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UCCA田霏宇|在一千零一夜的故乡,我们用一句中国话做策展主题

迪里耶当代艺术双年展:沙特、中国及全球的“隔空对话”

采访&撰文 | YIFANG
图片 | 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迪里耶双年展基金会提供
来源 | 界面艺术

迪里耶(Diriyah)在哪里?当我们试着在一张平铺的世界地图上,以上海为起点,用笔向左勾一条线,保持手腕带出的微小弧度将墨线延伸至七千多公里开外,从中国东部跨到西部,越过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和波斯湾,你就会来到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西北的古都迪里耶。这里正在举办首届沙特阿拉伯迪里耶当代艺术双年展,12位中国艺术家的作品聚集于此,其中不乏徐冰、黄锐、张培力等中国艺术爱好者们熟悉的名字。

Xu Bing, Background story  -  Streams and Mountains Without End, 2014, courtesy Canvas and Diriyah Biennale Foundation

沙特阿拉伯首个双年展——迪里耶当代艺术双年展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64位艺术家的作品,是沙特阿拉伯迄今最大、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国际展之一,主题来自上世纪80年代盛行于中国的一句口号:“摸着石头过河”,展览共分为六个单元:《摸着石头过河》《传承作为实验》《边缘思考》《走向公众》《美丽新世界》以及《论艺术的精神》,于JAX艺术区新近改造的仓库空间呈现。参展艺术家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之间,创作媒介涵盖绘画、雕塑、影像、装置和行为表演。各个单元探索了诸如文化记忆、另类现代主义、社会实践、人类世等关键议题。展览的每一环节都在促发沙特阿拉伯急速演变的艺术语境与更广阔的世界之间的对话。

At-Turaif © Diriyah Gate Development Authority

借助互联网和投向他乡的目光,我们得以将全球艺术场景中的时间浓缩为经验,将正在发生的和过去发生的并置一处,观察历史如何被一些“蝴蝶振翅”的因素所改变。展览介绍中谈及,近年的全球艺术发展激发了新的思考方式,纵观整个艺术界,收藏与机构都在经历重塑,以囊括多重叙事与曾被忽视的视角。此次展览不仅对于沙特的艺术爱好者们有着特别的意义,也使我们进一步思考艺术如何跨越地域与文化背景,在当下这个特殊时期为人与人的连接发挥着积极作用。

首届迪里耶当代艺术双年展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兼CEO田霏宇(Philip Tinari)担任艺术总监,策展团队还包括UCCA的栾诗璇、张南昭,以及来自沙特的萨哈巴艺术顾问公司创始人韦丹·瑞达(Wejdan Reda)。本次界面艺术邀请到田霏宇,来聊一聊他眼中的沙特当代艺术,以及团队“出海”带来的新经验与启示。

Curator of the Diriyah Contemporary Art Biennale, Philip Tinari, Director and Chief Executive of UCCA

界面艺术:您曾提及,您从2011年开始对沙特阿拉伯当代艺术有了最初的了解,到今年在沙特举办当代艺术双年展,这10年间您观察到当地的艺术生态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田霏宇:当时的沙特当代艺术处于相对原始的状态,国际上对它的兴趣可能偏向于政治方面或所谓的“异国情调”,会把沙特的艺术看作一种很特别的存在,到现在这十年间,实际上发生了很多变化,沙特的2030愿景是一个大的规划,在这个总的规划之下出现了文化部,鼓励艺术家们办展览和其他活动,这次双年展就是其中一个比较鲜明的例子。

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群体从一种相对地下的存在走上了地面,艺术的社会空间变大了。以前艺术可能是小范围的、针对精英和藏家群体的,而现在有更多的艺术机构出现,面向公众组织自己的工作。

迪里耶是沙特王室一个类似于故乡的地方,它离首都利雅得有一段距离,但是利雅得已经往北边扩充了很多。就像上海的松江,迪利耶基本上成为了利雅得的一部分,沙特开发利雅得作为一个文化、旅游、创新结合的新区,所以才会有这次双年展项目。在沙特的一些其他地方,比如说沙漠石谷考古遗址欧拉古城,围绕世界文化遗产做了很多艺术项目。沙特的其他几大城市也是把艺术看作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核心的主张。

Installation view, Diriyah Contemporary Art Biennale 2021, courtesy Canvas and Diriyah Biennale Foundation

界面艺术:首届当代艺术双年展项目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田霏宇:我在2019年年底去了三次沙特,到了2020年,因为疫情,大量的工作是需要远程组织的,我们很难和组织方面对面的开会。这段时间全世界都在适应这种新的现实,对大家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如果是在正常的工作安排下,我们肯定会在那边入驻很长时间,会对当地文化生态做更深入的研究,这次因为客观原因不允许,所以我们把精力放在了和艺术家的沟通上,比如说这次我们为二十多位年轻的沙特艺术家们提供预算去创作新的项目。

本次展览的主题叫做“摸着石头过河”,其实我觉得这句话也可以用来比喻整个筹备过程,沙特之前没有做过这么大规模的当代艺术项目,他们专门为此成立了一个双年展基金会,组织的建立、展览空间的改造到展览的策划其实都是同时进行的,这就导致很多的不确定性,比如策划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没有拿到空间平面图的,所以和艺术家沟通空间的时候,我们也都不知道最后空间会是怎样,但对于这样的工作状态,我们是有心理准备的。

对于一些来自欧美的策展人来说,在没有建完的美术馆做展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我们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比如UCCA沙丘的第一个展览就是这样的,展馆的建设工作和策展工作同时展开。在这些年间我们锻炼出来了一些应变特殊状况的能力。

Simon Denny, Real Mass Entrepreneurship, 2017, courtesy Canvas and Diriyah Biennale Foundation

界面艺术:此次沙特为何选择和中国的策展团队进行协作?

田霏宇:我比较坚持的一点是我不太希望以个人身份来做这件事情,我希望可以把这个项目纳入到UCCA的工作安排当中,这样的话我可以和比较熟悉和尊重的几位策展人一起来做,同时还可以带动一些技术和媒体资源来更好地完成这件事情。沙特的基础建设条件并不是特别的完善,UCCA作为一家已经存在15年的机构,有很多经验是可以借鉴的。

界面艺术:双年展的主题灵感源自“摸着石头过河”这句歇后语,您为何将它做为标题使用?

田霏宇:我一直很喜欢这句话。讲中国当代历史的时候经常会提到这样的歇后语,还有像“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等等,都是非常恰当的比喻。

“摸着石头过河”非常能够代表沙特的现状,这里发生着巨大的社会变革,大家一方面很兴奋、很开心,但同时也充满迷惑。现在已经开始出现各种代沟了,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非常习惯这样的新环境,而三十几岁的人思想还相对保守。我们也是试图从艺术的角度去看待这样的变革,通过作品来探索。

我之前做过很多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学术研究,它的整个发展脉络都是和1980年代的一系列政策相关,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另外一个阶段,更机构化、市场化,而沙特的当代艺术还是处在一个充满可能性的阶段。

界面艺术:展览中有27位沙特艺术家的作品,也有12位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如徐冰的《背后的故事系列之溪山无尽图》等,这样的选择有怎样的原因?

田霏宇:这次展出的作品是非常多元化,比如雷磊和柴觅的作品是纪录片的形式,还有黄锐的一些1970年代末的绘画,也有一些非常当代的像娜布其或者是鸟头的作品。在中国工作和实践多年,我对中国艺术家的状态和创作更熟悉,所以在策划过程中很自然地想到了周围的艺术家。当然还有一些作品像徐冰的《背后的故事系列之溪山无尽图》,前面像古画、后面是杂物,带有中国特色、中国符号的作品,也引起了一些观众的兴趣。

Xu Bing, Background story - Streams and Mountains Without End, 2014, courtesy Canvas and Diriyah Biennale Foundation 

界面艺术:艺术家张培力的《同时播出》展示了1999年12月31日全球多个国家在相同当地时间播出的电视新闻节目,其中也有中东地区的节目播出。这件回望千禧年前夜的作品在沙特展出有着怎样的意义?

田霏宇:我在第一个单元选择了几位比较年长的沙特艺术家的作品,作品完成于1990年代或者是2000年后。这个单元也证明了沙特艺术的历史积累。我们同时想讨论的是,现在世界看沙特当代艺术,是从一个全球化的语境中去看,全球化本身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张培力的《同时播出》非常能够代表1990年代末,那是人类迎接新千年的特殊时刻,某种意义上也是大家对全球化的乐观态度到达高潮的时刻。在当时的技术环境下,网络没有发达到可以看世界各地广播节目的地步,所以他是向朋友、同事、艺术界的同仁们发出邀请,让他们在各自的国家用VCR录下广播,再寄给他。这样的创作方式现在来看是非常原始、非常有时代感的。其中很多维度都值得我们去探索。

界面艺术:我们注意展览中雷磊和柴觅的作品《1993-1994》展示了柴觅的父亲——一位在中东生活了七年的中国工人的影像记录,沙特观众对于这样的外部视角和生活化的表达有着怎样的反馈?

田霏宇:有些观众会觉得挺亲切的,影像中的工人是柴觅的爸爸,他当时也并没有在沙特,而是在阿联酋和约旦工作,那个时候还没有一带一路,中国在世界上还没有处于这么高的地位。这次展览强调一种前史,很多我们现在看到的现象,在很早之前就有历史的积累和比较,这件作品也稍微突出了这一点,即中国与中东的关系并不是这几年才开始的,背后实际上有非常多的故事。

Lei Lei & Chai Mi, 1993-1994, 2021, courtesy Canvas and Diriyah Biennale Foundation

我把这件作品的影像发给了沙迦的一位公主,她是沙迦艺术基金会的主席,同时也是一位策展人。影像中有很多沙迦的镜头,现在去看1993年、1994年的沙迦,这30年的变化与中国一座大城市的变化是相似的,甚至可能更大。在这位中国司机的影像记录中,我们其实可以感受到,记录者自己的国家发生了很大变化,他影像中的国家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界面艺术:说到沙特和其他中东国家对于艺术和文化发展的投入,卡塔尔多哈附近的阿拉伯现代美术馆曾举办蔡国强的个展,探索两种文化之间直接对话的可能性,这种对话是否在持续发生?您认为是否可以达成直接对话?

田霏宇:这次展览的第三个单元也是在讲这个问题,文化交流不一定需要经过一个所谓的中心才能产生对话,趋向于直接对话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

我们本次邀请的艺术家韩梦云,她的作品放在了沙特艺术家鲁瓦·阿尔-哈穆德(Lulwah Al-Homoud)旁边,他们俩之间从作品层面和从个人层面都发生着对话,很有趣。从这些交流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来将会有很多可能性,但还是需要有人去做这个工作。彼此面对面,才能够有进一步的发展。

Han Mengyun, The Pavilion of Three Mirrors, 2021, Diriyah Biennale, Riyadh, Saudi Arabia. Courtesy © Han Mengyun

Lulwah Al-Homoud, The Language of Existence, 2021, courtesy Canvas and Diriyah Biennale Foundation

界面艺术:通过此次展览,您看到沙特当代艺术领域有哪些新趋势和新动态?

田霏宇:现在沙特的艺术项目特别多,有双年展、大型活动和各类艺术项目等等,下一步还会有许多美术馆和博物馆出现,所以这一代大概在30岁到50岁之间的艺术家,他们赶上了一个非常好的时机,但同时他们也都很疲惫,很多项目规模大、周期短,项目招募的人重合度非常高,艺术家们经常和我反馈说希望可以有机会慢下来。当然沙特最近也有机构在做驻村项目,可以让艺术家们有休息的机会,思考一下创作的方向。

现在沙特艺术领域希望多鼓励年轻人往创意和艺术的方向去想象自己的未来,所以我觉得未来20年将会很有趣。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