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意见|《门锁》:导演一思考,观众就发笑?

求求了,扬言加入类型元素之前,请先把故事讲通。

《门锁》剧照

本文包含剧透,请谨慎观看。

带着讨论独居女性安全话题的热度,《门锁》上映四天就拿下了1.4亿票房。然而,与票房成绩背道而驰的,是影片不断下坠的口碑。

《门锁》豆瓣开分仅5.5,而后持续下降到目前的5.0。就评论区来看,为《门锁》打出5星的短评大多偏重于演员的表现,或是表达对女性安全这一社会议题的关注,而非电影本身的质量。

不可否认,作为一部揉合了现实主义元素的惊悚片,《门锁》有相对不错的开场。电影以一位独居女性的遇害开篇,试图将观众引入危机感。此后镜头转到本片女主角方卉,通过层层展开的日常生活,顺利引出图谋不轨的几位嫌疑人。而纸巾、牙刷等细节的呈现,也能看出剧本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从揭示凶手身份开始,从角色到剧情,从人物设定到剧情,电影中的逻辑开始全面崩盘。

主角方卉。《门锁》剧照

先说人设。首先需要强调,“行为逻辑”并不指向“高智商”,而是指人物行为符合角色设定,前后不产生矛盾。而单以凶手暴露这段剧情来看,《门锁》中从主角到配角的人物设定,没有一个能符合电影前期塑造的形象。

首先引人皱眉的,是女主角方卉飘忽不定的智商。几分钟前,她还心存疑窦但未轻举妄动,避开凶手视线给警察发送定位,至少证明她已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几分钟后,发现了凶手的她立刻性情大变,不仅忘记警察存在、忘记自己可以呼救,还非常专注地、费尽心力地往人烟稀少的货梯处逃跑,最后毫无反抗地坐上了凶手的副驾驶。

变态凶手同样未能逃脱人设崩塌的厄运。开篇毫不犹豫抛下“爱情”、对猎物痛下杀手,可见其残暴和自我;方卉拿着凶手关键证据出现、依然能面不改色心不变与其商讨,可见其冷静与沉着;犯案数日仍未被发现一丝踪迹,可见其聪明与缜密……以上种种线索无疑是在暗示,影片想要勾画出一个心态缜密的高智商斯文败类。

难以想象的是,在发现凶手的小高潮戏中,斯文败类的变态人设会彻底转换为陷入“情网”的大憨憨:明知女主已经掌握“凶手=Jeffery”,凶手仍然毫不避讳地叫来服务员结账;在服务员脱口而出“Jeffery”的时候,凶手惊慌失措地看向女主——显然,“不小心暴露了身份”才是对这一表情的合理解读。

更让人迷惑的是《门锁》剧情的明显割裂。

在揭示了凶手身份之后,《门锁》从惊悚悬疑陡然转换成了动作大片,从街头巷尾的追逐戏到凶手据点的枪战戏一应俱全。而这里的桥段衔接也极为生硬。前期单挑三个壮汉的保安小吴不知为何败于从未展现武力值的凶手。凶手还毫无理由地将小吴转移到其他地点,仿佛就是为了偶遇追查线索的警察。

最后几分钟,当凶手终于落网,独居安全问题的数据字幕也铺满了银幕,《门锁》最终在科教纪录片的风格中结束,不说是强行点题,至少也要说一句与前面的风格大相径庭。

在斯文败类与恋爱憨憨之间反复横跳的凶手。图片来源:《门锁》剧照

针对逻辑崩塌、观感割裂的质疑,《门锁》的导演别克也在采访中做出了回应。这也是他的第一部长片。

逻辑崩塌,是囿于时长无法展现所有细节。例如方卉专门往无人处跑,是因为电影删减了她往大门处跑被凶手抓住的镜头,“我们能把这个故事写出来,难道我们连这点东西都想不到吗?”

观感割裂,是为了让凶手是谁的悬念被揭开后,剧情不高开低走。别克也认为,故事续写不能靠写实风格,只能靠戏剧冲突去“干”。他也曾透露,他接到《门锁》时已经有了一版剧本,自己的编剧罗兆粦又改了一版,“后半部分完全是不一样的”。

再翻看导演的其他采访,导演毫不掩饰他对类型片的偏爱。他曾经表示,现在“纯类型的好内容还不够多”、很多悬疑片“个人文艺气息太重”,“我觉得类型片终究还是类型片,你的呈现得先达到类型片的标准,再去表达你内在的那些东西。”

综合导演的阐释不难发现,从悬疑、惊悚到犯罪、动作、枪战,《门锁》的确堆积了大量类型片元素。再回想《门锁》的观感,就会感觉上述每个明显不合逻辑的情节之后,似乎都在为引入“类型片元素”服务:

如果在发现凶手时,方卉不能及时将智商从高位调整至洼地,那么警察的到来将直接让故事结束,无法引出后续的动作戏;

如果凶手不能突然地自曝身份,那么影片势必要花更长时间对凶手如何暴露进行叙述,这样平淡的戏剧冲突并不符合创作者期待;

如果保安小吴没有像麻袋一样被拖到指定地点,那么凶手就无法“偶遇”警察,无法引出之后的追逐戏。

后期沦为麻袋被拖来拖去的保安小吴。图片来源:《门锁》剧照

然而,好片不等于类型元素的无效堆砌。

难以推测,在《门锁》创作过程中,是先有要加入类型片元素的想法,还是先有了故事情节。诚然,应用类型片元素来和观众产生更好的连接,绝对不是一件坏事。但类型片元素本身是技巧与方法,“工具”若是凌驾于故事之上,或许也是一种本末倒置。

为了电影时长牺牲故事的可信度,为了戏剧冲突牺故事的牲连贯性,这样的作品反馈到观众层面,就会因为逻辑缺失,造成观众对电影故事和角色本身的不相信。更直白点说,就是观众容易出戏,抱臂站在旁观者的角度高高挂起,难以与影片中的角色产生共情。

还记得中介在方卉房间安装摄像头却被反杀一段,影片采用了极为常规的惊悚片镜头:中介发现空调机内异常,疑惑之际镜头一转,他背后缓缓站起了一个蒙面黑衣人凶手。可以想象,此处影片的本意是吓人。

然而,至少在笔者的观影场,场内观众并未随着剧情屏住呼吸,反而爆发出一阵哄笑。

令人难以置信的电影打出“现实主义”的旗号,真的能如导演所愿,让观众关注到独居女性安全的社会议题吗?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