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一童
当二次元火起来后,动漫配音行业也开始发展起来。
“2014年的时候我们发现社团性质的工作室一直处在弱势地位,特别是在和一些大平台合作的时候,我们甚至连发票都开不出来,要去现攒,很尴尬。”北斗企鹅成员Slayerboom这样告诉《三声》。
尽管早在2012年就成立了工作室,并迅速通过《十万个冷笑话》等作品在圈内获得了不错的影响力,但是直到2014年,北斗企鹅才真正成立公司,开始对业务进行更加规范和制度化的管理。
“成立公司之前,都是社团性质,对艺人没有什么限制,有活了就现攒一个团队,有点作坊性质。”北斗企鹅成员Slayerboom说。而这样作坊性质的棚主制,至今仍然是配音行业的主流。
和八十年代体制内的译制片演员不同,现在的配音演员大多以个体为单位,没有固定的组织。传统的影视制作常常把配音作为后期的一部分外包给后期公司制作,再由这些后期公司找到具体的棚主,演员和棚主之间往往是以人际关系搭建联系的,同时任何影视公司都能绕过棚主找到演员个人。Slayerboom坦言,作坊性质下,混乱的管理和孤立的个人关系都不利于行业的发展,“每个团队都是临时组成的,我们成立公司,姜sir他们把光合积木做起来,都是希望更加稳定。”
这样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的行业秩序影响到的不仅仅是制作。由于国内现在少有专业的配音培训机构,技艺的传承大多是通过师徒制度完成的。新人进入行业后,常常要经历不短时间的蹲棚,才能配上一两个小角色,而这些可能还是没有收入的。“这样行业会越做越小,我们去年和被窝声次元合作声优魂大赛,优秀者我们会有一些内部的培训,也会多给一些项目机会。”Slayerboom介绍他们现在还没有大范围的扩招计划,但会通过一些内部培训不断提高旗下配音演员的专业能力。
不同于中国,借助于发达的ACG产业,日本的配音行业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商业管理体系,其能够不断向行业输送大量优秀声优人才的原因就在于一套系统的培训机制。“我们去日本考察,大型的声优事务所都会有自己的声优培养计划,很多就像全日制学校一样,教育的内容也不只是配音,还有语文、体育很多内容。我们希望北斗企鹅以后能成为这样的一个平台,为行业不断输送人才。”
1 配音演员≠声优,我们拥有更多的创作空间
“我们会更愿意叫自己声优,叫自己声音演员,而不是单纯的配音演员。”北斗企鹅现在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动画游戏领域,Slayerboom认为和传统的影视剧配音相比,他们拥有更多的创作空间。影视剧配音要求配音演员尽量少的留有个人痕迹,而去贴合已经拍摄完成的画面,包括演员的口型、情感甚至是声音,特别是在给明星配音的时候,对方会要求配音演员尽量模仿演员本人的声音。
“片方会给我们一些初级的物料,大部分时候是一些分镜稿、线稿,有的导演的分镜稿特别简单,常常就是火柴人,然后告诉你这里有人跳起来劈了对方一刀,我们要根据当时的情境和情感去配音。片方会根据配音的结果去完善画面,甚至有些时候,会因为我们的声音对原设定进行二次修改。”Slayerboom说这是他们作为一个配音演员最快乐的时候,你可以完全地去创作,这是赋予角色灵魂的过程,而不是单纯地作为产业链的一部分在工作。甚至在译制片的翻译上,他们也会去更多地尝试语言的本土化创作。
抱着这样的创作心态,在2014年,他们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广播剧《怒放》。不同于他们在网络动画中惯有的跳脱风格,《怒放》以文革为题材,是一部严肃沉重的正剧。作为编剧的Slayerboom告诉《三声》,2012年《十万个冷笑话》火了之后,许多类似的动画找了过来,还有很多人把北斗企鹅的风格就定位成“十冷”风格。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一部作品向大家展现更多的创造力和可能性,“我们有开放的视野,有无限的可能性,也更加的多元化。”
2 借助二次元文化的兴起,推广声优艺人经济
对于传统配音行业而言,仅仅借助内容制作,收益是很有限的,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公司。为《甄嬛传》等多部影视作品配音的季冠霖就曾经表示过自己的工资也不过稍高于普通白领。对于很多新人而言,就更加有限了,所以在行业内兼职成了再正常不过的事情,Slayerboom本人也是在去年年底才辞掉了出版社编辑的工作,开始全职从事配音工作。“对于公司其实也一样,仅靠制作,公司死不了,但是也不会做得太好。毕竟对于现在的中国市场而言,动画游戏的数量虽然在增加,但也是有限的,同时我们还有很多优秀的竞争对手,蛋糕只有那么大,分到嘴里的就更少了。”
其实这种情况即使在配音行业已经发展完备的日本也十分常见,尽管每一季都有四五十部新番问世,但成熟的体系也意味着更多的从业人员。仅依靠配音获得的收入始终是有限的,艺人和事务所更多的收入来自于其他衍生活动。成功的声优艺人除了配音外会从事影视表演,发行专辑,举办线下握手会等等,其影响力完全不输于传统的影视明星。“在中国你在大街上看到的广告牌上更多的都是演艺明星,但是在日本,你把花泽香菜放在大街上一点都不违和。”
而ACG行业在中国的兴起,正在给声优文化在中国的推广带来可能。“像《云中歌》、《琅琊榜》这种电视剧的话,演员是它的核心,配音演员只是配声音的人,永远在幕后。但是像我们现在录《十万个冷笑话》,我们可以配合《十万个冷笑话》宣传,因为配音演员是它的核心。”北斗企鹅希望这些处于行业后端的配音演员能更多地走到台前,将声优艺人这样一个概念慢慢推广开来。
“就和日本一样,我们的艺人不但会配音,他们还会唱歌会跳舞,可以演舞台剧,发展线下的粉丝会握手会。这是国内没有的,并且很多二次元艺人都在做,比如在B站活跃的很多舞见和歌姬,我们希望趁着互联网日本文化输入中国这个时间档把这个事情做起来,去和更多的媒体合作,打造中国的声优艺人,像最近我们就有意让山新去更多地接触传统媒体。”
Slayerboom表示他们会先尝试从一些适合声优的线下活动做起,比如之前他们举办过哈姆雷特的朗读会,之后会有一些其他类型的线下演出。“我们去日本观摩过《黑子的篮球》舞台剧,作为声优参演的小野贤章几乎没有动作戏,整部剧的布景也比较简单,但是很好地突出了他的台词功底,粉丝也非常买账。”
相比日本,中国现在的前端市场并不发达,大部分行业人员依旧集中在影视剧配音领域,而动画游戏的数量有限,还不足以为声优艺人支撑足够的曝光率。Slayerboom表示在前端不够发达的情况下,他们会尝试着自己做一些前端的事情,比如录制声音CD,制作广播剧等等,去辅助线下活动。
“ACG行业发展很快,我们常说现在是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谁都能出来做东西。但是大浪淘沙之后留下的才是真正的好东西,这些都是在为以后打基础。配音行业也是这样,不会再差了,只会越来越好。我们也希望大家多给这个行业一些信心,多给母语一些信心。毕竟母语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好听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