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厦门,那座还未被世俗攻陷的城池

目前,厦门已经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商品油画生产基地之一,油画从业人员最保守的数字也在万人之上。厦门已经是一座名符其实的“艺术之城”。

作者:张琦

最近厦门总是下雨。小雨的时候,缠缠绵绵,柔情蜜意,一如想象中的闽南新娘;雨大的时候,又疯狂恣肆,写意泼墨,仿佛北欧油画大师蒙克的作品《尖叫》,让人震撼之余又无法理喻。这样的厦门,是一个适合写诗的季节。

(海天背景中的厦门)

天涯孤旅之偶遇

我来自中原的一个小城,在厦门已独自飘零了两年。半生的寻寻觅觅,突然感觉厦门就是我梦中的诗和远方。我这个孤独而又疲惫的旅人,像一叶安静池塘里的浮萍,无意间被洪水放逐大海。随波逐流顾影自怜的时候,我遇见了两个文艺女青年,陈春燕和刘宇琛。在这个似乎纸醉金迷的时代,如此曲高和寡、对艺术孜孜以求的奇葩真的是不多见了。

陈春燕来自莆田,一年前采访画家郑有森时认识了她。这是一位上进好学的姑娘,她对油画的偏爱几乎到了痴狂的程度。为了追求绘画艺术,在厦门她四处拜师学艺。陈春燕把自己的日常生活降到最低标准,先是在海沧油画村附近租了一间陋室,后来听说有个金山小区房租较低,她又辗转搬到金山小区。这世道,几乎所有的年轻女孩都在“女为悦己者容”,而陈春燕则用绘画艺术为自己的青春涂上一层靓丽的油彩……

来自漳州的刘宇琛是个有艺术范儿的智慧女子。据说之前她一门心思搞她的艺术设计或时尚服饰图案设计,这样的工作一般与绘画界高手来往甚多,近朱则赤,刘宇琛鱼与熊掌都想兼得,最终她以一个艺术设计师的身份杀入绘画艺术界。“看山不是山”一直是刘宇琛的口头禅,这就使得她的油画作品不但有种独特的图案美,而且看上去更有某种高深的哲理或神秘的玄学架构蕴藏其中。她的作品大多摄人魂魄,让人敬畏,给人启迪。

(在艺术天地苦苦求索的画家陈春燕)

共同的爱好和艺术追求让陈春燕和刘宇琛惺惺相惜且心有灵犀。她们特立独行,穿梭在寂寥的艺术丛林里而乐此不疲。通过她俩的引荐,我知道了厦门有个林后艺术公社,有个叫林中飞的传奇人物正带领着一帮有艺术梦想的年轻人在充满了丙烯味的古堡里不断寻找着通往象牙塔的路径……

在陈春燕和刘宇琛的撺掇之下,我也曾充满好奇地行走在厦门港中沙坡尾,企图去寻觅老厦门几代人遗落在那片神奇土地上的记忆和梦幻。古老的风帆在远方的海面消失,岁月早已抚平了前人的足迹,铅华随流年淡去,我迷失在残阳如血的沙滩里找不到归期……

梦想在这里涨潮,像鼓浪屿的浪花

浪漫的厦门是一个可以让梦想长大的地方。晨曦中,南普陀悠扬的钟声漫过厦门大学曈曈的春日,在震颤的曲折中早已凝固成芙蓉隧道里的图腾。悠哉游哉,旁若无人的厦门,在古老的传说与现代的传奇中,亦步亦趋,且行且吟……

张琦说,如果有梦想,您就来厦门吧!倘若梦想幻灭,那么您也来厦门吧!

我至今都没有见过《厦门晚报》的女记者须一瓜,也弄不明白为啥她要取这么一个古灵精怪的笔名。据说这个女人以前从事过邮电机务、广告策划等职业,后来在厦门工作之余写了颇有争鸣的小说《太阳黑子》,再后来又被改编成电影《烈日灼心》,引起轰动,还得了几项电影大奖。

还据说,想当年有个叫夏炜的毛头小伙子,考上了厦门大学经济专业,毕业后逗留在厦门不肯离开,多年来干过企业销售,当过经理,还从事过播音主持,后来在厦门居然成了著名画家和作家。他的长篇小说《铁观音》被改编为同名电视连续剧而风靡全国。最近好像又推出一部长篇力作《那些花儿》,就连书中插图也是他亲自画的,此书刚一出版发行,就被读者抢购一空。

更玄乎的还在后头!河南省周口市有个青年农民孔龙震,开着卡车载着梦想去厦门,一边开车一边偷闲在驾驶室里作画,不经意间就变成了绘画艺术家。他创作的一系列油画在国内和北欧艺术界好评如潮。孔龙震认为,一个人可以清贫、困顿、低微、无助,但是绝对不可以没有梦想!凤凰卫视、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等媒体纷纷为他做了专题报道。开卡车的艺术家孔龙震,在厦门让梦想成真,让中外艺术界刮目相看。

(孔龙震的油画《仰望星空》)

越来越不可思议,还有一个叫杜绪海的建筑包工头,来自遥远而又神秘的古都开封。自1993年到厦门打拼以来,曾经在一次次地建筑施工中,他对深埋地下的古陶片和古瓷片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接下来他遍访全国各地古窑址,最终成名成家。他“宏观定年代,微观辨真伪”,现在已经是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专家组专家,中国首届民间鉴定实战派专家……

漫步在美丽而又梦幻般的筼筜湖畔,我似乎已经走火入魔。隐隐约约,耳畔隐约飘逸着浪漫主义音乐大师舒伯特的《小夜曲》。又要下雨了,远方的闷雷声由远及近。这是个卧虎藏龙的地方,厦门的文艺大咖太多,而我的触角太短。到底有多少传奇人物隐匿于这座神秘的城池?我真的不得而知,一如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神秘莫测的电闪和雷鸣……

寂静的夜里,一杯红酒相伴。我不能自己,写下了一阙《厦门的情愫》:漂泊半生/我这匹识途的老马/终究迷失在你的臂弯/厦门啊/就这样半醉半醒/从此再也走不出你心海……/心心相惜的一群人/从筼筜书院走过/从鹭岛小径匆匆走过/我们坐下来矜持地喝茶/独立在婆娑的旅人蕉下/我的心一如沉寂千年的古筝/期待你的拨弄/忍不住想拉你的手/此一别也许不会相见/我微澜的心湖/有几许翩翩的白鹭翻飞……

厦门,谁为你蒙上梦幻般的盖头?

四月末的一天,陈春燕和刘宇琛相约去厦门海沧兴港油画村拜访几位艺术家,并打电话问我是否有兴趣一同前往。当我驱车赶到那里,才知道海沧居然有如此庞大的油画产业园区。很荣幸,在兴港油画村,我与著名油画艺术家林昌辉先生和罗华江先生一起喝茶聊天。画家林昌辉先生是厦门海沧、乌石浦等众多油画村近万名油画家中的杰出代表,他的著名油画作品《热地》曾代表福建省厦门市入选第四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好评如潮。据说,在厦门油画村,像林昌辉和罗华江这样出类拔萃的著名画家还有很多。

(林昌辉的油画作品《热地》)

漫步在厦门海沧油画街,你可以看到各种档次油画企业的画廊和店面。这里的油画村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早已形成规范的市场和产业链。每天都有批量的油画产品和刻意打造的精品从这里发往世界各地。

目前,厦门已经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商品油画生产基地之一,油画从业人员最保守的数字也在万人之上。厦门已经是一座名符其实的“艺术之城”。据了解,在厦门市政府多年的政策扶持和鼓励之下,海沧油画基地的产业化日臻成熟,且产品兼顾纯美艺术与商业运作。目前可圈可点的当属马青路永信花园油画街、兴港油画村和中沧油画产业基地,业已形成三大油画生产和创作集聚区,这样的产业模式和艺术氛围在全世界几乎也是很罕见的。

(中西文明的碰撞与融合)

一座城市的文化品位和艺术档次的高低,其实是与这个城市管理者的艺术涵养与价值取向密不可分。高雅且英明的决策层是一座城市的荣幸和福祉,在凸显城市个性、发掘城市亮点等方面会有适度的政策倾斜,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施政理念,将直接引领一座城池的灵魂升华,往往让一个城市出落得风姿绰约,鹤立鸡群。

2016年4月2日开启的“古厝•北欧当代艺术展”和5月1日启动的“翔安澳头文化艺术季”,把厦门翔安澳头这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小渔村展示给了全世界。当前卫魔幻的北欧艺术风情贸然闯进古朴神圣的闽南古建筑风格的蒋氏宗祠,奇迹出现了,那种视觉和时空的错位,远古与现代的邂逅,把本来就美仑美奂的澳头渔村妆扮得更加无与伦比。瑞典中国文化交流中心主席、教授王彤先生是这两场艺术展的直接推手,在他的竭力运作和引荐之下,瑞典Skurup市市长莉娜女士来了,瑞典Skurup市文化部长艾娃女士来了。所有这些正是因为有厦门市翔安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新店镇澳头社区无偿提供的展示平台和场地。与此同时,厦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叶重耕来了,翔安区的区长和宣传部长也来了,澳头社区书记苏勇跃和主任蒋才兴为“北欧(厦门)文化交流中心”及“丹麦康纳美术家协会澳头写生基地筹备处”揭牌。

(王彤教授与画家刘宇琛)

 这是一场中西方文明珠联璧合式的共融共生,可谓锦上添花;两种民族性格的文化在相互注视与倾慕中,流光溢彩,相得益彰,使人顿觉妙趣横生。身临其境,那种视觉落差、两种文化碰撞所产生的灿烂火花,简直让人不能自己,甚至语无伦次,目瞪口呆。小小渔村用自己古朴玄妙的魅力网住了高雅的西方洋艺术。也许这就叫“艺术搭台,旅游唱戏,中西合璧,盘活经济”吧!澳头社区自举办各种艺术展览以来,中外游人蜂拥而至,澳头渔村及周边饭店宾馆每天爆满。干部忙的有成绩,百姓喜的有收入。往日寂寞的渔村时时刻刻都沉浸在过节的氛围里,美丽而又魅惑的古镇澳头也必将成为中外艺术家向往的神圣殿堂。

厦门是一个仁爱且包容的城市。求财,这里有厦门自由贸易区;感觉不过瘾,您还可以以此为跳板,下南洋,循着海上丝绸之路去探险。如果您只是来修心养性,那刚刚好,厦门位居中国十大宜居城市之前列,这里的空气新鲜得像过了筛似的,遍布大街小巷的茶馆多得像天上的星星似的!

你来或不来,厦门亭亭玉立就静候在那里。美丽的鼓浪屿,是荡漾在波涛中永远期待你的风帆。如果你崇尚艺术或拥有梦想,那就赶快行动吧!趁海风正酽,沙滩慵懒;你还年少,她又不老;去看你想见的景儿,去会你想念的人儿,去闯你想干的事儿吧……

作者张琦,系中华网精英中国频道副总编辑,中访网海峡事业部主编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