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了解下李泽厚?

愿以此文,追忆先生。

来源 | 印客美学
撰文 | 小印

据多方综合报道,著名学者李泽厚先生于11月2日早7时在美国逝世。

作为20世纪80年代“美学热”的领军人物,他被誉为“青年导师”。

其著作《美的历程》更是众多读者的美学启蒙读物。

斯人已逝,只有文章以缅怀。

01 李泽厚独特的人生底色?

2021年11月2日晨,李泽厚先生于美国科罗拉多逝世。

连日来的夜色浓重,不见星光,或许预示了此时巨人的陨落。

纵观李泽厚一生,说他孤独,大约是恰当的。

他自己也讲:“我这辈子都在孤独中度过,不孤独的时候是少数。”

他一辈子跟书本打交道,从不过生日,平时也沉默寡言,散步也总是喜欢一人,不爱太太陪着。

虽然如此,却也爱与友人们饮酒,自称酒鬼。有一回与学生一同外出喝酒,喝得醉了,两人一路彼此搀扶着才回了家。

via:生活三联周刊

又爱激烈运动,一次回国,70岁高龄还让学生预约蹦极,最后被堵了回来。

而从少年求学到考取北京大学哲学系,贫困似乎一直是这个青年人的主题词。

从不买硬壳笔记本、有时甚至不买牙膏,用盐代替,攒下几元钱,就寄给家人。

他那时还患上肺结核,少了社交活动,就多了很多阅读和写作的时间。

via:生活三联周刊

他徜徉于北大读书馆丰富的馆藏,独住在昏暗的阁楼中,白天也要开灯才能读书写作,《康有为、谭嗣同思想研究》一书的初稿,基本都是在那时完成的。

他在这一时期也成长为“异类”,讨厌陈腐枯燥的说教,爱好广泛阅读,当时极度保守的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也没能困住他。他读斯诺、读马克思,因此被学校拉进了黑名单。

他曾借马克思之言曾与同期毕业的同学:“不是血淋淋的斗争,就是死亡。”

青年的热血,毕生尽付于哲思。

大学毕业后,李泽厚分配进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写文章总是不按照领导的要求来,还因此被开了几次批斗会。

50年代中期后,李泽厚的经济状况好转许多,他陆续发表了许多学术文章,在《历史研究》上发表一篇关于孙中山的文章,稿费加起来就有1000元。而那时,社科院的工资一月才60多元钱。

不爱名牌衬衫,不要名牌手表,依旧不修边幅,却买了一台电动唱片机。这台唱片机在当时是普通人好几个月的工资,可谓是一件奢侈玩物。

即便是被开除公职,下放到山东农村时,每次回北京,也有剩余稿费支撑着,去高级餐馆吃了好几顿肥肉。

他曾说:“我值得骄傲的一点是我太太一生没有为钱烦恼过。”只这一句,也算得上情话天花板了。

80年代改革开放后,学术研究、艺术创作等领域逐渐有了更多发展,李泽厚以辛辣锋利、观点鲜明的文章,迅速成为青年人的指南。

1992年,李泽厚赴美教书,也逐渐淡出了中国知识界。

他曾希望“静悄悄地活着,也准备静悄悄地死掉。”

但他的名字业已为中国美学史上一座绕不开的丰碑,因他而起的这一场美学辩论的风云,会永远激荡着年轻学人的思想。

02 李泽厚在思想界是什么地位?

说李泽厚是一名专家学者,倒不如说他是“思想家”来得更加准确。

如果你曾仔细了解过他的著作,你会发现他的领域涉及极为广泛。

哲学、美学、社会、历史、政治、艺术……都是他研究的范围。

他拥有的财富不是“知识”,而是“智慧”;他从事的工作也不是“治学”,而是“思考”。他甚至没有什么“专业”。

而最为被大众所熟知的,一定是《美的历程》。

现在的年轻人或许不清楚,在80年代,李泽厚绝对是大学生研究生眼中的“网红”。

有出版社言,在当时,李泽厚的著作,就如武侠小说一般畅销。

他的文章对于青年人,似乎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

在当时,“兼具历史意识、哲理深度、艺术敏感,还颇有美文气质”(骆玉明《近二十年文化热点人物述评》)的著作,对于渴慕着新思想的年轻人来说,是一次思想的撞击。

而李泽厚本人也因此备受追捧。

据李泽厚先生的前同事回忆,只要他出现在哲学所,办公室便水泄不通,挤满全国各地拜访他的人。他1985年到华东师大讲学时,换了三次场地,才容纳下前来听学的观众。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诺顿理论和批评选集》作为全世界各地大学最流行、最重要的批评理论教材之一,一直被视为理论和批评的“黄金标准”。

该评选集的第二版中,增加了四位非西方学者,其中一位就是李泽厚,该评选集的美学种类下仅有13位学者,包括休谟、黑格尔等著名哲学家,而李泽厚是唯一一位入选的非西方现当代哲学家。

而在另一方面,李泽厚更为重要的地方在于对中国美学的深刻影响。

“美学”的概念自20世纪上半叶传入中国以来,关于“中国美学”现代意义上的探讨,便开始了。

但是中国早期的现代美学家一般都只通过翻译西方美学经典来架构中国美学,因而形成的并非“中国美学”,而是“西方美学在中国”。

而李泽厚提出的实践美学则以康德、马克思以及中国传统思想为基础,构建起了自己的哲学与美学体系。

李泽厚以“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观点来解释美的本质。

随后,李泽厚又将研究重心放在了美的客观社会性的根基——“自然的人化”上。即:自然和人关系已经有所改变,自然不再作为人类的仇敌,而是在实践改造的基础上,以其感性吸引人,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

我们不再惧怕、仇视自然,而开始欣赏自然之美。

而在这一过程中,人也在经历着“自然化”,即人类的心理本身,也在回归自然。

而随着美学发展的多元化,实践美学的发展也开始变得分化和复杂。许多持实践美学观点的学者对美的基本问题开始产生不同的理解。也出现了很多独立的主张。

美学作为20世纪的第二次现代性思想启蒙运动中具有强烈人文性质的学科,引起了社会空前的关注,青年人也迫切地需要崭新的观点为指引。

因此,这些关于美学的崭新论述使得李泽厚成为20世纪80年代这场“美学热”的领军人物。其在“美学热”中收获的巨大影响力延绵至今,被誉为“青年导师”。

我们虽然在人类文明的不断层累中走走停停,却永远不会停止对美学的探讨。

李泽厚不会是美学思辨的尽头,但是由他书写的那些美学往事,将会是为来者点亮的一盏灯,不为照亮前路,只为看清脚下。

李泽厚年轻时的小楷

“静悄悄地活着,也准备静悄悄地死掉。”

但是先生的离世带给我们的绝不会是静悄悄,他的一生是充满思想的,也是充满美的。

愿以此文,追忆先生。

参考文献:

[1]马群林.人生小纪——与李泽厚的虚拟对话[M].南京大学出版社,2021-12.

[2]三联生活周刊,《学者李泽厚》,2021-11-03.

[3]江飞.李泽厚后期实践美学的理论价值、文化意义与美学史地位[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17,44(01):51-59+160.

[4]贾晋华.走进世界的李泽厚[J].读书,2010(11):121-125.

[5]徐碧辉.中国实践美学60年:发展与超越——以李泽厚为例[J].社会科学辑刊,2009(05):24-31.

[6] 姚文放.新中国的三次“美学热”[J].学习与探索,2009(06):179-181.

 

来源:印客美学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