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印染助剂包装桶回收利用模式待创新,年效益可达4.6亿元

印染助剂包装桶使用量大但回收利用率低。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唐俊

2022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将提交“创新印染助剂行业包装桶循环利用模式”的提案,提出循环利用包装桶,将有助于行业低碳发展。

徐冠巨在调研中发现,纺织印染助剂市场需求持续增加,使用的包装桶数量也日益增多,但是在目前的回收模式下,包装桶不能有效地实现循环利用,造成了资源浪费,也增加了监管部门的管理压力。

徐冠巨建议,创新印染助剂行业包装桶循环利用模式,助力行业低碳发展。

纺织印染助剂是在织物印花和染色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助剂,能够提高印花和染色的效果。目前印染助剂使用量大,但包装桶回收利用率低。

据统计,用于盛装助剂的包装桶每年使用量达1000万只,且复合年均增长率达5%,但目前行业内仅有40%的包装桶作为周转桶循环使用。而实际上,约80%的包装桶经清洗后可以多次循环回收利用,平均循环利用次数可达5次。

据徐冠巨分析,造成周转桶回收利用率低的重要原因,是管理上存在模糊空间和不确定性,进而加大了实际执行难度。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及环保部门有关函件,印染助剂行业包装桶属于危险废物,应按照危险废物严格管理。而根据生态环境部部长信箱有关回复,行业内普遍认为如果回收本公司供应的包装桶,可不作为危险废物管理;但收集其他公司的包装桶仍需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

由于政策限制,部分印染企业不敢将使用后的包装桶交由印染助剂厂商回收利用,厂商也不愿回收其他企业的包装桶。

徐冠巨建议,可对现有回收模式和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建立起“销一收一”模式,即印染助剂厂商按照本公司年销售包装桶的数量,等比例回收本公司以及同类助剂生产厂商的包装桶。

同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行业内符合循环利用条件的包装桶在收集、贮存、运输、清洗等环节进行危险废物豁免管理。

徐冠巨表示,通过循环利用包装桶,预计行业内每年可产生经济效益4.6亿元。预计到2025年,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万吨,有利于行业低碳发展。

传化集团是浙江民营企业,旗下拥有传化智联(002010.SZ)及新安股份(600596.SH)两个上市公司,其中传化智联正在打造一个服务产业端的智能物流平台。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