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用户培养成“广告机器人”,极速版APP背后的网赚局中局

珍爱生命,远离极速版APP。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文|快刀财经 路老二

编辑|黄晓军

这些年,互联网大厂推出了各种“极速版”APP。它们从一开始看文章刷视频能赚钱,到最疯狂时就连“吃喝拉撒”都能赚钱。

其底层商业逻辑就是网赚(积分墙)模式。说到底,互联网大厂看到下沉市场网民有大把空闲时间,便把他们培养成“广告机器人”,用投“猪食”式的内容轰炸手机屏幕,吃尽广告分成的中间商差价。

资本市场对这种“中国独创的商业模式”谜之喜爱,互联网大厂们仿佛一下子突破了流量增长的天花板,纷纷举着“农村包围城市”的大旗,打着“得下沉市场者得天下”的口号跑步入场。

普通网民似乎觉得薅到了大厂的羊毛,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大厂“拉新日活”的廉价劳动力,最后被迫沦为大厂赚钱的“工具人”。

更可怕的是,这场由资本催熟、大厂推进的狂欢,真正的赢家其实是躲在背后的“黄、灰、黑”产广告商。

在被大厂榨干时间后,广大网民不幸成为了“黑五类”广告商的精准目标用户。

你点击广告赚回来的钱,最后连本带利又被广告商收割了回去。甚至有过之无不及,有人因为网赚广告深陷网络赌博、网络高利贷,甚至搞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01

所谓的“极速版”,顾名思义就是对主APP内容和功能进行精简后推出的版本,因其所占用空间小,运行更加流畅,也更省流量,是下沉市场的中老年以及低端手机用户的心头好。

而今,极速版APP几乎是互联网头部产品的标配。

在各类应用市场中,极速版APP的数量为80个左右,涵盖了几乎所有互联网大厂。其中以系统工具、新闻资讯和泛娱乐产品为主。

不论是短视频领域的快手、抖音,长视频领域的腾讯视频、爱奇艺,还是资讯领域的今日头条、腾讯新闻,或是电商领域的淘宝、京东,再到社交领域的QQ、微博,甚至百度,都拥有自己的“极速版”。

极速版APP的核心玩法是“网赚”模式,完成任务获得现金激励几乎成了标配。

早在PC互联网时代就有这种“点广告赚钱”模式。平台本质上充当一个流量中间商的角色,从空闲群体处低价购买点击量,再从广告平台的佣金中赚取差价,甚至雇佣刷单党集体薅广告商羊毛。

但由于任务过程过于枯燥无聊,佣金过于低廉,加上家用电脑普及率不高,一直不温不火。

移动互联网崛起后,也有类似的积分墙模式,简单地说,就是用户“看广告—拿积分—兑现金”。

当时主要针对拥有智能手机且时间较充裕的大学生群体,每天只要花30~60分钟看看广告或者下载APP,完成“激活”任务,每天打开APP完成“日活”获取积分,1个月能赚30~50元,可以额外补充一些话费。

传统网赚模式的缺点也很明显。一是下载的APP并非刚需,留存率极低,学生党太过于狭窄,二是和PC时代一样基于返利模式的内容与广告极度单调无聊,很多人坚持不下去,总之提供的是转化价值最低的“烂尾流量”,对广告主缺乏真实价值。

归根结底,网赚模式类同于PC时代的“流氓软件”、移动互联网时代定制机软件的预装“卖客户”,类似于电商平台刷单与上市公司财务“造真”。

虽说都属于商业潜规则,属于互联网从业者人人皆知的秘密,但一直没人捅破这层窗户纸。

而第一个光明正大地把“网赚”做成商业模式,并首先跑通业务小闭环的人,是一个叫谭思亮的清华学霸和他创建的趣头条。

02

很多人认为,那些看上去有些低端草根的企业,创始人也一定出身草莽。

但事实很多时候恰恰相反。山寨风的拼多多创始人黄峥是美国海归,有谷歌工作经历,是段永平的得意弟子;泥土味的快手宿华曾是清华学霸、百度精英……

1979年出生的谭思亮也属于这一类互联网创业者,他和前两者并称为“下沉市场三巨头”。

谭思亮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并拿到中科院AI工程硕士学位,随后他先是在雅虎从事技术管理工作,而后转战盛大游戏做职业经理人。

在盛大收购了酷6网后,他从盛大离开,创办互众广告,还反过来签了酷6网独家代理。

2015年,互众广告估值增长到数亿美金。紧接着,谭思亮借由公司并购重组,拿到4亿元现金和部分上市公司的股票,实现了财务自由。

2016年,谭思亮拉拢了其盛大同事李磊和凯雷投资的陈思晖,准备入局资讯平台。6月,趣头条应运而生。

从某种角度来说,趣头条已经不再是一款资讯新闻类APP,因为它颠覆了内容行业的传统商业模式。

内容行业的典型商业模式为:先用好的内容维持平台的专业性与影响力,以此获得用户数量与粘性,再用有竞争力的数据拉来广告商投放。

趣头条的“网赚模式”则是直接绕过内容壁垒,把获客直接当作了一种商业模式。直接用现金奖励的方式激励用户登录、拉新、增加停留时长,平台用补贴获取流量,然后再将流量出售给广告主。

谭思亮曾总结过一个财务模型:“M”指用户产生的广告收益,“N”代表对用户的激励,只要“M>N”,公司就能赚到钱。

从理论上说,只要付给用户的佣金低于通过用户广告赚取的收益,即“M>N”,公司就能稳赚不赔。

左手给用户说自己有钱,右手给广告商说自己有用户,左手倒右手,平台充当流量搬运工的角色,赚取其中差价。

可以说,在流量和广告收入进一步向BATJ巨头集中,一二线市场竞争白热化的阶段,趣头条活生生在下沉市场中撕开了一个口子,杀出了一条生路。

03

趣头条成立以来的业绩尤为亮眼:上线10个月揽获600万用户,仅用12个月,日活跃用户数就超过千万,一度在OPPO、vivo等应用商店霸榜。

2年之后,趣头条APP的累计装机量已达1.8亿,月活用户超6000万,成功挤进与新浪新闻和网易新闻比肩的资讯类新闻APP第二梯队。

资本的热捧也足以证明“网赚模式”的成功。

2017年资本迅速跟进,为趣头条注入了4200万美元,给出了13.65亿的估值。接着2018年3月,腾讯领投了趣头条2亿美元的B轮融资,很快趣头条又完成人民网旗下基金领投近的8000万美元。

至此,资本加推后的趣头条粮草充足,直接开启了“大撒币”模式,三个月就圈进来了3000万用户。

2018年9月14日,趣头条成功挂牌纳斯达克交易所,挂牌当天股价大涨近130%,盘中5次触及熔断机制而暂停交易,创下当年美国IPO规模最大首日涨幅的纪录,市值最高时超过58亿美元,相当于6个搜狐。

趣头条还创造了纳斯达克中概股27个月的最快上市纪录,而在一个多月前,这项纪录的保持者还是拼多多。

趣头条的成功上市是网赚模式的高潮,也是资本的又一次集体狂欢,更是“中国独创的商业模式”故事的一次完美诠释。

上市后半年,趣头条还吸引到阿里巴巴的关注,并以购买1.71亿美元的可转债加注。但无论资本如何粉饰,趣头条的商业模式也遮盖不了一个致命的缺陷:相比其他投入更高的商业模式(例如内容、技术、资金),它没有护城河,太容易被模仿。

对于信仰“拿来主义”的中国互联网创业者而言,这简直是天赐的割韭菜良机。

一时间,如淘新闻、趣多拍、兔头条等多款互联网阅读产品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积分墙模式的酷划、惠锁屏等纷纷掉头来抢夺下沉市场用户。就连东方头条、中青网这类出身正统的资讯APP,也抄起了作业。

除了模仿资讯类的网赚模式,“新网赚流派”——如走路赚钱、喝水赚钱、睡觉赚钱都有人涉足。

在“走路赚钱”的步多多APP上,用户通过走路积累步数,或者做额外的任务,换得虚拟金币,然后按一定兑换比例提现。

在号称“喝水赚钱”的水宝宝上,用户把每次喝水的毫升和次数进行打卡,达标的用户可以领取整点奖励、用户每日达标奖励、随机奖励。

而在“睡觉赚钱”的睡觉赚APP上,用户每晚睡够8小时,可领取“睡泡泡”奖励;每日签到、抽奖可兑换金币,然后提现或兑换礼品。

可怕的是,有内容降维打击优势的互联网巨头们也迎面而来。新浪、阿里、京东、腾讯、百度等巨头也推出极速版APP,跟着趣头条玩起了“网赚”的套路。

04

“网赚模式”就像一场久违的资本狂欢,随着巨额的资本源源不断地投入,让它在短短的一两年内迅速“膨胀”,据不完全统计,仅2017-2019年,就有超过200款网赚APP上线。

网赚赛道瞬间进入存量搏杀的红海。

这个时候,趣头条早期积累的大量用户瞬间却成为了巨大的负担。为了维护基本盘,趣头条只能“药不能停”地继续补贴,陷入了获客、营销成本高——低质内容难以留住顾客——广告盈利锐减——持续加大获客、营销成本的恶性循环中,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良性经营闭环。

到此,真正意义上做网赚模式的平台少之又少,绝大多数套上了“金融互助”“虚拟货币”“电子商务”“微信营销”等新名词,简单包装,一个个骗局就诞生了。

网赚类APP,也就此迅速成为了“黑五类”广告的“温床”。

2018年5 月,趣头条推出了网络文学阅读APP米读小说,采取了“免费阅读+广告变现”模式。之后米读小说却被曝出平台上的部分小说涉黄,充斥着淫秽露骨词汇,小说中穿插的网贷、赌博等广告也屡打擦边球。

随即,米读小说被扫黄打非办要求整改3个月。

国家版权局、市场监管局多次“约谈”网赚类APP,多次提出“严正告诫”与“责令整改”,大量用户和广泛影响的网赚APP涉嫌网络传销及金融诈骗等被立案调查。

2020年“315”晚会,给了网赚类APP致命的一击,被“杀鸡儆猴”的,就是趣头条。315晚会披露了趣头条App上存在大量虚假广告,甚至涉及违法的赌博广告。

比如一款健康代用茶,号称有淡化色斑、预防乳腺增生和肿瘤等“神奇”疗效;而一款普通压片糖果的广告更显夸张,“比伟哥还好使,一粒恢复男人本色”。

特别是记者虚构了一款产品,不提供任何资质材料,竟然第二天就制作完成,效率极快;此外还曝光了业内熟知的“套户”手法,代理商将违法的赌博广告包装成“网赚”的模式,并用其它公司名称“套户”以逃过监管。

一些“边玩手机边赚钱”的广告在趣头条平台频频出现,背后却是购买彩票和非法赌博的黑色产业链,行业内甚至有“黑五类”广告不能在夜里12点以前上线的说法。

被放在聚光灯下接受关于“道德血液”的拷问,头部上市公司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本就是违法经营的小平台。

受此影响,趣头条在各大安卓手机应用商店下架,股价盘前暴跌超过20%,从此一跌不振,截止2022年1月5日,趣头条市值仅为8090万美元,与极盛时期的58亿美元相比,蒸发近98%。

至此,大部分网赚类APP消失匿迹。存活下来的少部分,也迅速转战地下,在见不得光的地方恣意生长,干着网络赌博、网络传销、金融诈骗等黑灰产违法勾当。

05

三四线及以下城市、中老年的细分市场,在过去是被互联网大厂所忽略的。

过去做他们“生意”的,不是互联网科技公司,而是各类电信诈骗、传销、视购物、假货贩子以及在赶集天骗钱的表演。

所谓的互联网下沉,各种网赚极速版的诞生,很多时候只是把这些骗人的把戏搬到了网络上。

不管是模仿趣头条资讯类的网赚模式,还是走路喝水睡觉赚钱等“新网赚流派”,或是互联网大厂的“极速版”,说到底,都是在下沉市场残杀的二手流量贩子,本质是披着“网赚模式”外衣吃差价的平台。

而对于刚接触智能手机的网民来说,很难捋清楚网赚、黑五类、流量平台、广告代理商、黑灰产之间极其细微的区别,有些人糊里糊涂就被骗了,被骗了还帮着骗子数钱。

有些人怀着用空闲时间换点小钱的心态入了局,却迷失在各种繁琐复杂的“任务”中,一边狂点广告一边在各种“签到”、“积分”、“等级”等局中局中奔波劳累,成为了大厂“拉新日活”的廉价劳动力,最后被迫沦为大厂赚钱的“工具人”。

更何况,赚了点小钱后,多巴胺的分泌会促使人的心理阈值进一步升高,人的贪欲会很自然地促使人从贪小便宜过渡到赚大钱最后到一夜暴富的转变。

传播学上有一个叫做“戈培尔效应”的核心理念:重复是一种力量,谎言重复一百次就会成为真理。

套用在网赚模式上——有些广告,你看着看着,最后连你自己都相信了。

你认为你只是为了攒积分才被迫看的广告,其实背后精准的目标客户就是你自己,你点击广告赚回来的钱,最后很有可能连本带利又被广告商收割了回去。

甚至有过之无不及,有人深陷网络赌博,有人身陷网络高利贷,有人家破人亡,有人妻离子散……

大厂只是要你的时间,而违法广告商要的却是你的命。

所谓“中国独创的商业模式”,底层却是对普通老百姓的反复收割,肆意欺诈,直到老百姓被资本“吃干抹净”,留下一地白骨;互联网大厂的“极速版”,不仅杀死了底层人民的“时间”,更“杀死”了底层人民自己。

有人说这个商业模式被大叔大妈与职业薅羊毛党玩坏了,大厂与其搞各种幌子的赚钱模式,不如直接一步到位“看广告赚钱”。可如果单纯看广告就能赚钱活下去,也注定着活的质量不怎么样,有看广告的时间,做点其他谋生的事他不行吗?

归根结底,你无法仅靠看广告就能掌握“活下去”的方法与窍门,更别提看文章刷视频实现财务自由了。

何况这还是一个局中局套中套,你“杀时间”从平台换回的微薄现金奖励,最后几乎都会被无良广告商“反杀”夺回,最后被“双杀”的,其实是你自己。

06 结语

科技巨头、互联网大厂老板,一群被吹捧为没有“原罪”的新企业家,也是嘴上谈着长期主义,心里想着短期暴利生意。

看来,不作恶,不是互联网大厂的底线,而是终极目标。

在监管出手政策出台之前,大概率资本早已榨干了趣头条身上一切可回收的价值,从这个方面来说,趣头条也仅仅是充当了资本的玩偶和道具而已。

这个独具“中国特色”的商业模式故事,目前看来,只是一次资本玩家试水并不幸翻车的小小事故而已。

而“双杀网赚模式”催生出来的“极速版”APP,只要“意外”不幸落到任何一个普通家庭成员身上,整个家庭将背起一座大山匍匐前进,直接掉入贫困潦倒的无底深渊。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有发生“意外”的概率,那“意外”一定会发生。

哪怕你的时间不值钱,可时间成本,也就是沉没成本,比时间本身更值钱。

珍爱生命,远离极速版APP。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