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1月7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显示,2021年全年,上汽集团整车批发销量达到546.4万辆,终端交付量超过581万辆,同比增长5.5%,连续16年保持国内第一。
较排名第二的汽车制造企业,上汽集团的领先优势已扩大到近20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及海外出口业务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分业务板块来看,2021年,上汽自主品牌销售285.7万辆,在总销量中占比达到52.3%,首次超过50%。其中,其中荣威和MG品牌合计销量约为80万辆。
新能源汽车同期销量达73.3万辆,同比增长128.9%,位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二。
目前,上汽集团旗下上汽大众品牌已形成由ID.4 X、ID.6 X、ID.3组成的纯电动产品阵容。新车上市以来,每月销量连创新高,目前已经逼近万辆大关。
该集团旗下上汽通用则积极引入Ultium奥特能电动车平台,首款量产车型凯迪拉克纯电中大型SUV LYRIQ已正式开启预售。
此外,上汽通用五菱所开发的GSEV全球小型纯电动汽车架构平台也为汽车行业提供了多款“现象级”产品,相关产品累计销量超过75万辆。
在欧洲、澳新等发达国家市场上,上汽集团旗下自主品牌MG和MAXUS新能源车销量超过5万辆。
在海外市场上,上汽集团全年共实现新车销售69.7万辆,同比增长78.9%,连续六年夺得国内车企榜首。其中,上汽集团新车出口量达59.8万辆,海外基地产销量则达到9.9万辆。
截至目前,上汽集团的产品和服务已进入全球70余个国家和地区,形成欧洲、澳新、美洲、中东、东盟、南亚六个“五万辆级”区域市场,其中“中国单一品牌海外销量冠军”MG品牌海外销量达到36万辆,在全球17个国家跻身单一品牌前十。
除此之外,上汽集团去年还在业务创新、技术创新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截至去年12月底,该集团旗下高端智能电动品牌智己汽车,首款产品“性能旗舰真智能轿车”智己L7完成批量下线。
此外,旨在成为“用户导向的数据驱动型科技公司”的飞凡汽车也正式得到成立,该公司预计将帮助上汽集团加速开拓中高端智能电动车市场。
在智能驾驶技术应用领域,上汽享道L4级Robotaxi在上海和苏州分别实现批量落地。同时,“5G+L4”洋山港智能重卡完成4万个标箱年度运输任务,AIV集装箱智能转运车实现商业化运营。
上汽集团旗下商用车智能驾驶科创公司友道智途也于去年成立,该公司将聚焦港口、厂区和干线物流等场景的L4级自动驾驶产品。
另一方面,该集团旗下联创电子智能转向系统(iEPS)、智能制动系统(iBS)、智能驾驶决策控制系统(iECU)、智能车载网联终端系统(iBOX)、智能轮胎安全系统(iWS)、智能控制系统(iCS)“6i”智能驾驶核心部件实现产业化落地,并在智能底盘方面加大开发力度。
在上述考察期内,上汽集团还积极推进车规级芯片国产化,目前已明确相关核心芯片的国产化策略,计划推进75款芯片完成国产化开发进入整车量产应用。
根据规划,该集团将在“十四五”期间向智能电动等创新领域,投入3000亿元,全面向高科技企业转型。
2021年,上汽集团在创新领域投资超过600亿元,近3000项专利获得授权,已形成万人级的软件人才队伍。
在电气化领域,上汽集团围绕用户“安全焦虑、充电焦虑和经济性”三大关键痛点,推进高新科技应用。目前,零热失控、高性价比、可快充、可快换、可升级的上汽新一代动力电池系统,已于近期正式投产。
未来,上汽还将全力攻关长续航能力、多能量梯度、多驱动系统的系列化“三电系统”,致力于深度开发可升级、可拓展、可快换的新一代电动车平台。
上汽集团还计划于2025年前后,正式推出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面向商业应用的固态锂电池。
针对“软件定义汽车”的目标,上汽集团在业内率先对软件开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网络安全五大中心进行全面布局。
借助目前,该集团已初步建立了数字化的软件技术体系能力基础。未来,上汽将通过全域核心软件自研,加强对SOA软件平台和中央集中式电子架构等智能汽车核心技术的自主掌控。
另一方面,上汽集团还着力对旗下初创企业进行孵化。截至目前,该集团已培育形成捷氢科技、智己汽车、飞凡汽车、零束科技、友道智途、赛可智能、联创电子等20家“科创小巨人”。
上汽集团方面称,未来将通过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并将积极借助资本市场,推进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发展。
在产业投资方面,上汽集团近年以“产业投资赋能技术创新”为指导,并首创“产投联动、上下联动、内外联动”的战略直投业务模式,聚焦新能源、智能网联等战略领域,其投资对象中不乏宁德时代、地平线、清陶科技、Momenta等明星企业。
截至目前,上汽集团一级市场投资业务资产规模已达420亿元,在国内汽车集团乃至产业集团中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