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冠新增连续3周下降,“震中”移至西太平洋区域

预计韩国3月初日增感染或达27万的峰值。

图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刘子象

全球新冠感染新增病例已经连续三周下降。

世卫组织周二表示,上周有超过1200万例新增确诊,下降21%,这是新增病例连续第三周下降。死亡人数下降了8%,至约67000人。这是1月初以来死亡人数的首次下降。

世卫组织欧洲区域负责人汉斯·克鲁格表示,欧洲目前正进入疫情“看似合理的最后阶段”,他表示欧洲现在有一个“难得的机会”来结束疫情的急性流行阶段。

欧洲多国纷纷松绑。22日,欧盟同意向欧盟外的已接种疫苗的入境者开放边境。本周,英国宣布将取消所有剩余的防疫限制措施,包括对确诊者进行自我隔离的要求。本月早些时候,瑞典停止了对有症状感染者在内的大规模检测。3月1日起,意大利将不再要求欧盟外的入境者进行隔离。2月28日起,爱尔兰将取消大部分剩余的防疫限制措施。

世卫组织非洲区域主任Matshidiso Moeti上周表示,非洲大陆也看到了“隧道尽头的曙光”,尽管疫苗接种率很低,但非洲正在从疫情急性大流行阶段走出。

震中目前在西太平洋区域。在6个区域中,西太平洋区域是唯一一个新增确诊增加的地区,增幅为29%。西太平洋(+21%)和非洲(+20%)的新增死亡人数也在上升。东南亚(-37%) 、美洲(-9%)、欧洲(-5%)和东地中海地区(-4%)死亡人数均下降。

过去一周里新增最多的国家是俄罗斯(1236910例)。据塔斯社周三报道,俄罗斯在过去24小时内登记了137642例新增病例,相对增幅为0.88%。

韩国位列新增确诊前5名国家。据韩国卫生当局数据,周三报告了171452例新增感染病例,较前一天99573例和之前的历史纪录109831例大幅增加。

韩国总理金富谦呼吁国民冷静,表示严重病例和死亡人数仍处于“可控水平”。他指出,尽管对抗疫政策的认识和执行不应放松,但完全没有理由像过去那样对新增病例的数量感到恐慌。韩国疾病控制和预防机构(KDCA)援引数据称,传染性更高的奥密克戎比德尔塔感染者患重病或死亡的可能性低近75%。

金富谦同时警告,新增病例数尚未达到顶峰。《卫报》称,专家预测,韩国新增病例数的峰值将会出现在下月初,大约在韩国选举新总统的时间,预计日增感染或达到27万的峰值。韩国将于3月9日举行大选。

奥密克戎仍然是主导全球的变体,占全球病毒数据库共享序列的99%以上。德尔塔占共享序列的不到1%。世卫官员指出,与以前的变体相比,奥密克戎引起的症状较轻,在疫苗接种率高的国家,虽然奥密克戎广泛传播,但住院率和死亡率并未大幅增加。

然而,科学家警告说,如果任由病毒不受控制地传播,仍有可能出现更多更易传播和更致命的变体。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也一再强调,大流行尚未结束,各国认为很快结束的结论还为时过早。他上周在南非对记者表示:“我们的预期是,疫情的急性流行阶段将在今年结束,当然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在今年年中6月、7月左右实现70%的疫苗接种目标。”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