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走了苏轼来,历史人物为什么总能成为网络梗?

这些杰出的历史人物至今仍为普通人津津乐道,本身就是他们不朽的证明,正应了杜甫的那句诗:“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历史那些事》第一季第一集《在下东坡,一个吃货》剧照

记者 | 林子人

编辑 | 黄月

1月8日,在苏轼诞辰985周年当天,“祝我985岁生日快乐,祝大家都能考上985”的表情包在社交网络上被转发上万次。在表情包中,苏轼被赋予了一连串些许无厘头的头衔:背诵全文天团成员、宋朝最有文化的吃货、北宋文坛CP狂魔、星座学家……担任“学神”角色、被大学生们祈求庇佑的不止苏轼一人。在2021年12月王安石1000周年诞辰之际,一个关于王安石的梗在北京、上海甚至海外的一些高校流传开来,大学生之间开玩笑说,有Jeff(介甫)保佑的话,四六级考试和期末考试可过。

苏轼诞辰985周年当天,“祝我985岁生日快乐,祝大家都能考上985”的表情包在社交网络上被转发上万次。(图片来源:微博博主@游点表情)

事实上,这些年历史人物的段子在社交网络上爆火起来,不仅被网友制作成表情包,还成为了互联网流行语。在社交网络时代,玩梗和甩表情包并不稀奇,但有意思的是,当代年轻人从与自己时代距离和心理距离都非常遥远的历史人物身上发现了段子的价值。一方面历史人物遭遇意义解构,其“伟人光环”下一些生动的、甚至反转性的面向被挖掘了出来;另一方面,当代人又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与他们产生共鸣。这个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呢?

01 人才济济的北宋盛世,伟人成圣的悠久传统

2007年是欧阳修诞辰1000周年,2019年是司马光诞辰1000周年,2021年是王安石诞辰1000周年,2037年将迎来苏轼诞辰1000周年……纪念日是历史人物重新进入公众视野、在社交网络引发讨论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这几年历史人物相关的段子频出,正与千年前宋代人才辈出有关。

宋仁宗执政期间(1022年-1063年),中国涌现了许许多多即使在今天也如雷贯耳的杰出人物:“唐宋八大家”中的六位宋代大家(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都在仁宗朝登上历史舞台;同时期推动儒学发展的大人物则有“宋初三先生”(石介、孙复、胡瑗)和“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苏颂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自动天文钟“水运仪象台”,沈括写就《梦溪笔谈》,在中国科技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讲述仁宗朝故事的电视剧《清平乐》则直观地向我们展示了“背诵全文天团”成员不仅文采卓绝,而且是重要的政治家,比如主持“庆历新政”的范仲淹、富弼、韩琦等人,以及于嘉佑二年(1057年)在欧阳修主持的考试中及第的苏轼、苏辙、曾巩、张载等人。

电视剧《清平乐》海报(图片来源:豆瓣)

宋史研究者吴钩指出,仁宗朝人才之盛,历史上几乎没有哪个时代能够比肩,这几乎已是一个公论。苏轼曾说过:“仁宗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搜揽天下豪杰,不可胜数。”明代李贽也曾感叹,仁宗一朝,“钜公辈出,尤千载一时也。”

在传统中国,成就斐然的文人有望以孔庙(文宣王庙)配享从祀的方式流芳百世,因此我们可以说,对杰出历史人物的纪念和崇拜在中国是有悠久传统的。如果入选孔庙受到祭祀,就意味着这位儒家士大夫所在的学派是得到国家承认的正统儒学。于是谁能入选,对于在朝官员和在野学者来说都是值得拼死斗争的大事。

以王安石为例,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他在新法党的运作下获得了仅次于孟子、孔庙祭祀第四位的荣誉,至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他的长子王雱也进入孔庙从祀。然而在激烈的党争之中,旧法党一次次地发起攻击,试图将王安石拉出孔庙。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理学代表人物杨时上奏请求捣毁孔庙中王安石的塑像,把他从配享改为从祀。到了南宋理宗淳祐元年(1141年),王安石父子被永远地驱逐出了孔庙,取而代之的则是理学派代表人物周敦颐、张载、二程和朱熹。至此,程朱理学成为国家钦定的正统儒学,王学则被彻底边缘化和异端化。经王安石父子编纂、一度为官学标准教材的《三经新义》也没有全本传世。

杰出的武将也有望得到同样的待遇,关羽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甚至被逐渐神格化。关羽从唐代开始作为神受到祭祀,如今我们能在一些寺庙中看到威风凛凛的关帝(伽蓝神)形象。上元元年(760年),对唐朝国运忧心不已的肃宗追封太公望(姜子牙)为武成王,将太公庙升格为武成王庙,使之与文宣王庙达到同一级别。建中三年(782年),关羽作为古今名将64人之一入选武成王庙从祀。宋代,关羽的地位被进一步提高,这或许与宋朝军事羸弱,长期面临边境威胁有关。从北宋末年到清代,关羽的官方封号从“公”提升到“帝”,逐渐成为保佑军事行动的武神。在民间,从关羽的出生地山西开始,以“义气”闻名的关羽逐渐成为财神。直至今日,关帝信仰都是维系华人社会关系网的核心。

02 历史人物是如何成为网络迷因的?

从成为圣人到成为表情包,时移世易,历史人物依然存在于我们的文化记忆中,只不过是以一种不同的方式。段子、梗和表情包都属于“meme”,meme指文化概念或文化象征的一个基本单位,能够从一个人的思想中传达到另一个人的思想中,并最终成为一个群体的共识。《南华早报》的一篇评论指出,meme具有许多功能,但从最基本的层面来说,它是为表达想法与情感服务的,而它能够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是尽可能多的人与之产生共鸣。虽然meme的存在远远早于互联网的诞生,但如今meme更多指“网络迷因”(online memes),比如被配上冒犯或搞笑标语的表情包。2011年,美国西北大学开设课程“网络迷因学入门”,这说明网络迷因已经具备了被学界认真研究的价值:网络流行有可能正在重塑语言、文化乃至信仰。

人类学学者Marion Provencher Langlois在研究图片类网络迷因(即表情包)的传播机制时发现,表情包建立在笼统、模棱两可和意义叠加的基础之上:“它们可以因一幅图像的文字表达和视觉表达存在冲突而成立,也可以因一幅图像的原始语境和当下语境存在冲突而成立。”意义的多重性让表情包具有病毒式传播的潜力,在传播过程中,网友为之赋予的新意义将与图片原本的意义共存,而它也以不断模仿、不断复制的形式成为当代流行文化的一部分。中文互联网内广为人知的段子“杜甫很忙”即为一例: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杜甫画像经过“二创”变成了“杜甫很忙”系列插画,杜甫先后变成麦当劳叔叔、旗木卡卡西、现代中年大叔等等,网友调侃这个系列表情包为“杜甫的一天”,因与杜甫原本正经严肃、忧国忧民的形象产生极大反差而流行开来。

四川成都杜甫草堂中的杜甫形象(来源:图虫)

从本质上来说,网络迷因是一种“黑话”,你能否领会决定了你是否属于某个特殊群体,这种心照不宣将你与群体中的其他成员联系在一起。在网络上分享好玩的段子、玩梗或甩表情包,在社交圈内不断复制传播,实际上是在不断确认你在这个圈子内的位置。在这一方面,身为互联网原住民的90后、00后已驾轻就熟。根据韩国消费者趋势研究者林洪泽的观察,“有趣”是90后的一大特征,他们追求“生活的游戏”,反感一切让人憋闷和窒息的秩序,玩梗——在恰当的时机让人捧腹大笑——是他们的必备社交技能。

因网络迷建立在意义叠加的基础之上,理解网络迷因便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Bilibili热播纪录片《历史那些事》极其善于玩梗,无论是片中的“网络梗”,还是融入访谈、说唱、破次元壁等新奇展现形式的中插剧场,以及完美契合历史人物背景的片尾曲,都引发了年轻观众的弹幕“打call”。

纪录片《历史那些事》海报(来源:豆瓣)

当历史人物成为网络迷因,唯有了解相关历史,你才能心照不宣领会其中的笑点和趣味,这反过来又要求历史梗具备扎实的史实作为支撑。《历史那些事》总监制金铁木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接受弹幕考验、保证史实准确性是制作团队最大的挑战,“因为现在的90后00后特别较真,一堆人隔空讨论,还相互佐证资料。如果有严重的硬伤,这个片子一季下来就会废掉。”第一季第一集讲述的是苏轼的故事,片尾曲《在下东坡,一个吃货》用说唱回顾了苏轼作为“大宋国民美食家”的一生。诙谐的歌词固然让人忍俊不禁,但若仔细品读,会发现里面不仅串联起了苏轼遭遇贬谪不断南下的人生经历,还化用了不少他的诗词:

“大江东去风流人物有太多”(“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欲寄相思千点离愁楚江流”(“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江城子·别徐州》)

“年近六旬千里迢迢没有掉头/只因在岭南啖荔枝三百颗不够”(“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惠州一绝》)

“别问好不好有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定风波·南海归增王定国侍人寓娘》)

更重要的原因或许在于,网络迷因化解了人们讨论某些困难话题时通常会有的紧张感。无论是观念分歧还是复杂现实都让人压力重重,以玩梗的方式去触及这些不那么容易说清楚的话题时,能在博人一笑的同时纾解情绪。网络迷因的迷人之处正在于,它代替我们说出了那些我们很难表达的观点和感受。在苏轼和王安石的诞辰向他们祈求考试通过,既是学生群体的局内人笑话,也反映了他们对未来和前途的种种焦虑;苏轼作为吃货的一生则给所有不得志的人带来一些慰藉,他告诉我们在逆境中保持达观、坚持本心亦是尊严的体现。

无论如何,这些杰出的历史人物至今仍为普通人津津乐道,本身就是他们不朽的证明,正应了杜甫的那句诗:“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参考资料:

【日】三浦国雄.《王安石——立于浊流之人》.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

【韩】林洪泽.《90后来了:正在成为中坚力量的一代》.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21.

吴钩.《宋仁宗:共治时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日】渡边义浩.《关羽:神话的<三国志>英雄》.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

Provencher Langlois, Marion. "Making Sense of Memes: Where They Came From and Why We Keep Clicking Them." Inquiries Journal/Student Pulse 6.03 (2014). http://www.inquiriesjournal.com/a?id=879

“Why Do Memes Matter? A Look at the Good, the Dank, and the Viral,”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August 16, 2017.

https://www.scmp.com/yp/discover/lifestyle/features/article/3065773/why-do-memes-matter-look-good-dank-and-viral

“Memes: What Are They and Why They Are Important,” The Glocal Notes Blog, March 16, 2013.

https://publish.illinois.edu/iaslibrary/2013/03/16/memes-what-are-they-and-why-they-are-important/

“Why Do People Love Memes So Much?” Pennington Creative

https://penningtoncreative.com/why-people-love-memes/

《调侃古人、模仿经典电影,这部历史纪录片有多不正经?》,中国新闻网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0500379074246768&wfr=spider&for=pc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