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尚未确定两家公司的交易方及最终成交价格。
很早之前,康佳曾表示会推进子公司二次资本化,其中提到了易平方和毅康公司。部分观点认为,本次处置资产或与子公司要分拆上市相关,一度受到了资本市场的追捧。
8月2日晚间消息公布后,8月3日开始,深康佳A股价一路走高。从8月3日6.01元开盘,截至8月12日收盘已涨至7.73元,涨幅达28.62%。
然而从家用电器板块来看,近一周涨幅仅仅2.40%,整体趋于平稳。康佳两则简单低调的公告就引起了如此大的震动,很难不怀疑背后资本力量的炒作使然,下手前务必先保持冷静,“让子弹飞一会儿”。
业内人士对笔者称,分拆上市的难度很大,康佳此举关联性极低。
为此,笔者查证了A股分拆上市的相关条件,其中明确设置了7大门槛,其中包括对上市公司时间、盈利水平、资金关联性等多方面的要求,部分条件相当严苛。
易平方的主要业务是基于智能电视等终端提供内容与应用服务。但其易柚系统(YIUI)自诞生之日起,就主要围绕康佳智能电视进行研发与更新,其自身的说法也是“覆盖3650万康佳智能终端”,以及部分华侨城主题公园、酒店等大屏。
从这点来看,易平方与康佳主体的关联性十分紧密,从此前康佳占股高达95.7766%也可以佐证这一点,子公司独立运作模式尚可,独立上市难度较高。
毅康公司曾帮助康佳拿下多个环保大单,更是出现在了山东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名单中,似乎有一定趋势,但其实短期内也并不现实。
笔者从康佳年报及多方资料获悉,毅康所属的康佳水务治理业务,主要承接的是水务工程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该模式是公认的资金规模大、回收周期长,且需要长期稳定投资,很难从资本市场获取太多支持,“独立上市”可能性极低。
综合来看,本次挂牌转让大概率是一次单纯的业务调整、回流资金。“分拆上市”纯属过度解读,大可不必为此盲目买入。
虽然变卖资产有“吃老本”之嫌,但这也是康佳无奈之举。
近年来,家电行业整体低迷,一方面市场饱和、房地产降温,另一方面原材料成本也在大幅上涨。家电制造的主要原材料铜、铝、塑料、钢材等,都在持续走高,给下游家电制造端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
或许这正是康佳不断进行战略调整的最主要原因。2018年,康佳宣布进军半导体、环保等多个行业,更是掷出了“半导体5-10年做到国内前十”等豪言。
但不管是半导体还是环保,都是相当“烧钱”的行业,布局过程难免会发生增持减持的情况,评判公司运作是否正常,主要还是看资金的流向去了哪里。
2020年康佳财报显示,全年研发投入达6.84亿元,结合康佳电子行业、工贸业务、环保业务的综合营业收入结构来看,这一投入金额并不算低,而且每年都有同比提升,看得出来康佳还是比较重视消费电子产业的科技研发。
从结果来看,康佳的“主营业务”褒贬不一。彩电方面,目前康佳的市场占有率低于海信、创维、TCL等一线品牌;白电整合新飞后有所提升,但面对美的、格力等传统巨头仍有一定距离。
不过,在Micro LED等新兴显示技术领域,康佳有着一定先布局的优势,随着8K等超高清显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或许未来康佳真的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无论看涨还是看跌,对康佳的评判都应该基于其主营家电业务的长远走势,而不是针对某个短期事件过度解读,中了资本市场的圈套。子公司转让后所得收入的去向,资金是否有反哺到家电业务的发展,远比“卖公司”这件事本身更值得我们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