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首次说明了并购重组监管政策的最新五大方向:优质并购重组申请豁免,直接上并购重组审核会;规定借壳上市与IPO‘等同’审查;引入优先股和定向可转债、支持财务顾问提供并购融资、支持并购基金发展;强化信息披露”等政策被明确在内。
尽管市场已对并购重组监管趋严有了预期,但监管层至今并未公开发布并购重组政策调整变化的任何情况。
近段时间以来,坊间不断有并购重组监管趋严的消息传出,而这次保代培训,是监管层首次将并购重组监管转型方向以书面形式传达出来。
核心要点
1.借壳上市趋严,明确规定借壳上市与IPO“等同”审查。
2.并购重组完成后,实际控制人或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提高的,所持老股也承诺锁定12个月。
3.支持财务顾问提供并购融资。
4.监管层正研究并购重组支付创新方式,引入优先股和定向可转债等。
5.优质并购重组申请豁免,直接上并购重组审核会。
五大方向
第一,强化信息披露,弱化实质审核。并购交易的审核理念逐渐由过去对作价、交易的实质性判断向放松管制转变,尤其是对于经过交易各方充分博弈后的产业整合而言,其核心监管理念是信息披露,通过完善公司的博弈机制,发挥中小股东在过程中的参与权,保证定价和交易过程中的程序正义。
第二,流程简化、分道审批,审批效率提升。对于涉及多项许可的并购重组申请,实行“一站式”审批,即“对外一次受理,内部协作分工,归口一次上会、核准一个批文”;并购重组审批将实施分道制,即“优质并购重组申请豁免,直接上并购重组审核会,进一步缩减审核周期。”
第三,支持并购重组创新,完善机制安排。监管层正研究并购重组支付方式创新,引入优先股和定向可转债等;完善市场化定价机制,增加定价的弹性,拓宽融资渠道,支持财务顾问提供并购融资,支持并购基金发展,改善并购融资环境。
第四,分类审核,借壳上市趋严,已明确规定借壳上市与IPO“等同”审查。
第五,提高并购重组审核透明度。自2012年10月15日起,证监会对外公开并购重组申请基本信息及审核进度,并每周更新;其后公开并购重组委审核意见,并完善上述表格,增加接收材料时间,反馈回复的时间,加强流程控制。
并购重组政策调整的积极意义在于:推动市场发展、提高市场化水平、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并购绩效、强化公司治理、鼓励市场创新。
监管思路在变化
一是不搞“一刀切”,细化分类管理;
二是鼓励并购重组,但通过强化估值透明化控制注水风险;
三是实质转变监管重点,以信息披露为目标、以维护中小投资者权益为原则;
四是通过转变监管重点,有收有放地进行制度建设,减少人为因素,防止股市大幅度波动。
新主席上任后,监管政策确实有所转变,第一突出制度完善,第二喜欢分类管理,第三以信披为中心,第四以保护投资者利益、打击资本市场犯罪为目标。
老股锁定期延长,防套利?
参与配套融资的实际控制人或控股股东,并购重组实施完成后的持股比例提高的,在原有的定增新股需要锁定36个月规定之外,所持老股也承诺锁定12个月。
这次明确了配套融资老股锁定一年,并且只有在完成并购重组后持股比例提高后,实际控制人或控股股东所持老股才需要承诺锁定12个月。
要求参与定增的实际控制人或控股股东,一旦新增股份数量,即便因定增而摊薄持股比例,在原有的定增新股需要锁定36个月规定之外,所持老股也承诺锁定12个月。
1. 未来大股东要并购那些真正有成长性有发展前景的标的,而不是去并购那些概念好的标的,这也等于延后了大股东的套利时间。
2. 再融资肯定是在收紧。
3. 借壳上市更难,更谨慎了,不使市场上公司的质量因借壳而下降。
4. 市场更规范,投资者利益更能得到保护。
据证监会核准口径,2016年第一季度A股新增106起 并购重组项目,2015年A股新增408起并购重组项目,制造业、TMT、批发零售、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并购最为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