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深圳湾1号4000万豪宅 中介吃差价?中原出面澄清
刚刚,中原地产发布声明,回应了10月10日“深圳市民质疑四千多万元购房被中介吃差价250万”的有关内容,并对其中提及中原地产涉及吃差价问题进行回复。
中原表示,公司高度重视,并对此事进行了调查核实,调查结果情况如下:

· 事件回顾:
10月12日,有媒体报道称,深圳湾1号一买家成交一套4150万元的房源,质疑实际成交价3900万元,其中250万元被中介“吃差价”。
一位网友在某平台回应自己是事件当事人,并讲述了事件过程,网友首先讲述了整个买房过程:
2020年12月8日,买家联系中介,表达买房意愿。
2020年12月9日买家看房,并且看中深圳湾一号一房源,中介报价5000万元;
2021年1月23日,经过讨价还价,与买家签订4150万元成交,当天支付500万元定金,并于1月25日补充定金300万元。
1月26日,尾款3350万进行了银行资金监管。
2月5日,支付中介佣金33.2万元。
2月9日,办理了交房手续。
成交后,买家发现一些问题,卖家给某中介及某代理公司,转账共计250万元:
1、后来经知情人士提醒,该房源原本挂牌价3800万元,并不是5000万元,买家质疑中介恶意抬价。
2、多次联系卖家后,得知实情:2021年1月25日卖家转账“某某某”125万,2021年2月10日,卖家再次转账给同一人和某代理公司(该公司法人为收账人姐姐),三笔共计250万元。
3、买家在买房过程中,并不了解该公司存在,买家表示该公司某中介员工开的公司,专门用来吃差价,在附近几个小区已成潜规则。
4、之后买家发现,原成交中介在完成订单后就离职了,换另一中介机构任职。随后买家进行了投诉。
·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
买家通过其买房的中介机构工作人员回应称,除合法佣金以外并未收取夏女士任何费用,而价格会根据市场情况等因素进行浮动,中介人员只提供沟通、协调等作用,被要求退还佣金的诉求并不成立,望客户进行理解。
广东大匠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刘小前认为,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中介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不得请求支付报酬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中介方收取了佣金差价,夏女士不仅可以要求中介退还佣金,并且可以要求中介承担夏女士所遭受的损失。刘小前表示,夏女士在中介拒绝退还佣金的情况下,可通过充分举证后,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02.新进展,深圳外环高速二期主线全线贯通,预计年底通车!
据“深圳交通”消息,深圳外环高速最新进展来了!二期工程坑梓东互通顺利贯通,成功跨越深汕西高速。这是继9月18日金沙互通主线桥贯通后,取得的又一突破性胜利!
标志着外环高速深圳段二期工程主线全线贯通,为项目实现年底主线建成通车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外环高速
深圳外环高速是广东省“十二纵八横两环十六射”高速公路骨架网的一条加密线。
项目起于广深沿江高速公路,路线自西向东经宝安区、光明区、龙华区、东莞市、龙岗区、坪山区、大鹏新区,规划终点接坪西快速路。
路线全长约94km,其中深圳段77km、东莞段17km。
其中,深圳外环高速公路深圳段二期工程起点接一期工程龙岗段终点(惠盐高速),经坪地、坑梓,终点接丹梓大道。
03.第二批集中土拍再“爆冷” ,年内186块宗地撤拍、流拍
据“中国经济网”报道,10月11日,北京、杭州相继发布公告称,延期或终止部分土地出让。其中,北京共26宗土地延期,杭州17宗土地终止。
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潘浩表示,受楼市调控深化等因素影响,新房市场正处于高位回调阶段,叠加多方面监管,房企亦面临较大的现金流压力,故而在土地市场方面,房企的参与动作相较以往会更加谨慎。
事实上,重点城市第二批集中土拍的“冷”,可以说早有预期。
自今年8月份自然资源部闭门会议传出的“土地规则有新变化”消息后,包括长沙、深圳、天津、青岛、上海、沈阳等十余城市已先后暂停或终止了第二批集中土拍。
后续重新挂牌后,规则方面均有明显调整。其中,禁止房企多“马甲”参与抢地,土地成交溢价率设限,严格把控房企资金来源等成为重点内容,多城土拍热度也由此开始下行。
据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10月12日,第二批集中土拍中,已完成土地出让的15个重点城市共撤拍121宗地块、流拍65宗。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截至目前,重点城市第二批集中供地已累计成交597宗地块,累计出让金额4969.5亿元,溢价率平均仅为5%,且大部分城市的集中供地地块多为底价成交。
界面楼谈 扫描二维码,一起买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