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灿烈搭档袁姗姗,喜剧者联盟影业以“黑粉”打响第一枪

扛起喜剧产业大旗的初衷,是因为受资本启发。在资本市场上最有价值的,要么是行业老大,最差是老二,老三你就卖掉吧,不成气候。

作者:谭莹莹

跨国IP,朴灿烈+袁姗姗的明星卡司,轻喜剧、爱情电影类型,结合了当下几大热词的电影《所以,和黑粉结婚了》,定档6月30日,加入暑期档的影片混战。作为今年喜剧者联盟影业制作出品的第一部电影,这一影片的表现,对喜剧者联盟影业至关重要。

正如名称所表现的,“喜剧者联盟”影业以后要走的路子,是以喜剧为中心,聚焦电影这个快速发展的市场,力求打通喜剧电影生态链,“扛起喜剧电影产业大旗的初衷,是因为受资本启发。在资本市场上最有价值的,要么是行业老大,最差是老二,老三你就卖掉吧,不成气候。以喜剧这个中心点展开,喜剧的编剧、演员、导演等专注于喜剧的团队,我们资源的储备相对集中,也就会更趋专业。”喜剧者联盟影业总裁潘明如是说。

1、跨国IP孵化难?——重中之重是本土化

正是对喜剧电影的专注,让最初有三个项目在手可供选择的喜剧者联盟,优先选择了《所以和黑粉结婚了》这部年轻化的轻喜剧爱情电影,作为他们今年的大荧幕处女秀。但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它最初来源是韩国的畅销漫画《所以,我和anti饭结婚了》。从漫画到电影的跨界IP孵化本已十分艰难,又加上了从韩国到中国的国际阻隔,使这个跨国IP的孵化难上加难。

说起购买这个IP的初衷,该片总制片人南奈暻表示,鉴于自己外国人的身份,像《红高粱》那种与中国文化有着深度渊源的电影,她操作起来肯定很困难。但是年轻化的事物,却具有更多的共通性。所以选择了这个青春化十足的IP。

潘明也表示,它积极健康、青春感十足的故事情节十分具有吸引力,而电影的本质恰好在于讲好一个故事。然而,一部电影有一个好的故事架构是远远不够的。近年来中国引进的各领域优秀的韩国ip,通过电影的形式在中国落地的不胜枚举,成功的却屈指可数,“之前中韩合作,有许多非常精彩的电影,制作十分精良,故事很考究,阵容很强大,但是来到中国却水土不服,究其根本,就是本土化的问题。”潘明如是说。

本土化落地问题也是《黑粉》面临的最大挑战,为此,总制片人南奈暻在选择导演时,便大胆启用了身兼编剧和导演多种角色的金帝荣,南奈暻表示,最看重的是他愿意倾听中国方面的意见以及撰写剧本的能力。最初《黑粉》的第一改便是他主导的。随后他们的编剧团队与中国方面又进行了长时间的沟通,并在对白、笑点、故事情节等方面进行了更符合中国文化与习惯的处理,力求更符合中国观众审美趋势的同时,又能保留原作的亮点和特色。

2、明星卡司阵容?——内容与品质才是电影的顶梁柱

潘明与南奈暻有着相同的理念,那就是把《黑粉》打造成一部具有韩国偶像剧气质的“国产片”。基于这一目标,该片的制作拍摄班底全部韩化,潘明表示,这不仅是想让影片更富韩国式浪漫爱情的风格,他更看重的是韩国电影人对待事业刻苦钻研的“匠人心态”。“进到片场,你就会感受到那种专业的氛围,韩国的团队分工很细,每个工种都有技术基础在那,合起来的作品只能加分,不会减分。这种认真与专业值得我们借鉴。我们不应该是个人站出来就说自己是导演,拍了一部网剧、网络大电影也自称是导演,要用专业,用作品说话。”潘明如是说。

对于中韩在演员、剧本、技术等方面愈来愈频繁的合作趋势,潘明和南奈暻也纷纷给予了肯定,“中国电影市场很开放,好多文化都可以进来,市场很大。而韩国则在做制片、摄像、剪辑等细节方面的工作人员上更具优势,双方的合作,是互通有无、优势互补的关系。”南奈暻如是说。她还表示,以前中国找韩国的制作班底,属于摸不着头脑的状态,引进来的人员也良莠不齐,但现在大多会经由像她一样,对中韩双方都相对了解的人来牵线搭桥,所以找到的团队也就更专业更适合,做出来的影片也就能够保持一定的水平。

《黑粉》这部影片选择朴灿烈袁姗姗等人气大咖加盟,仿佛给这部电影更多的带上了“粉丝电影”的标签,对于这种说法,作为制片人的南奈暻表示,之前考虑过找一个八十年代的演员任男主,但团队的建议是剧本的角色更适合90年代的人,而角色本身的设定恰好是一个韩国当红明星,所以选择灿烈完全是因为他可以本色出演。

潘明也大方回应,粉丝的支持,确实能为电影票房提供很大的帮助,但“粉丝经济”绝不是保证票房的唯一方式,选择他们二位担任主演,也是认为现实中二人人气明星与易黑体质的特质,契合电影内容本身的设定。“我本人推崇‘内容为王’的原则,没有好内容,没有好的制作团队保证电影的品质,无论是‘粉丝经济’,还是‘互联网+’的形式,都只能是空架子。”潘明表达了他对于内容的重视。

3、喜剧电影不好做?——欢乐永远不会过时

纵观近几年喜剧电影的市场,成功的作品屈指可数,但潘明却对喜剧者联盟影业未来的道路充满信心。他说:“中国电影市场十分多元,作品多,受众的选择也多,但是观众对于欢乐的渴求是恒久不变的,这也是我们坚持做喜剧的重要原因。”

对于未来喜剧者联盟影业的具体规划,潘明表示,在未来,喜剧者联盟争取每年推出5到6部观众喜爱的喜剧电影,以电影为突破口,以“喜剧”作为杠杆,打造一条联动电影、影视剧、周边产品的喜剧产业链。

其能不能靠《黑粉》打响2016年的第一枪,待到影片出来,自然见分晓。

原创内容,未经同意,严禁转载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