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车累计减产约160万辆,中国占比较上月减少0.3%

中国减产速度开始放缓。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根据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的最新数据,截至4月24日,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158.55万辆,其中,中国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9.2万辆,较上月底相比增加了约2万辆,占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的5.8%,3月时这一数据是6.1%。

上周,全球汽车制造商因缺芯约减产8.75万辆汽车。其中,北美地区减产3.56万辆车,亚洲其他地区减产3.28万辆车;欧洲地区的减产量为1.65万辆;南美地区的减产量为2600辆;而中国、中东和非洲地区损失的汽车产量较小,数据与此前一周相比持平。

AFS在关于全球半导体短缺对汽车生产的影响的最新报告中表示,截至4月24日,今年全球因缺芯减产158.55万辆汽车,再加上2021年全球减产的1050万辆汽车,自芯片短缺开始以来,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已超过1200万辆。

4月18日,丰田汽车公布了5月全球生产计划,由于半导体短缺,丰田计划5月在全球减产约10万辆汽车。本田也于4月21日表示,由于芯片短缺和疫情封锁措施,计划在5月初将其国内一家工厂的两条生产线的产量削减约50%。

中国市场方面,汽车产量下降受到芯片短缺和疫情双重影响。

据彭博社报道,今年第一季度,中国芯片季度产量自2019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半导体产量同比下降了4.2%。全国前十大零部件集团的中国总部有九家均位于上海,比如博世、采埃孚、麦格纳、现代摩比斯等。

上海因疫情影响导致的停工停产对汽车产业上下游供应商造成了冲击,蔚来汽车、东风日产、长城坦克等车企均因供应链合作伙伴停产而暂停其整车生产,目前这些车企已陆续复工。此外,生产工厂位于上海的汽车公司,包括特斯拉、大众、上汽集团等也于近日先后复工复产。

据AFS预计,今年全球汽车减产量将攀升至224.98万辆,其中中国汽车减产量将增至19.72万辆。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