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常芳菲
编辑:方舟
凭借电影《夏洛特烦恼》收获接近2亿元收入、估值飙到50亿元之后,开心麻花(835099)打算将“先舞台剧后大电影”的模式继续发扬光大。这一回,玩得更大:5月27日,开心麻花宣布将和腾讯影业合作,基于总点击量已经超百亿的惊悚动漫《我叫白小飞》(又名“尸兄”),共同出品同名舞台剧,还将合作开发同名网剧及大电影。
《我叫白小飞》脱胎于腾讯动漫签约作家七度鱼的同名漫画,讲述了一个遭变异僵尸攻击而沦陷的城市中,幸存者白小飞带领团队,与尸王血战的惊悚故事。这部漫画自2011年连载,2013年改编成动漫。每周四在腾讯动漫平台准时更新的《我叫白小飞》,上线仅7集,点击量就超过一亿。截止目前,总点击量超过百亿。
开心麻花改编的同名舞台剧将在7月15日在上海的上戏剧院首演,参与者包括2014《中国喜剧星》冠军黄才伦等一批参与了舞台剧《李茶的姑妈》的演员。舞台剧巡演完成后,同名网剧及大电影将同时在年内开机。
开心麻花的战略很明显:将发轫于《夏洛特烦恼》的“先舞台剧后大电影”的模式继续发扬光大。
《夏洛特烦恼》是去年国庆档“黑马”,在缺乏一线明星加持,同时正面遭遇徐峥新片《港囧》的不利情况下,最终狂揽14.4亿票房,为开心麻花在2015年带来将近2亿元进账,超过其2014年全年1.5亿的营收。《夏洛特烦恼》的成功,也直接帮助开心麻花在2015年底成功登陆新三板。
不仅如此,开心麻花作为版权拥有方,后续的衍生品销售以及海外发行业务也带来了不菲的收入。2016年一季度报告显示,开心麻花延续了去年高增长势头,营收达到6045万,净利润为1751万,两项指标均同比增长21%。
对开心麻花来说,舞台剧到大电影,成为了一个正向循环的商业模式:通过演员培训和签约等制度保证舞台剧的标准化生产,直接带来收入,为未来的电影积累粉丝基础和剧本原型,同时电影的成功,又继续为舞台剧带去新的观众。
2015年在北上广深、南京、济南等各个城市批量化演出的超过1000场舞台剧,为其带来3.8亿元营收和1.3亿净利润。这些频繁的舞台剧演出,让开心麻花有机会通过大电影进行新一轮“收割”,成为了《夏洛特烦恼》异军突起的关键力量。
开心麻花CEO刘洪涛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通过舞台剧演出积累的粉丝数据库已经有150多万,每场演出都有工作人员招揽观众办理会员,把观众的联系方式记下,下次有新剧推出,就挨个打电话邀请观众们来看。
对这种模式的看好,或许正是资本市场追捧开心麻花的原因。按照今年年初的定增价格,开心麻花的估值已经超过50亿元。
目前,开心麻花手中稳攥24部舞台剧的原创版权。对开心麻花来说,如果这一次的《我叫白小飞》能够复制《夏洛特烦恼》的成功,或许,投资者们真要认真考虑下开心麻花的早期投资人郑培敏此前的预测:未来三年内,电影将成为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并有可能成为与华谊、光线这种市值400亿左右的大公司比肩的影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