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CPE源峰董和孟:新技术路线之争对投资人提出挑战,智能汽车产业链的国产替代机会巨大|REAL大会

董和孟认为,智能汽车行业从分散走向集中将会是必然趋势,随着越来越多强手的加入,竞争的门槛和强度会不断提升,人才、资本、供应链资源等持续集中,不具备持续竞争力的车企会退出市场,我们会看到市场格局的持续演变。

图源:界面新闻

记者|程璐

在2021年界面新闻主办的REAL科技大会上,CPE源峰执行总经理董和孟表达了对国产智能汽车品牌及消费电子厂商跨界造车的看好。

“在电动车领域,预期未来国内将有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会留给国产品牌。”董和孟在圆桌对话中如是说。董和孟长期专注国内汽车和新能源产业的投资机遇,在智能电动汽车和新能源领域有持续性投资。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不断演变,汽车产业正在发生颠覆性变化和飞速发展,智能汽车产业链上也出现了不少中国品牌,已经站上世界舞台。

董和孟在会后采访中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以前汽车从整车到供应链都是以海外为主,随着供应链的国产替代化,国内供应链有敏捷反应、成本控制、自主可控等几大优势,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趋势推升出动力电池、功率器件、汽车半导体、智能驾驶和座舱等市场空间足够大的领域,新机遇不断涌现,预计每个领域最终会出现两到三家中国的领先企业。

在圆桌对话环节,各位嘉宾展望未来领先的智能汽车品牌,董和孟认为Apple、特斯拉、华为会是市场领先者,自主品牌和新势力造车也有足够的机遇获得市场成功。

当前,除了华为,包括小米、OPPO、vivo在内的手机厂商纷纷也释放了加入造车市场的“信号”, 董和孟认为,电动和智能汽车实际给了过去没有造过车的企业,一个进入汽车行业的机会,“蔚小理”已经将市场模型跑通了,只要具备技术、资本、人力和组织能力,可以做出被市场认可的产品,不断迭代和提升能力,有足够广阔的市场空间。

另一方面,智能手机市场已经触摸到了增长瓶颈,消费电子厂商下一步想到的必然是汽车。在看待手机厂商造车的优势上,董和孟表示,在软件和智能硬件方面,手机厂商都有很好的基础;另外,过去手机厂商所积累的供应链,未来很有可能跨界成为汽车供应链中的重要部分;以及过去的消费者品牌认知、企业组织能力等层面,都有利于消费电子厂商跨界造车。

汽车产业发展正在进入全新的发展周期,新的技术路线之争也纷繁复杂,对于相关产业领域的投资人来说,是否也会存在一些投资上的困惑?

董和孟在采访中表示,技术路线的多变,确实对投资人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例如前几年磷酸铁锂电池一度被看空,在近些年包括特斯拉在内的车企采用之后,市场给出了真正的正确答案。“我相信对于投资人来说,也看到了不应当固执己见,要对市场保持敬畏心。也正是因为巨大的不确定性,更能考验出投资人的判断和把握能力。”董和孟表示。

未来,董和孟认为,智能汽车行业从分散走向集中将会是必然趋势,随着越来越多强手的加入,竞争的门槛和强度会不断提升,人才、资本、供应链资源等持续集中,不具备持续竞争力的车企会退出市场,我们会看到市场格局的持续演变。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