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复再次考验生鲜电商,叮咚买菜们如何解决运力吃紧难题?

需求增长同时对平台的履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片来源:Unsplash

记者 | 佘晓晨

3月以来,多地疫情反复,生鲜电商平台再次面临考验。即使是在叮咚买菜、盒马的“大本营”上海,由于居家办公、社区封控,配送和货物供应也成为挑战。 

在3月13日上海第121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表示,目前,电商平台在上海各前置仓刚需品类的平均备货量达到了日常的1.5到2倍,大部分区域货源供应较为充足。

在保障商品供应上各家生鲜电商采取的做法是增加生鲜品类的库存,同时调整商品包装或比例。

叮咚买菜城市分选中心运营总监张苑海,叮咚买菜在上海有7个城市分选中心,目前所有产线开动。相比疫情前,叮咚买菜大仓的供货产能提升超50%

商品结构方面也做了短期调整。叮咚买菜减少了长尾低销商品的产能蔬菜、肉蛋奶等品类供应量增长超过100%与此同时由于市民囤菜需求较大,公司对商品包装进行了改动。例如土豆、白萝卜、大白菜、番茄等商品,规格从500克一份改为1000克一份。

盒马和美团买菜也加大了必需品的供应量。盒马上海区域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日盒马大幅增加蔬菜的订货量及门店补货频次。除了将相关站点的商品库存加倍之外,美团买菜还增加了配送车辆与配送频次。 

就目前来看,和2020年疫情最初爆发时的“措手不及”相比各个平台并未出现明显的缺货。但产能的提升也意味着分拣、发货等工作量的加大,尤其是在疫情管控的背景下,招人、用人是更大的难题  

一方面,居家人数变多导致线上订单量暴增,配送量加大;另一方面,平台部分配送人员因为疫情防控隔离无法工作,也加剧了运力的紧张。

好在经过近两年的行业洗牌之后头部公司有了一定经验,在这次的疫情中采取不同的措施解决“人”的问题

一方面,叮咚买菜紧急招聘,新增了300多名员工;另一方面,根据不同区域的需求,调整城市分选中心的产能,优先向需求紧急的前置仓进行人力和商品支援。

上海联洋区域为例,这一区域覆盖封控社区较多,主要站点的单日订单量暴增近3倍。在运力吃紧的情况下,叮咚买菜总部从川沙、青浦、惠南等区域调动了30多位配送员支援,同时补充分拣员、水产员等仓内岗位

将“单个订单”调整为“集单”“即时配送”调整为“无接触自提”也是平台在现阶段缓解运力的方案

盒马的体系中社区电商项目“盒马邻里”提供前一天下单,次日自提的服务。针对上海郊区疫情情况,盒马上线了“社区集单配送服务——盒马邻里服务范围内的社区,盒马安排负责人联系对应工作人员集中采购,由附近盒马邻里店统一配送。 

在部分封闭小区,盒马设立了无接触自提点,以节省配送人员时间。

但要真正解决人手问题,单靠内部调整还不够,几家平台再次启动共享员工”计划

共享员工”实际上就是灵活用工,在特殊时期招聘其他企业的空闲员工,一定程度上能解决短期内运力不够的问题同时为空闲的餐厅员工提供报酬。在盒马和合作企业对接之后,目前已有丰收日、农耕记、探鱼等企业的近300员工报名参与

自3月初,叮咚买菜释放了共享员工储备资源。相关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目前加入的多数是具有外卖和快递配送经验的骑手,以及餐饮厨房的空闲人员。

无论是前置仓模式还是社区电商,疫情之下都对生鲜电商的履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叮咚买菜为例最新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前置仓数量约为1400按照每个前置仓5-10名骑手的标准计算一线骑手数量至少万人疫情期间这部分投入的必要性再次突显,平台难以在短时间内降低履约成本。

此外,生鲜电商的盈利问题一直为外界诟病疫情反复之际蔬果冷链食品成为“强刚需”平台需要在追求盈利和扩张的同时,进一步夯实最基础的供应链和配送能力。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