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丨政协委员郭炳联:助推大湾区交通运输系统一体化

全国政协委员、新鸿基地产主席兼董事总经理郭炳联准备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时提交关于重振香港旅游相关产业、推动香港服务业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更好融入大湾区发展的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新鸿基地产主席兼董事总经理郭炳联

3月4日,2022年全国两会正式拉开帷幕。

据界面楼市上海了解到,全国政协委员、新鸿基地产主席兼董事总经理郭炳联准备在2022年两会提交一份提案,是关于重振香港旅游相关产业,更好融入大湾区发展的建议,郭炳联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香港经济及旅游相关行业受损严重,旅游及相关产业更是重灾区,营业额和就业率持续低迷,并且在疫情影响下,内地居民赴港旅游消费的热情和意愿料不复往常。疫情后香港经济恢复,尤其是旅游相关产业的恢复仍有较大不确定性。

根据香港旅发局统计数据显示,香港以外访港数字(内地访港人士约占8成)已连续2年下跌超过9成,由疫情前2019年的5,591.3万人跌至2021年的9.1万人。旅游相关行业就业人数由2019年的42.1万人跌至2020年的约37.0万人,跌幅12%;旅游相关机构单位数由2019年的4.4万间跌至2020年的4.1万间,跌幅7%。零售业总销货价值由2019年的约4,311.6亿港元跌至2020年的3,264.5亿港元,跌幅24%;零售业就业人数亦由2019年的31.5万人跌至2020年的28.7万人,跌幅9%。酒店入住率由2019年高峰期的90%以上跌至2020年2月份的不足30%;酒店业就业人口亦由2019年的3.4万人跌至2020年的0.4万人,跌幅89%。

郭炳联表示,旅游业作为香港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牵涉贸易、零售、住宿、餐饮、运输等多个行业,维系多达百万计就业人口及其家庭的生计,对香港经济民生稳定至关重要。

对于目前不太乐观的旅游业发展状况,为了刺激消费的增长,首先要打开香港的大门。郭炳联建议,对于来往香港的签证政策有着更加具有弹性的安排,参考新加坡灵活的签证政策,适当放宽大湾区内地居民赴港及外国居民来大湾区旅游的签证安排。

建议未来国家出入境部门支持大湾区居民赴港和外国居民来大湾区旅游,分别从延长持有港澳通行证大湾区内地居民的在港停留时间从7日到14日、恢复深圳户籍的“一签多行”政策并拓宽至大湾区内地9城、批准指定国家人士最近三年有两次以上大湾区(包括香港)签证记录的可申请大湾区的多次签证三个方面入手,吸引更多旅客再次到大湾区旅游。

除此之外,郭炳联还指出,在香港消费的免税额方面,也需要根据内地经济实力和居民购买力的提升而做出相应调整。根据海关总署公告2010年第54号(关于进境旅客所携行李物品验放标准有关事宜):进境居民旅客携带在境外获取的个人自用进境物品,总值在5,000元人民币以内(含5,000元)的;非居民旅客携带拟留在中国境内的个人自用进境物品,总值在2,000元人民币以内(含2,000元)的,海关予以免税放行。此条例自1996年以来未曾调整,2010年虽就细项稍作调整,但免税额度始终保持5,000元人民币不变。

那么该怎样对免税额进行合理的调整呢?郭炳联认为,可参考海南岛优惠的免税措施,将免税购物额度放宽至每年每人10万元等相关优惠政策适用于香港。并建议由国务院港澳办向中央争取,对于进境内地居民旅客携带在香港获取的个人自用进境物品,总值由5,000元人民币以内免税扩大至10万元人民币免税额度。

郭炳联表示,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支持香港服务业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今年1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公布《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城市旅游枢纽及“一程多站”示范核心区。对此,国家旅游和交通部门应促进大湾区旅游合作,参考东京湾区的交通管理经验,助推大湾区交通运输系统一体化,深化大湾区9+2城市交通、旅游和消费领域的合作交流。

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促进合作:一是助推大湾区交通运输系统一体化,深化大湾区9+2城市交通、旅游和消费领域的合作交流。对内,构建更加便捷的大湾区“9+2”交通网络系统,推动香港八达通和内地一卡通的互联互通。让香港市民在内地可使用八达通出行,大湾区内地居民在香港可使用一卡通出行。对外,可适度增加航空口岸开放力度和国际国内航班班次,共建世界级机场群和港口群。二是从“9+2”城市原生特色资源出发,推出有特色有创意的大湾区旅游项目。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