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进北扩”后,青岛北部迎来顶级医养项目群

这意味着青岛市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即将竣工交付,青岛北岸新城医养健康资源水平将整体提升。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实施,青岛将发展健康产业作为5大任务之一,成为激发医养健康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因此,从国家到地方都在积极布局和扶持医养健康产业的发展。

在“健康青岛”战略大背景下,青岛不断加大医养健康项目的匹配,目前已有康复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市康复中心、青岛市民健康中心、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青岛眼科医院红岛扩建工程四个医疗项目同时施工,建成后将全面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

其中,备受关注的青岛市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也迎来新进展。日前,青岛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剩余工程招标公告发布公示,本次建设内容主要为残疾人康复中心剩余工程。

这意味着青岛市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即将竣工交付,青岛北岸新城医养健康资源水平将整体提升。

投资约7亿元,

青岛北部再添顶级医养项目

早在2016年,青岛市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就由青岛城投红岛康复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项目位于青岛高新区双高路以南、经二路以北,总投资7.3亿元,占地6.7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康复医疗楼、综合楼及聋儿语训部等。

据此前公开报道,该项目总投资约7亿元人民币,预计每天接诊量可达到2400人次。

康复中心建成后,总规模将达到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住院床位数800张,听障儿童康复设施总建筑面积超6000平方米,达到三级聋儿康复机构标准,在软硬件设施方面均领先全国同类城市。

今年11月2日,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再次发布招标公告,本次建设内容主要为残疾人康复中心剩余工程,由原暂估价部分、概算调整增加部分及原概算中其他未招标部分共同组成。

项目总建筑面积近10万㎡,总投资额约8.47亿元 ,建设单位为青岛市残疾人联合会。

伴随此次招标公示,预示着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距离建成使用的日子,越来越近。

青岛空间版图“西进北扩”

带来的医养新机遇

青岛要加快推进“健康青岛”建设,必须全力推动医养健康产业发展。

随着青岛空间发展版图的“西进北扩”,北部医养健康产业迎来全新机遇期。

短短几年间,一批医养配套项目已经布局城阳区。

目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一期已投入运营,二期计划投入15亿元,打造辐射华东地区、东北亚地区的区域医疗中心。

位于白云山的国科大附属医院,是国科大在全国范围内鉴赏力的第一个附属医院,预计2021年底建成运营。

在青岛高新区,作为全市最大的综合性医疗中心——青岛市民健康中心,规划面积约600亩,整合了多个医疗机构,以综合医院为中心,兼顾发展多个专科医院。

此前,该项目已经有青岛市康复中心、青岛眼科医院和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三家医养机构启动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青岛市民健康中心的路牌已经标注为“青岛医院”,或许已经印证了其青岛顶级医养配套的“身份”,接下来,青岛市民健康中心还将引入更多优质配套资源。

此外,青岛市民健康中心周边的康复大学也在紧锣密鼓的建设。

项目建成后,将和青岛市民健康中心形成协同作用,共同打造青岛医养健康行业新高地。

除了康复大学正在稳步推进建设外,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青岛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项目正在抓紧施工,青岛眼科医院红岛扩建工程已经开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眼科学院年内启动,青岛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计划2023年投入使用。

位于棘洪滩的青岛妇女儿童医院城阳院区将在年底投入使用,实现大专科小综合的综合服务。

全国知名的重量级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在河套街道已经完成了选址,目前正在进行相关手续对接,计划2022年投入使用。

届时,北岸新城将进一步提升医养健康服务能力,对产业的辐射带动效应也将凸显。

厚植医养健康产业,

青岛如何“出圈”?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实施,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医养健康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据统计,目前青岛拥有康复中心8个,医养结合机构147个。截止到2020年,全市医疗健康产业增加值达到1200亿元,年均增长18%左右。

预计到2030年,青岛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4%左右,实现医养健康领域关键技术、重大产品的创新突破,建成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医养健康产业体系,成为国内医养健康产业发展的领先城市、国际知名的高端医疗服务中心、独具特色的健康管理和养生休闲服务中心。

同时,医养健康产业作为新旧动能转化十强产业之一,山东省正大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并明确提出到2022年将青岛打造成为医养健康产业千亿级城市的发展目标。

虽然青岛的医养健康产业尚处在起步阶段,但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医疗保险事业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激发医养健康市场需求。

一方面,可以实施一批创新工程,形成青岛医养健康产业自主创新和产业竞争新优势;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大力实施医养健康产业精准招商行动。

另一方面,可以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企业和高层次人才;依托国家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造一批高端产业园区。

遵循特色小镇集约化发展方式,建设医养健康特色小镇,打造以医疗、养生、养情、养心、休闲功能一体化的集聚区。

围绕医养健康产业工程、项目、企业、人才、园区、小镇等关键要素,做强做大医养健康产业。

 

来源:凤凰网青岛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