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美联储转向对中国影响有限,因为人民币汇率有弹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认为,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可有效应对美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从而使货币政策更多服务于国内政策目标。

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王玉

美联储缩减购债规模的时机是今年下半年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认为,就中国来说,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可有效应对美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从而使货币政策更多服务于国内政策目标。

美联储最近暗示可能会在今年年底前开启缩减购债规模。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8月在全球央行年会上表示,经济已达到不再需要那么多政策支持的地步,年内开始放慢资产购买的步伐可能是合适的。回顾历史,美联储缩表常常给新兴市场造成金融震荡,严重的甚至引起经济和债务危机。

张斌周三在出席中国宏观经济论坛研讨会时指出,相比新兴市场,美国货币政策给日本和欧元区带来的溢出效应较小,造成这一差别的主要原因在于发达经济体能通过灵活的汇率调整来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日本和欧元区这些发达经济体,在美国采取宽松货币政策时,这些国家有较好的生产制造能力和供给弹性,所以在美国采取宽松货币政策时,这些国家也是跟着受益的,他们能增加出口,改善经济景气程度。当美国收缩(货币政策)时,他们也会受到影响,整个加在一起是比较对称的,并且通过灵活的汇率调整能够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他说。

对于新兴市场国家情况就显得不太一样,张斌指出,他们的出口能力和供给能力有限,当美国采取宽松货币政策的时候,他们面临的是资本流入、货币升值,甚至是资产价格泡沫。

“新兴国家之前在美国宽松政策时没有得到好处,一旦美国解松,坏处就展现出来,资本流出,货币被迫加息升值,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就很多,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国家汇率不具备弹性,使得国内的货币政策独立性丧失。”他说。

张斌认为,中国的情况更接近发达国家而不是新兴市场。“这一轮疫情之后,中国的出口呈现的状态非常好,超出预期。这与美国的宽松政策是有关系的,它拉动了需求,同时中国的制造能力和供给能力也很好,所以获得了收益。”

而且,“现在我国汇率是越来越有弹性,在有弹性之后,一定程度上就能保持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隔离(美国政策转向)这种影响,让货币政策更多的服务我们国内的政策目标。”他说。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 以美元计,我国出口已连续11个月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8月,出口金额同比增长25.6%,较7月加快6.3个百分点。

中国央行多次强调货币政策“以我为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4月表示,要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以我为主开展国际宏观政策的协调。央行在今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提到,货币政策要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9月7日,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再次表示,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考量上将“以我为主”,增强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