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漫画家柴门文在株式会社小学馆旗下《Big Comic Spirits》杂志上开始连载自己新创作的一部青春漫画,名为《东京爱情故事》。
三年后,日本富士电视台购买了漫画的同名电视剧改编版权,并进行制作播映。永山耕三和本间欧彦联合执导了这部作品,铃木保奈美、织田裕二分别担任了男女主角。这部剧集在随后风靡全日本,成为了足以载入电视史册的经典作品。
1995年,中国的上海电视台和上海电影译制片厂将其引进推向中国荧屏,《东爱》的影响力也随之遍及东亚。
当时的中国观众已经可以在电视上观看本国制作的《渴望》、《北京人在纽约》等剧,但纯爱偶像剧对中国观众仍然是一个陌生的观念——直到1998年,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偶像剧集《将爱情进行到底》才在中央电视台露面。
面对纯真善良的赤名莉香、初到大城市不知所措的永尾完治,中国观众在陌生的东京白领文化面前并未表现出难以消化,反而轻易地被剧情所俘获。莉香成为一代中国青年人眼中的梦中情人,她和完治之间有始无终的纯爱故事更是不断被人唏嘘。中国的观众头一回发现,原来并不是所有的男女主角都会在一起,原来即使是不完满的爱情也可以拍得如此迷人。
但许多自认为被《东爱》影响了恋爱观的中国观众并不清楚,相比电视剧中的赤名莉香,原著漫画的故事则要让人让人伤感得多。柴门文所塑造的莉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角色,相反,这个个性外露的女主角在爱情观上展示了难以驯服的个人中心主义,她真心诚意投入每一段感情,同时也一遍又一遍背叛自己的男友。试想若是电视剧中同样呈现这样一个难以琢磨的赤名莉香,我们无法想象当年的观众究竟会如何对待这部电视剧。
改变这一切可能的是时年24岁的编剧坂元裕二。
坂元习惯一动不动地直视前方,眼神带有日本人特有的明亮,极易分辨。他从小就是个对电影着迷的家伙,希望从事和电影相关的工作,但具体能做什么,很长一段时间坂元没有特别的见解。19岁时,在很偶然的情况下,坂元参加了富士电视台举办的一个剧本比赛,一下子成为了首届富士青年编剧大赏的得主。在他后一年,另一位名叫野岛伸司的25岁青年成为了第二届得主。
当《东京爱情故事》的改编任务放在坂元眼前时,他正在元气淋漓的创作年纪,为一部爱情剧铺写情节对于他来说不是难事,但面对一个略带灰暗爱情观的漫画故事,坂元感受到了踌躇。
“柴门文女士的恋爱经历比我丰富,她对于爱情始终有种悲观的态度。但那时的我对爱情还有憧憬,所以我把我自己对爱情的这份憧憬写进了剧本。”多年后,坂元裕二如此解释自己重构赤名莉香这一人物的动机。
围绕着故事主角,坂元展开了手术刀式的角色改造。莉香的角色不仅仅完全出自坂元的想象,扮演者铃木保奈美的形象气质同样给了他很大启发。有时甚至在开拍前一小时,坂元仍然就突然决定改写剧本中的桥段。在一次次修改中,原本对待爱情暧昧不明、略有放荡嫌疑的赤名莉香最终变成了日剧史上令人最为印象深刻的纯爱角色之一。
出色完成《东京爱情故事》的坂元裕二,从此成为富士电视台的御用编剧。他并不知道这部剧集在一水之隔的中国所造成的经久不息的轰动。直到2016年6月,坂元裕二头一次来到中国,参加上海电视节的论坛活动,与他同行的是富士电视台执行董事大多亮。
当中国记者提起《东京爱情故事》曾经对中国青年人的爱情观造成巨大影响时,一板一眼的坂元带着难以置信的语气问道:“请你告诉我他们究竟受到了什么样的影响?”
坂元裕二来上海的原因是富士电视台与上海SMG旗下尚世影业达成的一项协议合作,将在未来合作推出名为“纯爱三部曲”的系列电视剧。这些电视剧均改编自富士电视台出品的经典日剧,包括《约会~恋爱究竟是什么》、《求婚大作战》和《最完美的离婚》,最后一部正是坂元编剧的作品。
在介绍合作项目的发布会上,曾与坂元裕二合作制作《东京爱情故事》的大多亮坦率提出,以往的中日合拍剧,合作双方往往会在拍摄主导权上表现暧昧,总而影响最终的剧集质量。但在富士电视台与尚世影业的合作中,日方毫无疑问会作为项目协助者,从而是中方获取主导权。
这也意味着,作为富士电视台的金牌编剧,坂元裕二不必在接下来的日剧本土化工作中付出太多精力。上海之行更多意味着高强度剧本创作间歇的一次休息。当现场记者问到坂元目前的工作状态和接下来的创作计划时,他轻松作答:“目前我还在休假期内,暂时没有工作。但接下来我会投入一部2017年上映的喜剧,总之会很精彩。”
这个回应传达出坂元创作多元化的一面——他总是试图不停变换自己的创作风格。
上一次剧烈的风格转变发生在2010年,坂元为日本放送协会(NHK)和日本电视台(NTV)分别创作了两部热播剧集《国税检察官》和《母亲》,随后的《即使如此也要生存下去》、《最完美的离婚》更是技惊四座。要知道,此前的坂元尽管在收视率上斩获颇丰,但他涉猎的题材从《西游记》到《我的野蛮女友》,无疑限制了自己发挥原创才能的空间。
以往一直为电视台收视率而服务的坂元裕二似乎有意识要将自己对于亲情、原谅等永恒话题的看法逐一通过细腻的对话和故事展示出来。从那时起,人们眼中的坂元裕二在风格上更加显山露水。这种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第一个原因是自己年纪变大了。”坂元对于解答这个问题颇有经验,“第二个原因,是因为那时候我感受到,在日本电视剧的地位其实是下降了,要想继续吸引观众的话,只能改变创作方法。因此我尽量减少创作那些特别离奇的故事,转向探讨比较真实的人生。”
人们时常抱怨坂元裕二作品有时过于催泪,使人又爱又恨。对此坂元本人一清二楚,他如此回应观众:“我知道自己的作品经常被人说成沉重,但我今后想写更沉重的作品,更能让大家反思的作品。因为我喜欢沉重。”
以下是全部采访内容
首先请问坂元裕二先生,《东京爱情故事》是很多中国观众开始关注日剧的开始,许多人的感情观受到了影响,您对此有没有了解?
坂元裕二:我是最近才知道原来中国的观众有那么多人都看了《东爱》,并且那么喜欢《东爱》。不过,我想知道中国观众的恋爱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因为从《东京爱情故事》到后来的《最完美的离婚》,大家看到爱情好像从比较理想化的状态走向了现实主义。你的创作态度是否也有一个从梦想回到现实、甚至走向灰暗的转变?
坂元裕二:其实《东爱》也不是一个美好的结局,最后两个人也是分开的,我在写剧的时候不会那么注重结果,我刚刚在论坛的时候也提过了,就像《最完美的离婚》一样,为什么最完美,主要是两个人有沟通,这个结果是最重要的,《东爱》并不是理想的爱情。
我们注意到从2010年开始,您的个人创作风格对观众来说突然变得非常强烈,能讲一讲这种变化发生的原因吗?
坂元裕二:第一个原因是自己年龄变大了,第二个原因,是因为那时候我感受到,在日本电视剧的地位其实是下降了,要想继续吸引观众的话,只能改变创作方法。因此我尽量减少创作那些特别离奇的故事,转向探讨比较真实的人生。
这和电视台有关系吗?
坂元裕二:电视台内部会出一个提案,但是具体怎么做,是我这边告诉电视台,如果我想把它写成这样,不论是为哪家电视台创作,最终他们会以我的意见为中心的。
韩流对日本的电视剧行业有没有产生影响,对你个人呢?
坂元裕二:我不看韩剧,但是韩国电影我会看,可能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影响。
这种影响会表现在题材选择上吗?
坂元裕二:不会,反而是人物设定方面,我会吸取一些韩国影视剧好的地方。
你会去迎合年轻一代的口味吗?
坂元裕二:我是觉得过于迎合那些年轻观众的话,反而会引起他们的反感,所以我在创作的时候,自己的喜好跟观众的喜好是各一半的。
你自认为自己最好的作品是什么?是《东爱》吗?
坂元裕二:其实都很喜欢,但是有一部《尽管如此,也要活下去》是我最喜欢的。我19岁时获奖出道,然后一直以来写作当中最大的乐趣就是构思剧中对话,我觉得那部剧的台词是自己写得最好的,对我来说是最有纪念意义的。
《东爱》诞生到现在已经25年了,这25年间你觉得日本的爱情题材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有什么发展?
坂元裕二:以前比较多的是纯爱剧,但现在因为一些社会问题,比如不结婚之类的,日剧关注的点开始变成要努力去结婚,类似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多。
不少观众对你19岁成名前的经历很感兴趣,你是怎么喜欢上编剧工作的?
坂元裕二:我从小喜欢看电影,想做电影相关的工作,但也没想过究竟能干什么,有一次参加了富士台的一个比赛,就出道了。
在中国有很多作家开始转行投身剧本创作,因为资本非常青睐现在的影视剧产业。坂元先生会对他们提出哪些忠告呢?
坂元裕二:我不是很清楚中国电视剧产业的现状,但在日本,编剧和作家不会分得那么清楚,作家创作剧本是非常适合的。
最后一个问题,你的作品其实爱情、社会方面涉猎的挺广泛,喜剧也拍得都很好,接下来你有没有想要挑战的创作领域?
坂元裕二:我知道自己的作品经常被人说有点沉重,但是我以后想写更沉重的作品。更能让大家反思的作品。很多精彩的美剧也很沉重,我喜欢美剧,我也喜欢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