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浙江大学中古史教授孙英刚在其个人微博表示,其北大硕士同窗、美国北佛罗里达大学教授罗汉(N. Harry Rothschild)于本月10日去世。
罗汉,美国著名汉学家,北佛罗里达大学教授,与中国唐史学者交流广泛,在中国发表论文《启母之神化与武曌的政权》(收入《武则天与神都洛阳》一书)、《从西方文学来看武曌“无字碑”的含意》(载《乾陵文化》第三辑)等论文,对于武则天的研究和撰著既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又有充满趣味的探索。
在其代表作《武曌:中国唯一的女皇帝》2018年推出简体中文版之际,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曾对他进行过一次专访。旧文重刊,以表纪念。
《范冰冰和刘晓庆证明了武曌一直是中国集体想象的一部分 | 专访汉学家罗汉》
采写 | 林子人
编辑 | 朱洁树
武则天是谁?
了解中国历史的人或许知道,“则天”并不是这位女皇帝的名字,而是取自公元705年她被迫让位后使用的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则天”的意思是“以天为则”。公元705年底,“则天大圣皇帝”去世,尊号被改为“则天大圣皇后”。数十年后,其称号进一步被精简为“则天武后”。此后,武后或武则天成了历史学家对她的指称,在儒家历史学家(通常为男性)的笔下,“武则天”逐渐成了一个残酷、淫荡、非法、无情而又野心勃勃的篡位者形象。
事实真是如此吗?她是怎么成为中国第一位而且是唯一一位女皇帝的?上世纪末,这些问题引起了在美国布朗大学攻读中国史博士学位的罗汉(N. Harry Rothschild)的兴趣,他对武则天的研究持续至今,其间撰写了一系列相关论文及著作。
相比“武则天”这个附加了儒家男权贬抑意味的名称,罗汉更喜欢称她为“武曌”。在《武曌:中国唯一的女皇帝》第一章里,他告诉读者:在父权社会和政治体系下,女子的名字长期被抹掉、被忽略,而冒天下之大不韪登基称帝的武则天,则在名字这个问题上用一种最显眼、最极端的方式宣告自己的绝对权力和执政合法性——她创造了“曌”这个新汉字,将代表男性的日和代表女性的月合为一体融入其中,让世人再也无法忽略这个意志坚定、果决睿智的唐朝女子。
这个名字之所以重要,还因为它集中体现了武则天在操纵国家意识形态上的灵活身段。罗汉指出,在公元7世纪的中国,儒释道思想如三足鼎的三条腿一样支撑起了国家意识形态。作为前所未有的女性统治者,武曌充分利用这三种思想中的有利内容作为支持,从高宗的妃嫔开始一路上升,直到登上帝位。“曌”这个字,既代表着儒家传统中的世俗权威,又让人联想到有着“光明遍照”之意的“大日如来”,还体现了道教相辅相成的核心思想。武曌统治期间充满了此类令人咋舌的政治发明。“为了获得政治影响力和政治优势,她愿意引起一些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所说的‘性别麻烦’(gender trouble)——去模糊、混淆、挪用、颠覆、篡夺、曲解、再定义、重新组合及重新阐释性别角色及其背后的意义。”
于是,她成为了中国历史长河中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甚至在当今流行文化中依然拥有巨大影响力。作为一位研究武则天的资深学者,罗汉兴致盎然地阅读各国作者撰写的武则天小说,观看中国拍摄的所有讲述武则天的影视作品,包括2014年上映后引起激烈讨论的电视剧《武媚娘传奇》。“别让我谈范冰冰。我觉得自己会像《人在囧途之泰囧》中的王宝强一样,在遇到范冰冰时发呆,结结巴巴、垂涎三尺。”他开玩笑道。罗汉觉得,虽然流行文化并没有真实反映武曌的全貌,但它表明,这个自古以来一直被曲解的人物其实是中国集体想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太过喜爱这个历史人物,罗汉甚至还在左臂纹了一个“曌”字。他的北京太太有些嫉妒地问他:“为什么你要纹她的名字而不是我的?”他回答道:“她已经去世1300多年,你还吃什么醋?”
在罗汉看来,武曌的治国之术即使是在130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有其借鉴意义。与唐朝一样,当下的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连接的全球化世界。多元文化和多元民族再度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在政治层面上是否有宽容开放的格局因此变得至关重要。“武曌执掌的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普世主义全球帝国,”他说,“她真心拥抱周围广阔的、复杂的国际世界。她以一种慷慨的精神将‘大天下’的理念实践到了极致。”
武曌的一生充满了故事,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
界面文化:你是如何开始对武曌产生兴趣的,为什么会为她写这本书?
罗汉:我在哈佛大学读本科时有幸与张光直教授共事。他是一位杰出的考古学家,他的《艺术、神话与仪式》(Art, Myth and Ritual)对我开启中国史研究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我对中国古代的知名女性特别着迷,比如说周人祖先姜嫄、女性军事统帅妇好(她葬在了安阳)和文母(周文王之妻太姒)。1990年代末,我在布朗大学读博士时很想研究中国早期史,但历史系没有研究这一时期的教授能够指导我的论文,所以我只能从更晚的时期寻找研究主题,也就是唐宋时期。很自然地,我被武曌吸引住了,我当时的问题很简单:“她是怎么做到的?她是怎么成为中国第一位而且是唯一一位女皇帝的?”在过去的20年里,我一直在找寻答案。
另外,我也喜欢好故事——武曌的个人生活和政治生涯充满了故事,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我非常享受在讽刺夸张中拼凑人物的真实性格,在层层叠叠的神话与传奇中寻找人性本质的挑战。武曌毫无疑问是我遇到过的唯一一位,也是最引人瞩目的历史人物。
界面文化:无论是官史还是野史,它们对中国唯一一位女皇帝的描述不是充满夸张就是恶言恶语,这让我们很难从整体上把握武曌这个人物。你是如何把不同的叙述编织成一部令人信服的传记的?你是如何选择素材的?
罗汉:所有的历史学家都需要学习如何筛选有偏见的史料,并且意识到自己的文化偏见。作为一名历史学家,如果你看到的只是史料表面的东西,那么你什么都没看到。
教谕式的儒家官方历史叙述严厉地批判武曌,很多情况下对她做出不公正的描述。她一直被妖魔化,被称作“皇太后”、“武后”或“则天”(她其中一个头衔的一部分),几乎从来未被承认过是一位皇帝。她被指责行为残忍野蛮,虽然这种控诉的真实性可疑——闷死自己的女婴嫁祸给王皇后、杀死数个儿子、施行妖术控制高宗。我的武曌传记解构了这些传说及许多其他杜撰的故事。
儒家式的负面评断也深入大众层面,在中国文学中,武曌经常被想象成一个淫荡不羁的女人。在明代小说《如意君传》中,她被描述为一个色欲熏心、欲壑难填的荡妇,无止境地从英武的情人身上获得欢愉,将朝中政事抛到脑后。在清代文人李汝珍的小说《镜花缘》中,武曌被描述成一个由狐仙伪装的反复无常的君主,要求皇家园林中的百花在寒冬腊月开放,在被充满反叛精神的牡丹拒绝后怒火中烧。这些描写武曌的故事不过是长久以来儒家对女性掌权者任性自我的描述的大众化版本。上述故事其实并不能帮助我们了解这个历史人物,虽然它们反映了她持久的声名。
不过,即使是儒家历史学家也不得不承认武曌这位女皇帝的治国之术有可取之处。宋代的欧阳修认为:“虽逐嗣帝,改国号,然赏罚己出,不假借群臣,僭于上而治于下。”另外一个宋代历史学家司马光同样在评价中勉强承认了她的统治技巧:“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如果你的朋友在你死后赞美你,那么你很有可能做了很多好事,度过了完满的一生;如果你的敌人在你死后赞扬你,那你的成就该是多么大呀!
我不会“选择”或“拒绝”史料。几乎任何一手资料——无论批判得多么激烈、言辞多么夸张、包含了多少偏见——都可以是有用的,甚至是有价值的素材。我会试图利用离武曌所在时代和她本人最近的史料:墓志铭、诗歌、纪念碑、皇家法令布告等等。我也非常喜欢《朝野僉载》这样的非官方材料,它来自武曌时代结束后不久,收录了许多出色的故事和传说。志怪这样的资料来源也很重要,它们描述的奇迹般的事件和怪异现象吸引了我身上说书人的那一面。这些故事与传闻往往揭示了官方历史之外的更多面向。
界面文化:在关于武曌的研究上,中国学者的关注点是否和外国学者有所不同?
罗汉:在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中浸润成长起来的中国学者更倾向于用一种更深的、更有整体性的、层次更丰满的态度观察中国历史。然而,就像中国学者、记者或电影人讲述的美国故事和对美国社会的观察常常会令我震惊一样,我认为我的一些观点和立场能够为已经对武曌这样的历史人物形成既有印象的中国读者提供一个新的视野。毕竟,局外人的立场能够提供一种不一样的叙述,这是为什么我认为中西学者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够产生不可思议的协同作用,获得优秀的研究成果。
在她去世1300多年后的今天,她仍然是个名人
界面文化:武曌一生的戏剧性令她在中国成为一个非常受欢迎的影视作品题材,最近由范冰冰主演的《武媚娘传奇》就引发了非常热烈的讨论。你是否认为流行文化在曲解这个历史人物呢?
罗汉:我看了《武媚娘传奇》和《武则天秘史》,这两部剧都很有趣,都没有被历史现实主义束缚住。事情也本该如此。武曌也出现在了电影《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这部电影很好地捕捉到了那个时代的国际主义和武曌对佛教的热切资助。女星刘晓庆还在1990年代出演过电视剧版武则天。目前,有传闻说《权力的游戏》导演克里斯托弗·纽曼(Christopher Newman)正在执导一部关于武则天的长篇电视剧。可见,在她去世1300多年后的今天,她仍然是个名人!
不仅是在中国——几年前,一位英国导演联系我,我们在2015年一起制作了一部关于武曌的纪录片。近年来还出现了三四部关于武曌的小说,其中一些有着耸人听闻的标题,比如说《武氏:在密谋、引诱和谋杀中成为权力主宰的中国女皇》(Wu: The Chinese Empress Who Schemed, Seduced and Murdered Her Way to Become a Living God)。中国的作家与学者也试图用夺人眼球的标题来卖书,比如说雷家骥的《武则天:狐媚偏能惑主》。
在明代的《如意君传》中,武曌的一位情人有着尺寸惊人的阳具,勃起时甚至能撑起一斗粟。在这部小说之前,对武曌的“误解”和错误描述就已经有很多了,这是推广书籍销售的一种好方法。在大众的想象中,她常被描述成一个夸张的漫画式人物,一个专横跋扈的人、一个纵欲的悍妇。这种耸人听闻的形象能够吸引大众。在400年后成为美国资本主义定理之一前,明代的情色小说贩子就知道“性能来钱”。
界面文化:武曌在死后遭遇了诸多诋毁,我们也看到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在那之后逐渐下降。你是否认为武曌的帝王之路从长远来看对女性权益起到了反作用?
罗汉:毫无疑问,在武曌不同寻常的统治,以及由韦皇后、上官婉儿、太平公主和安乐公主主导的唐室复兴之后,有一股强烈的父权儒家主义反弹力量。尽管初唐是个相对开放的时期,然而我们并没有在7世纪晚期的中国看到女性游行和反性骚扰运动。因此用当代的标准去评价她是一种罔顾时代的荒谬之举。
7世纪晚期的中国女皇帝武曌也许对当代性别学者的种种术语一无所知,但她非常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处的混乱时代赋予她的模糊地带、发挥空间、机会和可能性。她不仅成了一位女皇帝,为了获得政治影响力和政治优势,她愿意引起一些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所说的“性别麻烦”(gender trouble)——去模糊、混淆、挪用、颠覆、篡夺、曲解、再定义、重新组合及重新阐释性别角色及其背后的意义。
最终,武曌获得了她晚年孜孜以求的永生。时至今日,她依然是一个偶像、灵感来源、批判的避雷针和夸张过头的漫画形象……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全世界,她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女性象征。她的存在高于生命本身,她比唐朝300年和她的周朝中所有其他人物都更有标识性。她的名声及历史重要性毫无疑问要高于她的第一位丈夫唐太宗,高于撩人的杨贵妃,高于杜甫或歌咏明月的灵魂诗人李白,高于恶贯满盈的粟特反叛者安禄山。
武曌是时代的“最佳选择”,她甚至改变了语言本身的样貌
界面文化:是什么令武曌成为统治这样一个人口众多、意识形态多元的帝国的“最佳选择”?
罗汉:最佳选择……也许吧。也许她只是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了合适的地点。也许她的上升之路只是一个历史的机缘巧合。公元7世纪见证了前现代东亚地区女性地位的巅峰,我所说的不仅仅只是武曌。儒家学说的绝对统治力陷入低潮,武曌供奉并积极资助的佛教正在接近其在中国的巅峰时刻。和儒家文化相比,对女性限制更少的草原文化正在消解性别限制。丝绸之路带来了新鲜的观点、商品和影响力。武曌所在的时代,女性统治者数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比如说在日本、新罗、林邑和位于西部边陲的女儿国。
所以到底是时代塑造了领导者还是领导者塑造了时代?武曌是一个“最佳选择”,是因为她拥有中亚人与汉人混血后裔的身份;在佛教影响力抵达巅峰的时候虔信佛教;在一个社会动荡的时代拥有新兴商人而非世家门阀的家庭出身(她的父亲是一位商人)。但就像我在传记里所写的,“武曌如果没有冷酷无情的心性、坚定不移的野心、无与伦比的政治才干、机智过人的头脑和异常渊博的知识,这些历史的偶然性就将毫无意义”。我认为武曌具有罕见的领导特质和异于常人的领会“宏大图景”的技巧,这得益于她登基前近30年的政治经验,这令她能够在社会、文化和政治动荡中游刃有余。
界面文化:武曌的治国之术非常强调对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巧妙操控。为什么它们那么重要?它们在她的皇帝之路上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罗汉:我的第二本书《武曌和她的天女、女神灵和王朝母亲万神殿》(Wu Zhao and Her Pantheon of Devis, Divinities, and Dynastic Mothers)中详细讨论了这个问题,并着重关注了她是如何在这三种思想中寻找支持女性掌权的论点的。
7世纪实现了这三种意识形态的平衡状态,这三种学说就像三足鼎的三条腿,鼎本身则象征着国家合法性。儒家思想是中国的社会和道德中心力量;佛教则在武曌生活的中国提供了来世救赎和一个色彩缤纷的万神殿,融入了日常生活之中;她的婆家李氏家族自称是老子的后代。因此,在初唐时期,道教在国家最高意识形态层面是佛教的有力竞争者。
为了获得执政合法性的支持,武曌必须利用这三种意识形态。“北门学士”是她的私人儒家思想专家团,这些文笔高超的修辞学家聪明地利用经典学说、传统礼仪和名称帮助她名正言顺地获得帝位,也正是这些传统因为她的性别而反对她称帝。她将自己打造成道教传说中的西王母,这或许是道教神殿中最高贵的神祗,在她衰老之时,她又委托道家炼丹术士炮制长寿神药。出生在一个对佛教无比虔诚的家庭里,她还是佛教的积极信奉者和资助者。武曌年轻时曾出家为尼,在她成为皇太后、准备登基和成为皇帝的期间,许多佛教僧侣作为她的政治宣传者将她打造为菩萨乃至转轮王——一个举世闻名的佛教君王。在不同的时间里,她倚赖三足鼎的各条腿获取支持。在她的统治后期,她组织编撰了《三教珠英》,这本书有1300个章节,这不仅是一种知识的收集拼凑,也象征着她拥有这三种思想的集中智慧。
界面文化:作为一名女性统治者,她在获得执政合法性方面要做出哪些额外的努力?武曌改变了国家机构的名称、修订了新的历法,还发明了一系列新字,为什么她如此强调原创精神,这又是如何帮助到她的统治的?
罗汉:武曌敏锐地意识到了她的统治遭遇到广泛抗拒,因此她身段灵活地规避掉了许多批评。在冷酷无情的果敢精神和令人惊诧的智慧下,她对自己反常的统治进行自圆其说,在各个方面寻找合法性。在种种创造性活动中,她展示了传统不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种更加不可捉摸的、能够被重新定义的流动性存在。她利用了中国文化中的神秘、象征及语言概念来获得权威。为了获取支持,她提拔了许多当时最杰出的文学和美学大师。她的疯狂和任性之下另有文章:她通过一种“受操控的不可预知性”(controlled unpredictability)手法来统治国家。在她付诸实践的种种变化中,她本人始终是国家运行的核心,整个国家以她为中心旋转。
为了和前朝有所区别,每一个王朝都会改变宫廷的颜色、名称、仪式、历法等等。这是象征性重建很重要的一部分。鉴于武曌的性别,她所做的事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她将这种重建提升到了一个另外一个层次,充满了令人惊诧的创意和原创精神。新字、年号的频繁更迭和新历法只是一个开始。那些新字非常美妙——只要一眼就能辨认出它们来自她的时代。我无法想象一个统治者会改变字母表,有如此的胆识和权力在Z之后加上第27个和第28个字母!改变语言本身的样貌!武曌将变革推向了另一个层面。她推动的改变频繁得令人目眩——提拔或罢免官员、提升武氏族人的地位、改变年号、修订仪式礼仪、为某一吉兆的发现举办庆祝活动、树立起高大的纪念建筑等等。
武曌也是一位杰出的艺人,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马戏团的头目,每一个重大仪式、庆典的司仪,她知道如何举办一场盛典。她的佛教明堂直抵苍穹——它们真的是当时全球最高的建筑。天枢这样的纪念物——一根上置四龙立捧火珠的发光铜柱——伫立在神都洛阳的洛河之滨。旋转的舞者用身体扭出汉字的形状,高唱她的赞歌。佛教庆典上,铜制佛像从五色丝绸帐篷下的地底升起。目睹这样的盛况令人下巴掉落、眼睛大张。人们能够感受到惊奇和敬畏。
她执掌的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普世主义全球帝国
界面文化:武曌是否给中国留下了什么长久的政治或文化遗产?
罗汉:武曌留下了持久的文化遗产。范冰冰的长篇电视剧证明了她一直是中国集体想象和精神面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尽管在电视剧中她的形象被卡通化、大众化了。
所以,范冰冰和刘晓庆当然会扮演武曌。武曌是一个名人,一个品牌,她被编织进了中国文化与社会之中。在中国的改革开放时代,国内旅游业蓬勃发展,武曌这样的历史名人对游客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四川北部的广元是武曌小时候生活的地方,那里的街道、超市和餐厅都以她的名字命名,还有一种当地的烈酒被命名为“武媚娘”,这是唐太宗给少女武曌取的绰号。为了纪念她,广元在每年9月1日举办女儿节,由全女性参与的凤舟大赛取代龙舟大赛。1980年代晚期,为刺激旅游业的发展,一座13层高的“凤凰塔”竣工落成,至今仍俯视着这座山城。贵州出产一款高端酒“武则天”。西安的大唐芙蓉园中有一座望春阁,三楼展示了武曌以皇帝身份被女性官员围绕的立体模型。
不仅在中国如此,武曌也是个全球现象,她的影响力走出了国门。在国际上,中国唯一的女皇帝引起了学术界之外越来越多人的兴趣。在2010年发布的电脑策略游戏《文明5》中,武曌是一个重要的角色。鉴于她越来越受欢迎,Shan Sa、Nigel Cawthorne和Jonathan Clements都以武曌不可思议的称帝之路为主题发表了小说。当然,Shan Sa的小说是最棒的。
界面文化:我们可以看到,武曌实际上是一位成功的统治者,有效地统治了一个多文化多民族的帝国。我们可以从她的统治中学到什么呢?
罗汉:就像她的第一任丈夫唐太宗一样,武曌执掌的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普世主义全球帝国。海路和陆路丝绸之路将中国和更广阔的外部世界连接在了一起。朝鲜、日本、中亚、印度、东南亚、波斯和阿拉伯使团竞相朝贡。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多元文化和多元民族王国:许多人(无论是汉人还是胡人)及各种各样的信仰在她的统治下共存。中国被强大的草原帝国包围——高句丽(在她还是皇后之时)、突厥、契丹……尽管她遭遇了许多打击,在军事上她从未退缩。她真心拥抱周围广阔的、复杂的国际世界。她以一种慷慨的精神将“大天下”的理念实践到了极致。
我认为,21世纪的中国已经从武曌和唐朝的开放精神中获得了灵感。就和唐朝(以及武曌的周朝)一样,21世纪——这个新千年、这个我们身处其间的网络时代——是一个高度联结的全球化世界。来自全球各地的商品和人口进入中国(我的女儿在牛津大学就读期间撰写了一篇关于非洲学生在金华和小商品之城义乌创业的毕业论文),中国的商品也充斥着全球各地的商店货架,我所在的大学还有一座孔子学院!闭关锁国的时代早已结束,我们从未像现在这样因贸易和思想交流而相互联结。
在她的统治结束后的很短一段时间里,唐朝的进步速度变慢,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国内,并从唐玄宗时代开始成为了一个“小天下”帝国(李隆基是一位被大大过誉的皇帝)。而在安禄山之乱之后,唐朝迅速陷入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