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陈振芳
2月16日,上海市教委发布《上海市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指南》(下称《指南》),公立校的课后服务资源包括经遴选、符合要求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指南》规定,学校引入的校外资源分为内容类、条件资源类。前者涵盖兴趣、社团、实践体验等德智体美劳活动;后者包括校外活动场所空间、社会场馆等。学校可聘请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等参与课后服务。
“非学科培训机构可能还需通过政府的资质审核。”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在提供服务过程中,要发挥家长委员会的监督作用,机构及教师资质、课程质量,都要纳入服务管理体系中。
上海之外,北京、广东、金华多地已出台相关政策。其中,广东以内部供给为主,购买第三方社会机构的课程和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士为补充。金华成立该市首个非学科校外专家指导组,遴选一批优秀机构的教师,组成校外培训教师资源库,有序引导他们参与课后托管服务。
据教育部数据,截至去年5月底,全国共有10.2万所义务教育学校、6496.3万学生参与课后服务。

部分企业已布局课后服务市场。
科大讯飞(002230.SZ)日前提出“十四五末(2025年)达到1000亿营收的目标”中,面向学校的To运营服务占到100亿元。去年底,该公司对外宣布成立课后服务平台——链接课后资源的供给方与需求方。
科大讯飞副总裁、教育技术首席科学家王士进透露,在内容生态上,科大讯飞已与超15所高校、70多所生态厂商达成合作,后者包括宝贝计画、火花思维、猿编程、小码王等素质教育机构,覆盖五育类课程逾3000课时。目前,科大讯飞课后服务综合解决方案已覆盖全国160多个区县的2000多所学校。
“课后服务领域不存在巨大的收益,主要是服务费用。和此前校外动辄上万元的培训课程相比,校内的课后服务一定是主导普惠公益。”科大讯飞课后服务总经理李晓枫此前对界面教育说。
猿辅导的To B品牌飞象星球推出“飞象双师素质课堂”,提供素质教育课后服务,采用“双师”模式、配备教具并提供师训服务,涵盖围棋、建筑、书法、魔方、机械等数十门课程。已在北京、上海、江苏、山东、河南等二十多个省市落地。
去年9月,腾讯教育推出“校内课后服务解决方案”,支持选排课及家长缴费管理等功能。该方案基于腾讯云音视频、教育AI、大数据等技术,服务于校内课后服务涉及的监管、统计、通知、安全和教学等需求,并开发“多场景课堂实时音视频互动教学工具”。
百家云、课后易、阳光智校等中小型机构也纷纷入局课后服务赛道。
课后服务课程需求多样化,涉及专业领域不同。“每个学校需要的不是一家,而是多家机构,共同来为学校服务,但是把不同机构的课程融合在一起非常困难的。”青橙创客教育创始人李寅在未来之星的线上沙龙中称。
政府限价、地区差异,师资场地、经费,以及课后内容落地难,都对企业提出挑战。课后服务市场的发展,还需等待各地政策逐步出台,进一步规范相关平台及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