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董露茜
采访及摄影:董露茜 王华中
这是闷热的一天,下午两点,我们和南征北战约好的奶茶店没开门。
“你们是音乐财经的朋友吗?”经纪人Nicy疑虑地和我们打招呼,她拎着两大袋子电影《忍者神龟2》的衍生品,已经在门口等了一会儿。
我们和Nicy走到旁边一家小咖啡馆坐下,大概因为她已经通过汀洋提前知道我们为嘻哈而来,特意郑重地对我们解释:“我们现在的定位是流行多元组合,以前有人称我们是摇滚乐队,特别崩溃,总之,我们不想强调属于某一种音乐。”
显而易见,这支中国曾经最优秀的嘻哈组合之一正在“转型升级”中,他们现在的方向是:主流市场。
今年是南征北战的“收获季”,参加《中国好歌曲》取得不错的成绩和关注度,第一张数字新专辑《伪流行》以及首张实体专辑《6415》(涵盖了他们创作的大量影视动画主题曲)刚上市,某种意义上来说,第二张新专辑也已经做完了,就看什么时候发。
而刚刚为好莱坞大片《忍者神龟2》创作的主题曲及MV《破影而出》由南征北战组合原创、编曲并演唱,正在各大社交平台刷屏。内地原创音乐人为好莱坞大片创作主题曲,这是对南征北战组合莫大的肯定,下半年南征北战的通告更是排得满满的。
在咖啡馆待的前五分钟里,尼成和龙坐在我们旁边,语言里充满了十分客气的“不真实感”,我们一度忧虑这会不会是一场失败的采访。五分钟后,我们从咖啡店转战到他们熟悉的奶茶店二楼,坐在一张舒适的沙发上开始聊天,才发现真的多虑了。
一旦精神放松,三个小伙子有趣而真诚。10年音乐路上,他们掉过很多坑,一边悟着自己的人生道理,一边努力前行,这些经历也让南征北战与他们口中那批“白天在外面‘舌战’说着愤怒晚上回家还有奶奶疼的小孩们完全不一样。”
三兄弟说会一直坚持下去
汀洋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也是职业作曲人,高个子、份量重,讲话带着东北人的幽默感。他操持组合所有对外打交道的事务,扮演团队带头人的角色。
尼成,佤族,因为被称为“最黑的中国人”,他在团体中最受人注目,但话最少。采访过程中,他半躺在沙发上,处于很慵懒的状态,玩着手机不怎么主动开口,当你以为他在自己的世界里已经脱离了我们的谈话时,他会突然杀出来一句话做个总结。
来自广西的龙(赵辰龙)话多一些,他的表情略带嘲讽,能开玩笑讲段子。采访期间龙一直在默默的笑,还偷拍了Nicy的一张照片给我们看,“她从某个角度看像鸡蛋一样,因为最近她吃多了”。而实际上,Nicy长发飘飘笑起来很好看人也显瘦。
龙是组合里很搞怪的一个人,因为尼成比较黑,龙眼睛盯着手机屏幕,笑着说组合规定他和尼成两人不许发生任何接触,“肢体不接触,皮肤不接触哈哈哈哈。”
“为什么?”
“怕传染皮肤病,因为他‘黑’。”龙说。
“他俩都嫌我……”尼成故意撇嘴。
“闹着玩呢,他俩太无聊了。”汀洋冲我笑了笑,“我今天负责所有正经的事。”
算起来,三个人一起做组合的时间已经10年了。在此之前,他们也经历过很多苦日子,什么在北京时尼成住的地下室 “下雨天漂拖鞋”啦,赞助商单独找某个人演出三个人可能就这么散伙了之类的故事。
南征北战这个名字最初是一个以汀洋和龙为中心的网络交流和培养嘻哈音乐爱好者的“大家庭”,但因为各种现实原因,大家热情逐渐减退纷纷离去,2012年,三个人决定重新出发,他们觉得南征北战这四个字还不错就沿用了。
好在他们坚持了下来!即使饿肚子,三个人也要同台不单独行动。就这么一步步的,南征北战在独立的状态下挣扎着做出了一些成绩。
值得一提的是在电影圈和主流市场,例如陈思诚导演的电影《唐人街探案》片尾曲《萨瓦迪卡》、华谊兄弟《太极》主题曲《站起来》、中影集团《青春派》主题曲《我的天空》、镇魂街主题曲《不愿回头》等都是南征北战创作的音乐,而且他们的收费还不低。
我们看到,在即将上映的《忍者神龟2破影而出》主题曲里,南征北战加入了古筝、萧、唢呐、京剧唱腔…等丰富的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不过最开始,这只是找南征北战翻唱推广曲的一个小项目,汀洋说:“我们大胆提出只少部分融入经典元素,其它音乐全部重新做,就真的通过了审核,成为拷贝到影片里全新创作的主题曲。”
“掉坑里,我认,就当学习了……”
自从2012年正式出道以来,南征北战已经走过了五个年头,从最初的磕磕绊绊,到如今刚刚发行了自己的第一张实体专辑,期间经历了不少的挫折,甚至还面临过几次解散的危机。
即便摸爬滚打了这些年,汀洋发现,市场依然存在很多没有踩过的“坑”,冷不防就要吃一些亏。
“遇到一些挫折,压力太大,导致体重有所上升,现在正在减肥,也没有吃午饭。” 汀洋摇头叹气,很是懊恼,过去经常被坑也就算了,痛定思痛居然前不久又被“坑”了。
原来,汀洋刚在腾讯分享完怎么维护音乐人的利益,结果就被一个熟人介绍的电影给坑了。“他说没事,你先写吧,我这边跟他们走合同,都没问题的。结果我这个歌写完了,那边不用了,消失了。”
之前南征北战还曾经加盟过一家公司,三人都是公司的股东,汀洋还出任公司的制作人和总经理。那段时间做的项目包括《青春派》的配乐、主题曲等,百分之九十的工资都压在公司里没有拿到手,直到有一天,公司股东在没有任何解释的情况下全部消失。
“现在你们找到那帮消失的人了吗??”
“找着了,他们当然是无颜见我们。”
“考虑过用法律途径去追究他们的责任吗?”
汀洋顿了一下,看了看面前的水杯说:“算了吧。我觉得这些也是男人在创业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挫折。”
“就当学习了。”龙叹气表示赞同,只那么一瞬,龙把目光投向汀洋,两个人对视的眼神传递出一种微妙的信息。出乎意料的,汀洋把头凑过来,向我抱歉一笑,低声说,“还有好多事呢,你都没法写,人性中的恶吧。”
面对这些不合理的事情,南征北战三个小伙伴学会了调试自己的心态,尽最大努力去维护自己的权益,以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但如果对方就是耍赖,那他们也会去斗智斗勇。
“曲折的路现在也快绕完了……”汀洋微微叹了口气,笑道,“现在面对各种各样的合作,我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合同方案,也还能从容应对……”
“你改变了不少......比起当初?不过,或许吧,人都会改变的。”我由衷的发出感慨。
“我很高兴今天能聊这些。”汀洋的意思是,他可以给出一些建议,比如音乐人一定要把很多原则上的东西搞清楚,这对于维护自己的权益至关重要。
“音乐人要有一份自己的合同,这份合同就相当于自己的‘受难记’,每次遇到了不合理的情况就要及时增补,这样可以在接下来的其它合作中守住底线。”
从嘻哈到多元,是升级了?
从嘻哈到多元流行这个领域,汀洋对我们否认是“升级”,反而自我调侃说:“是降级了。为什么?在很多人眼里,这意味着向市场妥协。但真正好的东西是让更多人喜欢,而不是只有少部分人能接受。”
“南征北战这个组合会做一辈子吗?”
“我觉得会!”汀洋点头,从歌唱风格来说,三位成员也互补,汀洋天生“唱不了”,但善于演绎Rap和制作原创音乐,尼成擅长高音部分,龙拥有撕裂电锯嗓,负责粗犷高亢的演唱。
“我们仨天然就是,我唱不了歌,低音,他(龙)天然就不爱交际,他(尼成)各方面都还可以,但他不会创作只会唱。我觉得这就是一种缘分,谁离了谁就不是南征北战了。”
粉丝方面,南征北战官方微博粉丝有九万人,不多,但都是真粉,而且他们的粉丝多数是初中到大学的年轻人,年龄最小的甚至是四五岁的小粉丝。
三个人各具风格,也收获了不同粉丝的青睐。喜欢实力派或大哥哥类型的粉丝会迷汀洋;龙的女粉丝比较疯狂,会在微博上把ID改成“龙的女朋友”、“龙的老婆”,这种名称让他得意又有点哭笑不得;尼成的粉丝年纪比较小,初中生很多,也是很活跃的一群人。
最近,南征北战宣布选择签约一家音乐公司,正式结束了“独自折腾”的状态,以后形象包装、公关宣传、安排演出等各种事情都由这家公司负责。
从客观现实来说,签约一家公司也是团队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南征北战要面对各种演出、通告和媒体,越来越多的外部事务处理需要一支团队;另一方面,如果汀洋还需要处理各类的合作和决策,就很难保证他能留出足够的时间创作音乐。
不过,南征北战签的不是演出约,而是全约。在和这家公司谈合作的过程中,南征北战就提出:公司不要将他们太多的时间花在演出上面,虽然演出可以赚钱,但作品的无形价值更大。
汀洋解释,在国外,演出更多是作为音乐人一种宣传的手段,主要的盈利还是通过版权获得。而在中国则恰恰相反,绝大多数音乐人都是靠演出带来的收入生存。
事实也确实如此,演出对于音乐人精力和时间上的损耗特别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音乐人的创作。这种无形中的损失对音乐人来讲才是真正巨大的损失——毕竟对于音乐人来讲,演出是体力活,持续不断的生产优质内容并得到市场的认可才至关重要。
南征北战现在的音乐理念是做大众喜欢的音乐,在主流音乐市场上有所作为。2009年,汀洋开始对只说唱感到厌倦,他看到随着互联网音乐的发展,听众们越来越个性化,越来越多元化。南征北战本身擅长的音乐类型就比较丰富,又能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将很多元素进行诠释,那为什么不去做一种多元的、包容性很强的流行音乐呢?这其实是组合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南征北战应该是这个圈子里我认识的专业音乐素养最高的内地嘻哈音乐人,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能驾驭很多音乐元素,摇滚和电子放到他们的音乐里,听着特别流畅和成熟,一点不晦涩。”资深乐评人李宏杰对音乐财经表示,这其实是一种进步,因为一些国外玩Hip-Hop比较牛的音乐人也已经不再仅仅玩Hip-Hop元素了,比如法瑞尔·威廉姆斯(Pharrell Williams)就有很多其它合作,去年他和法国电音蠢朋克乐队合作了《Get Lucky》。
“多元化就是要满足更多群体和不同年龄层的需求,我喜欢跟着时代的脚步走,这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汀洋轻描淡写总结道:“我们以前是独立音乐,但那只是没签约状态下的独立,我们其实也是主流音乐。”
最近,南征北战认识了几个中国传媒大学的孩子,他们玩的音乐非常不错。“我们现在也没有时间去签艺人,如果有机会我们想去邀歌,其实这也是缘份,因为在那个时候遇到他们了......中国有好音乐,只是没被推出去,掌握资源的人不懂。我们看到很多小孩在流行方面做得很尖端,新出来人的技术也不错,可惜没人做,过两年就都消失了。”
备注:文中其它图片由南征北战团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