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这些数字,见证110年前一场巨变

这些数字,见证110年前一场巨变。

【海报】这些数字,见证110年前一场巨变

110年前,革命志士以“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发动了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由此爆发。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这些数字,见证这场巨变。

【海报】这些数字,见证110年前一场巨变

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孙中山被推选为总理。1905年至1907年间,有资料可查的同盟会会员有379人。同盟会不仅为辛亥革命做了组织准备和干部准备,也为其做了舆论准备和武装斗争准备。

【海报】这些数字,见证110年前一场巨变

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首次将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归结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辛亥革命,就是以三民主义为其指导思想的革命。

【海报】这些数字,见证110年前一场巨变

自1906年萍浏醴起义开始,到武昌起义爆发,由同盟会或其他革命团体领导组织的较大规模的反清起义有十多次,均以失败告终。

【海报】这些数字,见证110年前一场巨变

文学社和共进会是辛亥革命前形成的两个规模较大、组织性较强的湖北革命团体,它们是武昌首义的组织者。至1911年7月,文学社社员已有5000多人,占到当时湖北新军的三分之一。武昌起义前夕,共进会会员在军队中有1500人左右。

【海报】这些数字,见证110年前一场巨变

在武昌起义前一天,设立在汉口、武昌的起义机关相继被破坏,起义机密被泄露,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3位首义志士为清廷政府所抓捕。10月10日清晨,3位志士被残忍杀害。

【海报】这些数字,见证110年前一场巨变

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经过一夜激战,革命军拿下了象征着清政府统治权威的湖广总督署,占领了武昌城。据后人推算,10月10日夜至11日晨,革命军与清军激战,双方各拥兵力四五千人。

【海报】这些数字,见证110年前一场巨变

武昌起义爆发后不到两个月,全国有14省宣布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次年2月12日,清帝溥仪退位,宣告封建帝制走向终结。从1911年10月10日开始计算,这一过程仅用126天。

【海报】这些数字,见证110年前一场巨变

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被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强行冲开国门、备受欺凌、丧权辱国的71年灾难史。

【海报】这些数字,见证110年前一场巨变

辛亥革命战争推翻了2000多年之久的皇帝制度和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来源:光明网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