生动,除了讲授画面结构,还能结合艺术史和画作流派,让学生听得过瘾。

靳尚谊 《登上慕士塔格峰》 1957年

靳尚谊,原中央美院院长,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绘画系,1957年结业于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该作品是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毕业创作,描绘了1956年中苏联合登山队勇攀慕士塔格峰时的场景。后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并被中国美术馆等机构和个人收藏。

1957年,马克西莫夫回国了,紧接着中苏蜜月期在60年代中断,但马克西莫夫以前苏联和欧洲的油画教学体系为蓝本,协助中央美术学院搭建的教学模式都已经完成,使得油画的教学在中国的美术院校里步入了正规化的发展轨道。至今,油画的教学仍然重视素描、色彩的能力训练。

艾中信 《长征》 1976年 作品选自《奋斗》展

1993年,马克西莫夫在莫斯科去世,没能实现生前再回一次中国的愿望,但他为新中国油画事业的发展付出的辛勤劳动不会被忘记。特别可贵的是,马克西莫夫把苏联现实主义油画艺术的理念和精神集中传播到中国来,使中国油画在以后几十年的发展中,始终坚持人民性和艺术规律的特点。

1991年,苏联虽然解体,但曾经丰富了新中国美学观点和艺术创作领域的这三位关键性人物,他们的影响力却还在继续。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艺术吸收了更多元的形式,比如表现的、探索的、抽象的、写意的,但现实主义艺术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艺术家对生活和人性的深度挖掘与全面观照,对人民群众乃至人类命运的关怀,使得作品所传达出的真善美,仍然受到人民的喜欢。目前,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正在展出的《奋斗——新中国岁月回响》展览上,就有多幅这样的佳作,十分值得关注。

 

来源:原创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