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乐街关注一切令人开心愉悦的事情。但开心也是分不同层次的,但凡一件事儿让人内心平静地开出一朵花来,就实属难得;花儿绚烂还能不时引发思考,已经不简单了;思考过后还能打开一扇扇门,这就神奇了。奇葩说,就有这个魅力。估计马东、高晓松、牟頔在策划第一季的时候,没敢想过它竟能火成这样。
面对美好,我们是从不吝惜溢美之词的,因为美好太TM稀缺了,就像活在雾霾世界里那仅有的几口新鲜空气。当然,面对猥琐和卑鄙,我们用用最恶毒的语言攻击它,这就是自媒体的好处。赫赫。
我几乎全时段360°体位向身边朋友推荐奇葩说,在微博里、在贴吧里、在爱奇艺评论里、在地铁里、在旅游的路上、在年夜饭的饭桌上、在参与比稿的办公室里、在说服客户的电话里,像一个狂热的有点过分的粉丝。其实有一点点炫耀的成分,我以一个高龄粉丝的身份却不需要90后陪同也能观的人,多么与时俱进呀。但更多的时候,我觉得它真的有用,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观一个网络综艺节目,能解决你什么问题?先从说话讲起:
困惑一:说话还用学?我们生来就呀
我们1岁开始说话,然后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我们补习乐高、拼音、乐器等等素质教育,为了入学我们开始各类应试教育补习:外语、学奥数但活到大学毕业,我们几乎没有被教过怎么说话,怎么说好话。奇葩说点醒了我们。在第一季片头,我最喜欢蔡康永那句旁白:思想就是武器,能说就是火力。道尽了语言的魅力和杀伤力。马东在这个“严肃的辩论节目”里表示:人说话,特别是在关键时间和关键场合说对话,甚至说出带有“扭矩”的话,翻转当下局势,这一点至关重要。
现实生活中,我们只要还有口气,就会说话。朋友相约火锅,可你喜欢中餐,你要怎么劝?恋人还在犹豫,你想快速锁定胜局,婚该怎么求?客户心仪对手,你最后一通电话想翻盘,这话该怎么讲?说话从不单纯是语言本身,在N多大公司都宣称自己是“夜总会”的大时代,会议室里那个最能说的人,更容易成为职场胜者,加官进爵,那怕在你心理他就是人渣;那个总是有口难言的,最后真的就只能在一边哭了。
说话就是生产力。会说话,说对话,说出有扭矩的话,这是人生在世的一场修炼。
奇葩说,抛开虚伪假面,淋漓尽致地展现说话的火力与扭矩。比如,生活中我们很难猜到说话对象的感受,因为成熟不就意味着喜怒不形于色么。奇葩说采用了一个实时变化的红蓝血条,代表现场观众对正反方观点的认可度,可以随时改变立场,所以选手说话火力的强弱,直观的体现出来了。这是一个检验说话能力的试金石。所以,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奇葩说怎么能错过呢?
困惑二:怎么才能说好话?
说话总要有目的,这个目的在节目里就叫辩题。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它够多元化,它有民意基础,它不是善与恶PK,因为这没什么可讨论的,是善与善、恶与恶的争鸣。拿到一个辩题,先别急着看选手发言,暂停一下视频,想想自己支持哪个观点,自己的支撑点是什么?然后播放验证。接着再想想反方观点该怎么表达?然后播放验证。相信我,一集下来,你脑容量就爆了。你最大的收获,就是怀疑自己是不是有点缺心眼儿。但是,恭喜你,你自觉了。从一开始醍醐灌顶知道说话的重要,到了明白自己说话的不足,你已经向对的方向前进了。
用CPU来比喻多元化的思考好了,大多数时候我们只用到1核,甚至完全不必开启CPU,只考经验和本能说话;在理性分析的时候,才开始启动双核,极少数脑力强大的高手会用三核CPU来思考,而奇葩说的每一道辩题,都在用6核或者8核的CPU在思辨和表达。你就像发现一个美丽新世界一样,明白把“多元化”当做一个动词附体在任何一个普通事物上,会产生多少新奇的意义。它不仅仅体现在,面对一个观点可以从360°的侧面来阐述,还告诉你,你可以采取仰视、平视、俯视不同的姿态来解读。比如,3位导师的观点就往往是俯视的姿态,跳出辩论外来参与辩论,选手更喜欢选择不同侧面来攻击对方。
有了多元化观察角度和观点,恭喜你离会说话又进了一步,但这远远没完。你还要梳理你的表达。
要知道,无论奇葩说,还是现实生活,有理都不在声高,甚至胜败都不在有理。因为除了梦话外,讲话都是有对象的,听众对观点的接受通道、接受习惯、接受难易度千差万别,所以对牛弹琴,错的不在牛,而在你。我们要学会,用一种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表达观点。这和我们有没有观点,观点是否站得住脚,同等重要的好吧!
选择喜欢的选手,选择你擅长的表达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调查论证派(董婧)?情感共鸣派(范湉湉)?理性分析派(胡建彪)?极致推导派(黄执中)?戏谑搞笑派(李林)?深入浅出派(马薇薇)?选择像他们一样认真准备一份口语化的辩词,然后和他们一起经历唇枪舌战,喜怒哀乐,心变得强大,成长就在这里。
好吧,在一个IP众多,以制造头部内容取胜的现象级节目里,能说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今天先从说话开始,反正遥望的时间还长,以后接着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