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面无烟法规保护人口仅占14%,部分城市控烟法规不达标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指出控烟行动目标是,到2022年和2030年,全面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比例分别达到30%及以上和80%及以上。

2015年5月30日,北京鸟巢悬挂巨幅禁烟标识。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张倩楠

编辑 | 翟瑞民

多位业内专家指出,为实现《健康中国行动规划(2019-2030年)》提出的到2022年全面无烟法规保护人口比例达到30%的目标,各省市应尽快制定出台全面无烟法规。

2021年9月1日,在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的“推动控烟立法 践行健康中国”信息交流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副主任肖琳介绍,全面无烟法规的保护人口,是指通过无烟立法而受到保护,避免室内的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遭受烟草烟雾危害的人群数量。

此前在2019年7月9日,国务院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其中明确指出控烟行动目标是,到2022年和2030年,全面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比例分别达到30%及以上和80%及以上;把各级党政机关建设成无烟机关,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

肖琳表示,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统计,截至2021年8月,我国全面无烟法规的保护人口比例大概达到14%。截止到2021年7月1日,全国共有控烟相关“法规”211部,其中控烟专门法规87部,文明促进条例54部,爱国卫生条例59部,其他法规11部。多个城市已出台全面无烟立法,如《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等。

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主任姜垣指出,距离2022年只剩3个月的时间,如果所有省会城市实现全面无烟立法,覆盖保护人口将达到29.8%,要实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30%的目标,还需要大连、宁波、厦门等计划单列城市积极推动全面无烟立法。

姜垣表示,中国人口占全球不到五分之一(18.5%),但是吸烟导致的死亡人数占全球因吸烟死亡人数的近三分之一。中国每年有40万不吸烟者因为暴露于二手烟死亡,而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有通过符合“全面无烟环境立法”标准的法律法规并配合以严格的执法才能消除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二手烟从而挽救生命。

中国政法大学卫生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于秀艳介绍,除了专项控烟立法以外,还有两个立法的窗口可以考虑,分别是爱国卫生条例和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通过其他跟健康相关的立法的机会来促进公共卫生事业,是非常好的渠道。”她还呼吁,希望能够通过立法在全国层面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交通工具全面禁烟。

“全面无烟的法规应该具备两个要素”,肖琳表示,一是明确要求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二是执法主体明确,对个人或场所的违法行为有罚款等处罚措施。

“虽然有很多城市出台了控烟的法律法规,但一些城市并没有达到全面控烟的标准。”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院长王克安介绍。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公益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李恩泽也介绍,有部分城市立法允许室内设置吸烟室或者吸烟区,这不仅不符合《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全面控烟的标准,还存在违反上位法的问题,因为消防法和国务院通过的爱卫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均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此外,李恩泽指出,室内吸烟室不仅有火灾隐患,也有造成疫情传播的风险。公开报道显示,沈阳和天津均存在因为共同使用室内吸烟室而导致疫情传播的实例。在室内吸烟室中,人们摘掉口罩扎堆吸烟,无法保证社交距离,从传染病防控角度来看,存在很大隐患。

不过,目前来看,推动多个城市出台“全面无烟法规”以达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控烟目标有一定难度。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钟兰安表示,有些省级城市的全面无烟立法还没有列入计划,虽然在设想中全部省会城市以及计划单列城市都出台全面无烟法规就能达到覆盖31.4%的保护人口,但这个路径在现实操作中比较困难。

钟兰安认为,比起各个城市单独立法,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式去修改《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推动全国层面的无烟立法,从法律的角度来说成本最低。目前《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18条明确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此外还特别规定了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开展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并配备专(兼职)人员对吸烟者进行劝阻。

“如果可以对这一条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完善,增加相应的罚责,扩大禁烟的范围,控烟立法就有可能有一个新的突破。”钟兰安说。

7月16日,国家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原司长毛群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很多城市已经实施了公共场所控烟条例,“我们也在积极推动国家层面的立法,同时也要求各个地方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出台控烟的法律法规。但是从国家层面来说,推进立法、实施公共场所控烟还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目标会在2022年底来进行评价,我们还有时间,希望大家不要太悲观。”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杨杰指出,虽然2019年以来受到疫情影响,控烟立法的脚步受到一些干扰,但这不会对整体推进进度产生特别大的影响,在未来一年多的时间内,我国可以实现全面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比例达到30%的目标。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