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众神车不再一枝独秀,它在市场中份额逐渐的被其它厂商分食,当然,这也怪大众自己不争气,先后出现了各种“门”。我们回归到正题,翻看2、3、4月份的轿车销量排行榜,会发现速腾又进入了前五名,从消失到回归,它的人生路线还挺波折的。
速腾是2006年引入国内的,并在很短的时间内累计销量达到了130万,成为中国A+级轿车的市场标杆。大众先后为它匹配了1.6L、2.0L、1.8T和1.4T动力,可以说丰富的动力让不同需求的用户都能享受到乐趣。
每次说到大众的外观,其实老黄我一开始是拒绝的,如今大众套娃技术玩的是炉火纯青,很难说它有什么特点,往往厂家只是通过修改一些细节,来获取关注度,速腾也不例外。新款的速腾(2016款25周年纪念版本)前脸与之前的速腾GLI倒是有几分相似。
除此之外还有光源上的细节差异,如前面的点阵是LED日间行车灯、尾部的LED行车灯带和以前在顶配速腾也看不见的氙气大灯等都出现在了这台车上,可以看作是一种不小的进步。
内饰也是老黄拒绝描述的地方,原来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不过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新速腾并不是大众万能平台MQB的产物,使用的还是PQ35平台,虽然它的方向盘样式、内饰材质的搭配等,有不少MQB上的产品,只能说仅仅是样子而已。
1.4TSI发动机是大众多年来的核心引擎,在紧凑级的家轿中及SUV车型都充当着重要角色,只不过2016款25周年版本的速腾的引擎并不是高功率版本,而是那个有着最大131马力,225牛·米的低功率版本,稍微有那么一点不厚道,不过也没办法,因为平台不一样啊,好在它使用了新的EA211全铝引擎,算是作为弥补。
早期圆灯的老款速腾(2006年代的车型)是独立悬挂,垂直换代之后,就变为了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挂,虽然引来骂声不断,但并没有影响它的销量,直到出现“断轴门”事件及“打补丁”事件。
其实也要感谢一下大众,让我们懂得了悬挂的结构及构造特性。虽然新款速腾换回了独立式结构(多连杆独立悬架),但在行驶质感方面并没什么大的提升,可能有人会问它的操控怎么样,其实速腾定位是家用车,悬挂是有弹性的,弯中或者高速变线时侧倾大,支撑力仍然不够。
无论是独立的还是非独立的,厂家在调校上都一视同仁,以舒适性为主,路面上琐碎的震动都能很好的化解,一改往日大众车偏硬的性格。说白了换回独立悬挂绝大部分是心理作用。
从销量不难看出,速腾还是紧凑级别的标杆车型,最起码消费者还是愿意给它机会的,即便朗逸取代它当了几回销量冠军,但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从购买推荐来说,刚刚推出了25周年就很不错,不仅有“25”字符标识,同时配置与顶配车相差无几,性价比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