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重庆自贸试验区”)怎么建?规划出炉了。
8月24日,重庆市商务委网站发布了该规划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了重庆自贸试验区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工作。
功能定位
以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枢纽为总目标总定位。
建设
以开放创新为特征的内陆现代服务业发展先行区

以多式联运为核心的内陆国际物流枢纽
以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协同发展为导向的内陆国际贸易中心
以跨境投融资自由化便利化为重点的内陆国际金融中心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中心
发展目标
到2025年
形成以贸易投资自由便利为重点的高水平开放政策体系和产业体系,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互联互通枢纽、产业发展样板、营商环境标杆。
新设市场主体累计超过10万户,外商直接投资(FDI)5年累计55亿美元左右,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5600亿元。
到2035年
全面建成改革开放新高地,成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深化重点领域开放
提升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推动金融开放创新
推进国际运输开放
促进数字经济开放发展
推进人才对外开放
推动重点产业开放发展
汽车产业
建设汽车摩托车产业集聚区
打造进口汽车全产业链
有序推进二手车出口
电子信息产业
推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领域大科学装置、大科学中心在区内布局。
建设集成电路综合性产业基地。
建设人工智能产业研发、制造、检测、应用中心。
扩大自贸试验区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保税的制度创新和政策覆盖。
金融服务业
支持金融机构总部在区内设立金融业务总部或专营分支机构、金融产品创新中心。
以重庆江北嘴、解放碑、长嘉汇等为主阵地,打造金融科技创新示范区。
支持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通过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开展正常类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
现代物流业
支持本土物流企业与跨国物流企业开展合资合作
建设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做大做强医药冷链物流
专业服务业
建设标准、计量、检测认证等公共服务平台
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等高技术专业服务
吸引国内外知名第三方检测认证等机构落户
培育发展国际化律师事务所
新型国际贸易
推进中国(重庆)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
培育壮大一批服务贸易发展集聚区
支持发展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贸易
积极拓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境内外检测维修和再制造业务
探索发展市场采购贸易、转口贸易、离岸贸易等业态模式
引导各片区差异化发展
两江板块
产业定位:重点发展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经济产业,消费金融、普惠金融等金融服务业,国际会展、医疗教育等专业服务业,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先进制造业,以及保税展示交易、跨境电商、服务外包、多式联运物流等产业。
重点项目:吉利工业互联网全球总部项目、J&T 快递中国总部项目、58同城西部总部、联想5G总部项目、浪潮工业互联网项目、寸滩国际新城。
渝北板块
产业定位:重点发展国际物流、冷链物流、航空货运、快件集散等航空物流及关联产业,检验检测、科技研发与技术服务等专业服务业,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金融服务业,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先进制造业,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经济产业。
重点项目:普洛斯西南航空智慧物流枢纽、中通智慧电商物流园、重庆东方嘉盛一带一路供应链协同平台、 复星国药西南医药温控枢纽项目、中关村信息谷协同创新中心、航空金融总部基地、华夏航空飞机维修基地、传音智汇园、长安全球软件中心、仙桃数据谷无人驾驶体验公园、北斗星通汽车智能网联板块总部项目、OPPO(重庆)智能生态科技园。
江北板块
产业定位:重点发展金融科技、航运金融、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业,跨境电商、总部贸易、保税展示交易、口岸物流、多式联运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先进制造业。
重点项目:江北嘴国际金融中心、果园保税物流中心、渝新欧新兴消费品全产业链园项目、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示范基地、果园港国际枢纽经济产业园、两江国际汽车智慧贸易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和智能网联示范园、江北嘴金融科技港、中新金融科技产业合作示范基地、中新金融科技联盟、寸滩片区保税经济区“一街五中心”项目。
渝中板块
产业定位: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及现代金融、现代商贸、专业服务、文化旅游、数字经济、大健康等服务业。
重点项目:“一带一路”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体验中心项目、解放碑—朝天门绿色金融大道、中新合作金融服务业产业园、重庆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环重医创新生态圈。
南岸板块
产业定位:重点发展沿江商务、金融服务和文化旅游产业。
重点项目:重庆东盟中心、阿里巴巴区域总部项目、能源交易综合服务平台、上合组织数字金融研究院。
九龙坡板块
产业定位:重点发展科技创新服务、高技术服务、先进制造业。
重点项目:启迪科技园、集成电路产业园、忽米网、军民融合创新基地、清研理工新能源汽车智能控制与检测制造业创新中心。
北碚板块
产业定位:重点发展文化贸易、专业服务、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产业。
重点项目:百度(重庆)创新中心、壳牌西南总部、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项目、重庆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项目、普洛斯(重庆)蔡家产业园项目。
沙坪坝板块
产业定位:重点发展跨境电商、加工贸易、转口贸易和总部贸易,现代物流和供应链金融。
重点项目:中集股份多式联运(重庆)智能应用产业基地、9610跨境出口电商产业园、安博重庆西部国际物流中心、民生电商重庆金融物流园、“一带一路”国际商品交易集聚区、全球贸易港总部经济。
西永综保区板块
产业定位:重点发展加工贸易、电子核心零部件、智能装备等先进制造业,跨境电商、跨境结算、整车进口、保税文化贸易、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
重点项目:重庆南山香云山汽车公园项目、华润微电子12吋功率半导体晶圆生产线、华润微电子功率半导体封测基地、微电子科创街。
川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重点事项
1.全面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和最高标准,探索形成有特色、差异化的示范区建设政策体系和制度体系,开展开放环境综合评价。
2.研究评估两地自贸试验区已有试点政策,集成探索一批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制度创新成果,在双城经济圈联动复制推广重大制度创新成果。
3.新设一批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推动各自贸片区、联动创新区与四川相关区域实现改革协同、开放协同、创新协同。
4.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探索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跨区域合作,协作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贸易新业态,建设一批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
5.加大重点领域开放力度,在数字经济、互联网和金融、科技、电信、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力争率先突破。
6.统筹成渝两地航空、航运、铁路等资源,建立川渝口岸物流合作发展机制,促进川渝口岸物流集群联动发展。
7.持续深化“铁路运单物权凭证属性”、多式联运“一单制”等改革创新,共同探索构建以铁路提单、多式联运“一单制”为核心的陆上国际贸易规则体系。
8.加强政务服务监管协作,拓展政务服务异地直通互办领域,实现政务服务“全域一网通办”;构建“市场准入异地同标”的便利化准入机制,建设跨区域市场准入服务系统。
9.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构建川渝法律服务联盟,加强区内法院、检察院、商事仲裁、调解中心等法律服务协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