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秋波
华为和华强方特,都是“华”字头企业,官方背景不敢妄议,但这两家同在深圳的实业公司,身上种下了抹不去的深圳基因。它们都是所在行业的领头羊,都是政府长期输血培育的宠儿,都是闷声发财的“技术男”, 并且都有着扬帆海外开疆辟土的英雄梦想。
主题公园在华强方特“创、研、产、销”产业链布局当中是真正的拳头产品,是华强方特直接面市场的销售平台。华强方特这部分业务带来的收入,占2015年总收入的90%。
说上海迪士尼乐园今日(6月16日)正式开幕,将要与华强方特展开正面厮杀,一点也不夸张。深圳动漫界的“华为”能否杀出一条血路,也着实令人期待。
2015年华强方特也进入了全球十大主题公园的排行榜,排行第八,并且以77%的增长速度位居十大主题公园增速的榜首,同时已经打进海外市场,今天指南君(ID:xsbzhinan)就来扒一扒这匹黑马背后的“深圳华为模式”。
与迪士尼差距在哪?
在华强方特准备扬帆海外开疆辟土的时候,迪士尼这匹头狼已经进入了中国腹地。
面对中国内地首家迪士尼乐园在上海正式开园,6月4日,在安徽芜湖方特欢乐世界举行的战略发布会上,华强方特总裁刘道强表示,“很多人都说这回真的是‘狼来了’,就像麦当劳、肯德基进入中国,并没有让湘菜馆、川菜馆歇业,迪士尼只是为中国人提供了不同的选项。中国十几亿人口,迪士尼一年接待量才多少?我们认为一个乐园的辐射范围最多为500公里。”
曾做过两个国内主题公园创意设计的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动画系主任、三维动画实验室主任薛峰对指南君(ID:xsbzhinan)分析称,国内基本都是地产模式,跟政府炒热地皮有关,与政策支持有关。拿地皮,与政府谈,很便宜的把地拿下来后,投资主题公园,同时卖住宅、卖商铺。盈利的内容重点是物业增值,这是赚大钱的,但是主营业务赚钱并不容易,很多并不赚钱,与迪士尼是两回事,完全是两种语境下的一种表象相似而已。
迪士尼是在美国一百年的电影工业历史积累之上,建立起来的内容为王的帝国,虽然它也做资本运作、做地产。迪士尼的主题公园并不叫迪士尼乐园,而是叫迪士尼度假区计划,迪士尼乐园只是迪士尼度假区计划中的一个部分。它进入这个市场已经很久,所以品牌授权、衍生品授权很多。
2000年之后,主题公园是中国模拟迪士尼的重要方向,发展出中国的动漫产业链。但以传统影视为主导的产业,中国进入得晚,另外也有政治限制,这两年,网络的发展是中国新型动漫产业产生的重要契机。“中国的主题公园缺乏核心内容,比如华强方特,只有《熊出没》,没有什么主题,但迪士尼我们玩的是游戏,但脑子里过的全是电影。”薛峰说。
迪士尼有自己的电视台,有自己的发行网络,还跟阿里巴巴合作过做电视盒子,是很强大的发行方,掌握了院线、电视、网络,以及背后的生产制造和创新环节。比如王健林做的是院线,也是为了发行渠道,此外,原万达文化集团副总裁唐军曾经在迪士尼工作过17年,是将迪士尼乐园引入中国的关键人物。
与迪士尼主题公园相比,虽然华强方特拥有的IP略显单薄。刘道强称,但中西文化口味不同,方特正积极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奇故事,实施IP再创造,计划在2020年前打造东方神画、复兴之路、明日中国的美丽中国三部曲。
薛峰表示,中国传统文化也需要很好的重新创造。武汉万达电影乐园也主打传统文化,但观众似乎并不买单,但后来运营亏本,唐军也因此辞职了。买个茶叶都谈传统文化,但是光有传统文化还不行,你要有娱乐性。
“为了城市旅游,武汉增加这样一个项目是不错的,可以增加过夜经济,这种项目的消费、推广肯定与旅行社有关,但是迪士尼未必是旅行社,它已经通过电影、电视,把IP传递给观众了,与旅行社合作只是一种业务的代办,但汉秀这种项目肯定是旅行社对游客说,哎,还有一个汉秀项目,你要不要看。”
薛峰认为,因此国内的主题公园与迪士尼只是表面相似,但根本上就不是一回事。华谊兄弟也说要做主题公园,这些问题,国内已经意识到,但能否解决,还要看中国的影视发展,需要时间。“就现在而言,投资者拿到那么大的地,肯定会不自觉的把思路转向地产”。
2012年12月,唐军正式加入万达文化集团,担任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分管主题公园管理部、万达演艺文化管理有限公司和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在武汉电影乐园重磅项目 “汉秀”首演后不到半年黯然离职。
政府长期输血
截至2015年12月31日止年度,华为集团收到因在中国境内发展创新与研究的无条件政府补助人民币5.39亿元(2014年:人民币4.22亿元),这些补助直接计入其他收入,收到以完成特定研发项目为条件的政府补助人民币8.46亿元(2014年:人民币5.21亿元)。
另一家同在深圳的动漫界公司华强方特(834793)也有政府的长期输血。
截止2015年6月末,华强方特获得的政府补助余额43.65亿元。从2013年到2015年上半年,华强文化共计收到政府补贴约16亿元,已经计入这几期损益的补贴额仅为7.04亿元。余额加上已经计入损益的,截止2015年6月末,华强方特获得的政府补贴超过50亿元。
2015年,华强方特营业收入28亿元增长19.14%,净利润6.63亿元,减幅为8.22%,主要原因系财务费用增加及税收优惠减少所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4.13亿元,同比上涨8.94%,其中,计入当年损益的政府补助2.47亿元。政府补贴进一步推高。
与此同时,2015年华强方特享受的税收优惠占当年净利润的17.37%。如果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不再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则会对华强方特的盈利能力造成负面影响。
华强方特管理层表示,“将抓住国家鼓励文化企业发展的良好契机,做大公司业绩,保证公司业绩稳步提升,弱化国家政策变化对公司的影响。”
一直以来中国的动画行业受到国家政策大力支持,补贴、减免税等优惠政策。而播出政策的推出,一方面减少国内企业受外部市场的冲击,同时也一定程度限制以往主流渠道播出产品的风格和受众。一旦政策措施取消,动漫产业公司将会遭受大面积的沉重打击。
市场化正在启动,但是就国内动漫产业整体而言,还远远没有到可以断奶的时刻,大部分动画企业主要利润依然来自于政府补贴。
舞之动画( NEEQ : 837133)董事长郑利嘉对指南君(xsbzhinan)表示,近年来传统的播出奖励在逐步取消,现在政策更加倾向于支持项目,这也给真正优秀的公司和作品更多机会。以前的播出奖励在500-2000元每分钟,而电视台的播放费是几块钱到两百块钱每分钟。现在项目补贴,现在每个项目的补贴会有几万到两三百万不等。
技术担纲
2015年度,华强方特发生管理费用6.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2亿元,增幅为19.33%。主要原因系因研发能力进一步增强,导致研发经费增加,及因公司的发展需要,员工人数增加对应的工资增加所致。
华强方特2015年实际投入的研发金额为1.6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75%,公司的研发投入主要用于创意设计、数字动漫、文化衍生品及特种电影等的研发。
华强方特将自身定位为高科技文化企业,注重技术的研发投入,在充分了解国内外行业信息和技术的前提下,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开发,吸收国外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加以创新和提高,形成自己独具的专利技术和文化产品。
为此,华强方特成立了创意设计院、文化科技研究院、工程设计院等专业设计部门或子公司,共同承担华强文化科技产业的科研与设计工作。
这个动漫界“华为”令人眼花缭乱的研发部门包括:创意设计院下设策划中心、设计中心和特种电影中心,具体包括综合类项目策划部、剧场类项目策划部、项目美术部、项目统筹部、总体设计部、设备功能部、装饰功能部、特种电影设计部、创作部、项目管理部等专业创意设计部门;文化科技研究院下设软件、自动控制、造型与工艺、舞台技术、娱乐机器人、系统、游乐设备、特效装置、效果等九大研究所和一个试制中心;工程设计院下设建筑设计、电气设计、水暖设计、内装设计、外装设计、园林设计等十一个部门,是业内专业配备齐全的设计院。
华强方特长期的持续投入使其获得大量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此外,公司专门制定“专利技术研发及专利奖励制度”,为研发人员的技术创新提供专项资金奖励,鼓励发明创造,促进自主创新。
截至2015年末,华强方特拥有250件国内外注册商标,171项国内外专利,204件作品著作权,123项软件产品登记和软件著作权。这些自主知识产权使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具有独特性、创新性等竞争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获取相对较高的利润空间。
核心技术人员共15位,其中七位在华强方特任职职工监事、副总裁、高级副总裁、总裁以及副董事长等职务。
华强方特打造“创意、研发、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根据不同市场的需要创意设计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并且通过自身的研发生产能力将创意设计最终付诸实现。
近年来VR技术飞速发展,2015年是VR产业爆发的元年,VR与各行业的融合已经形成趋势。目前中国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个性化休闲娱乐消费需求激增,旅游成为最具前景的VR应用行业。虽然VR行业应用的发展仍在起步阶段,但是VR技术在主题乐园游乐项目上的应用却是最早也是最成熟的,VR主题乐园行业也有望成为VR技术市场盈利预期变现最早的子行业。
为了尽快将VR技术运用到主题公园,华强方特已经研发十余种以VR为表现形式的特种电影技术,拥有环幕4D电影、环境4D影片、球幕电影、天幕、巨幕、水幕、实景等多类型、全系列的特种电影,并在数字图像、影视特技、网络通讯、仿真与机器人以及自动控制等领域实现自主技术的积累。
主题输出海外
华强方特是文化科技集团,下辖30多家专业公司,经营特种电影、动漫产品、主题演艺、文化衍生品和文化科技型主题乐园等多种业务。
该公司已在芜湖、济南、青岛、株洲、沈阳、郑州、厦门、天津、宁波等十几个城市投入运营"方特欢乐世界"、"方特梦幻王国"、"方特东方神画"、"方特水上乐园”四大主题乐园品牌,已经建成运营的主题乐园达到20个;同时,还将主题乐园输出到伊朗和乌克兰等国家。
(2015年华强方特收入构成变动)
除了主题公园这项拳头产品,华强方特也在借助其在主题公园的核心影响力,迅速占领主题公园周边产品以及服务的市场。
华强方特主题公园收入规模逐年增长,随着公司主题公园合作方式和授权方式的增多及公司动漫业务的发展,文化内容产品及服务中特种电影收入(主要系特种电影设备销售及安装)、文化衍生品收入及数字动漫收入等亦将逐年增长。
2015年度公司实现创意设计收入11.91亿元,同比增幅为74.23%。主要原因系2015年度客户创意设计需求量大,公司度完成的创意设计项目较上一年度有较大幅度的长,2015年度主要完成南宁、洛阳、嘉峪关等多个文产基地项目的创意设计。
同时华强方特还将品牌影响力传播至境外,完成乌克兰等国主题项目的创意设计,首次将自主品牌“方特”以主题公园形式授权使用输出到伊朗,希望发展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走出去”的新模式。
文娱消费增长红利
根据AECOM2015年全球主题公园调查报告,2015年在排名前十的主题公园集团中,所有主题公园集团保持了正增长,尤其是中国的集团表现突出,其中,排行第八的华强方特的增长率排名第一,增长率高达77.4%,其次为宋城集团的53.4%,之后是长隆集团的26.4%。
(2015年全球前十大主题公园集团)
华强方特的迅猛增长背后,还有着中国文娱消费市场的扩张红利支撑。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分析,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居民的文化娱乐消费开始快速增长。2015年中国的人均GDP 已经接近8100美元,其中有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天津、山东、辽宁等11个省市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进入“1万美元俱乐部”。中国正大步进入文化娱乐消费最快增长阶段。
据美国主题公园规划公司AECOM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共有59个在建主题公园,仅2012年至2013年,中国共有14个主题公园开幕,预计到2020年包括59个主题公园、5个水上乐园将建成运营,总投资额达238亿美元。
合作基金为并购上弦
并购也是企业扩张,占领行业份额的重型武器。华强方特通过并购在动漫界攻城略地已经箭在弦上。
6月4日,“华强文化”正式更名“华强方特”,同时华强方特拟与招商致远资本共同发起设立华强方特招商致远文化系列基金。
文化系列基金总规模30亿元,首期规模不超过5亿元,其中华强方特作为LP拟出资1.8亿元,招商致远资本下属主体作为GP,拟和其关联方、其他合作方出资1.8亿元,剩余资金双方共同募集。
华强方特的文化系列基金重点投资行业包括影视动漫、特效制作、秀场表演、IP运营、媒体渠道、娱乐机器人、VR/AR、旅游度假等与公司主业相关或互补的产业链领域。
该基金的设立,预示华强方特未来将加快行业内并购整合步伐。基金将围绕华强方特的发展战略,利用合作双方在各自行业领域的领先地位,抓住文化娱乐产业发展的大好机遇,帮助公司整合产业资源,为公司未来发展储备更多相关行业的标的企业,以提高和巩固公司行业地位,打造文化产业生态圈。
华强方特将通过投资并购产业基金的模式,利用专业投资团队和并购基金的资金,帮助公司较快锁定优质并购标的,通过项目的储备和培育,降低公司并购风险,通过基金操作的灵活性,提高并购的成功率。
招商致远资本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招商致远资本”)成立于2009年8月28日,注册资本17亿元,系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开展直接股权投资业务的全资子公司。
截至2015年末,招商致远资本资产管理规模约108亿元,管理形式包括股权基金、产业基金、结构化产品、创投基金、并购基金等,为资本市场各方参与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服务和优异的投资回报。
值得一提的是,华强方特2015年12月挂牌新三板,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主办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