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梓牧
书中自有黄金屋,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在古人眼里,读书和功名与财富是密不可分的。细想来,即使是到如今,这句话依然非常适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知识经济正一步步被放大和挖掘出来,知识和财富有了更直接的连接和体现。我们如今的时代,人们可以将大脑中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明码标价。知识付费,让人们开始体会到知识的经济价值所在。但是真要做好知识变现这门生意,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先得看看以下两点。
1.用户愿意的付费知识类型
近期知识付费软件层出不穷,果壳网的分答和知乎的值乎进入竞争白热化阶段,连BAT三大巨头之一百度也开始试水知识变现,推出百度“问咖”,欲在知识变现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由此可见,知识变现的火爆已不是小打小闹,随着越来越多企业的进入,竞争将更加激烈。
既然是知识变现,那么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究竟用户会更愿意为什么样的知识付费,据笔者观察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用户是否对该信息感兴趣。好奇是人类的天性,这也是为什么分答能够在短时间内爆红的原因。涌入分答的用户,大多是怀着猎奇的心理去的。这是分答模式的魅力所在,充分调动了用户的好奇心。虽然这只是个例,但是我们不难看出,用户对一件事物是否感兴趣决定着他是否后续会有相应的行动。不管明星大V的私人生活还是专家学者的专业知识,都是基于用户感兴趣而付费产生的,所以用户是否愿意付费,与他是否对信息本身感兴趣有着莫大的关联。
2)该信息对于解决用户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否有帮助。问答由”问“和”答“组成。问即表示提问,也表示这个人有问题需要解决。所以仔细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在知乎上,提问格式最常见的是“如何解决......”,”怎样......才能......”等等诸如此类的提问。基于实用主义我们可以判断,大多时候人们提问的初衷都是出于要解决自己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困境。如果可以得到准确的建议,或问题的解决方案,用户会非常愿意付费。
3)价格是否亲民。既然是付费,就涉及到价格问题,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如果价格太高,超过他们的预期,会让他们望而却步。所以价格是否亲民也影响着人们是否付费的决定。姬十三在6月27日的分答发布会上也表示,明星由于收费太高,对于分答在数据方面贡献并不是很大,反倒是各个领域的一些专业人士,收费比较亲民,获得了很多用户的付费提问。
2.知识分享的实现形式
丰厚优质的知识资源,需要好的分享模式,才能更加让用户感受到付费的价值所在。从目前来看,知识分享的方式主要有线下约见专家大咖和线上与专家大咖交流两种。
线下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大咖约见模式,以果壳网的在行为最经典例子。通过线上的预约和付费,约见专家大V进行线下交流和面对面的请教,在行在推出之初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这种线下约见的方式,对于知识和经验的传输而言,非常高效的和直接,面对面的交流也提高了沟通效率,更利于求教者对知识的理解。但是线下的约见也带来一些弊端,对于名人大V而言,他们的时间非常有限和宝贵,约见时间难以协调,约见的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远远超过他的收益,导致专家大V不愿长期留在平台。
线上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大咖问答,是完全基于互联网完成交易的一种方式。对于线上一对多的大咖问答,以知乎live为例,用户可在线上报名大咖的主题问答会,付费后可入群进行提问请教,大咖将在群内一一解答。线上单独的一对一的问答则主要体现在分答和值乎上。用户付费单独向大咖提问,大咖单独回答。在线上的一对一问答方面,分答创新出第三人偷偷听的模式,一时间笼络了数以千万的用户,可以说是非常牛逼的一个创新。
不管是线上的还是线下的知识分享,它们都是知识变现的基础和根本。站在知识的角度来说,未来让用户获以更好的方式获得更优质的资源,一定是知识变现的核心。
知识变现,一门难做的生意
知识变现,说白了就是让用户为知识付费。本质上来说,这也是一种商品交易。但知识和普通的商品却又是不一样的,知识是一种无形的商品,它不像我们花钱买回来的一条板凳或者一个西瓜,板凳和西瓜买回来我们可以摸得着看得到,板凳有四条腿一个靠背,人可以坐在上面休息,西瓜是圆的,切开来人可以吃到肚子里,可以饱腹。但知识却不是这样,知识买回来我们什么也看不到,一段对话,一段几百字的文字,一个几十秒的语音,它们并不是知识,它们只是知识的一个载体,知识是无形的,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中。而我们的大脑,也是个虚无的事物。
可惜的是,自古以来,人们似乎并不太愿意为无形的事物花费太多的物质金钱。进而我们可以看到,普通民众几乎没有为知识付费的思维和习惯。互联网的海量唾手可得更是助推了这一思想的形成。而如今,互联网要反过来改造人们信息免费的思想,谈何容易。
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有形的基本物质资料的满足正在得到解决,无形的精神和知识需求正在慢慢扩大。知识经济发展的环境将越来越成熟,但这也是一个漫长的成长过程。需要企业耐心培育和用心耕作。但凡我们解决一个问题,都会强调讲究技巧,套用到知识经济的发展这边来,我想大概就是要创新知识付费的交易模式,改变传统的思路,开发新技术,让高科技助力知识分享和知识付费。
”打败洗衣机企业的也许不是洗衣机厂商,而是优衣库。因为也许未来优衣库可以创造出一种不需要洗的衣服。“相同的逻辑,我们是否也可以想象,未来将知识经济做到极致的也可能不是做知识分享的平台,而可能是人工智能?因为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信息采集技术的飞跃式前进,未来或许人们将开发出汇集海量个人经验和专业知识数据的问题解决机器人。希望这样的时代并不会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