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编辑 | 张一诺
2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发布了3张罚单,剑指快钱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及其相关负责人。
罚单显示,快钱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的主要违法违规事实(案由)是1.违反账户管理规定;2.违反清算管理规定;3.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4.与身份不明客户交易。
针对上述违法违规行为,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对快钱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处以罚款人民币1004万元,责令限期改正。
党晓强,时任快钱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董事、首席执行官、总经理,对快钱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的违法违规行为负有责任;滕士军,时任快钱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助理副总裁,对快钱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与身份不明客户交易的违法违规行为负有责任。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对滕士军处以罚款人民币8.5万元;对党晓强处以罚款人民币3.5万元。
快钱支付是首批第三方支付机构,成立于2004年。2011年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最早资质包括银行卡收单、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预付卡受理(全国)等。在首次续展时,快钱支付主动终止了后二者业务。
快钱支付近几年经历“多次出售”情况,在2014年的最后几天,快钱支付与万达签订战略投资协议,万达也由此获得快钱支付的控股权。2017年,关国光原股东悉数退出,万达金融也就实现对快钱支付的全资控制。不过随着万达在互联网金融布局失利,以及“轻资产”战略的实施,从2018年开始便有了其出售快钱的传闻。根据财联社报道,万达先后和苏宁、中石化、外资背景公司就出售快钱支付事宜均有过接触。
据相关媒体报道,2020年,快钱支付险些被京东科技收购,但由于针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监管趋势发生变化,京东科技收购快钱支付已无后续进展。据移动支付网,2021年也有业内人士透露快钱支付将被掌上汇通收购,但仍充满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