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伸手的力量” | 第一天入职困于五号线,“白大褂”于逸飞连救20余人

于逸飞离开地铁站时已经是凌晨12点多。直到凌晨3点多,他看到出来找他的父亲站在水里,手里拎着一盏应急灯,他才意识到自己活下来了。

图片来源:郑州人民医院供图

记者 | 牛其昌

编辑 | 翟星理

编者按:

单日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单小时降雨量超过日历史极值……河南,这个中原大省正在经历超强暴雨考验。

我们密切关注中原地区的灾情进展,痛心于人的磨难。我们与河南同悲伤,共患难。

在汹涌洪水中,本能的善意,让他们对陌生的落水者施以援手。他们是中年的父亲,是务工者,是喊着号子的拔河者……他们逆流而行,是无名的英雄。

人性的光芒,水不能覆之。界面新闻在洪灾现场寻找着这些英雄之事,让更多的人看见伸手的力量。

2021年7月20日,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席卷郑州,地铁五号线在短时间内变成一片汪洋

在绝望的环境里,大家呼唤着“医生”。乘客等来了他们的“超级英雄”——原本已经离开地铁站的于逸飞“逆行”而来,披上白大褂跪地施救。

于逸飞地铁救人的举动一夜间火遍全网。7月24日,界面新闻联系到已被郑州人民医院正式录用的于逸飞,听他讲述事发当天的情况:

7月20日,于逸飞第一天入职郑州人民医院。下午1点多钟,暴雨倾盆而下。

“事发那天,医院领导要求培训提前结束,劝大家先不要回住处了,医院可以解决住宿。”于逸飞当时觉得,自己是郑州本地人,对路都很熟悉,而且地铁站就在楼下,决定自己回家。

地铁正常运营,除了比平时人多之外,于逸飞看不出任何异常。

此时,路面积水已有一米多深,到于逸飞的髋关节附近。在他看来,地铁里面之所以人多,可能是因为人们认为地上交通陷入瘫痪,而地铁不会受到天气的影响。

直到地铁驶离海滩寺站之后,突然停在与沙口路站的中间位置时,大家仍然以为这只不过是调度问题。

“过了一会,地铁突然开始往回倒,大概往反方向开了十几秒钟,突然‘咚’的一声,车停了下来。”于逸飞回忆道,这时车厢灯逐渐变暗,周围的乘客才开始意识到出现了问题。

停在隧道内的地铁毫无开动的迹象。人们真正意识到危险,是透过车窗看到外面的积水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涨时。

乘客开始变得焦躁。有人喊叫说“出事了”,但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跑也跑不出去。

“过了一会,地铁司机在车厢之间来回跑着,边跑还边喊‘快让开,快让开’。又过了一会,车厢里也进水了,大家这才意识到出大事了,有人已经开始哭了。”于逸飞说,包括他在内,大家都拿手机跟家人联系说出事了。

绝望之下,于逸飞给父亲打电话“告别”:“爸爸,我在五号线地铁里面,这会儿水灌进来了,可能出不去了,你把我妈妈照顾好。”

由于信号差,“告别”的电话过一会儿就中断了 ,随后便再也无法拨通。

又过了一会,车厢前门被人打开,人们按工作人员的指引,排队通过隧道一侧的应急通道。

由于逃生通道很窄,只能容单人通过,人们无法一起出去,只能顺着前面的人慢慢往沙口路站走。

应急通道与站台之间隔有一段距离,乘客必须先跳进水里,然后再爬上站台。 

“当时地铁工作人员在水里排成人墙,让人们踩着他们的肩膀过去,我看到水已经快涨到他们脖子的位置。”于逸飞说,地铁工作人员叮嘱他,“地铁还在涨水,快去外面叫救援”。

于逸飞是第一批获救的乘客,当他来到地面一层时,鞋已经被水冲丢了一只。

他从英国伦敦大学拿到了硕士学位,学的是骨科脊柱专业,由于第一天入职,包已经全部湿透。他想归整一下东西,看看身份证和毕业证是否都在。

“当我归整东西的时候,就听见下面喊‘有没有医生’‘有没有大夫’。我看了一眼周围,几乎一片汪洋,水已经淹过了车顶,可能唯一的大夫就是我了。”于逸飞说,他当时来不及反应,只是觉得后面的乘客正面临更大的危险。

于逸飞把身上的物品交给路人看管,随后披上医院刚发的白大褂,往负二层跑去。

“其实医生一般不会把白大褂装包里往家带,毕竟不太卫生 ,但正巧是新发的,没想到后来派上了大用场。”回想起救人的经过,于逸飞说,如果没有穿白大褂,说自己是医生还需要挨个解释、安慰,必定会浪费抢救的时间。

回想起这次“逆行”,于逸飞说自己当时并不害怕,之前在车厢里那么绝望的情况都过去了,感觉就像死过一次了,也不会再害怕。

他反而觉得,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因为当他下去时,看到了躺在地上的病人、无助哭泣的老人、惊吓过度面容呆滞的孩子,他们都在等待医生。

“当时周围有人给我鼓掌加油,喊‘医生来了’,明显感觉大家看到这身白大褂之后,都受到了鼓舞,就好像看到了希望。”于逸飞说。

从一开始救治受外伤的乘客,到后来救治因低温休克以及溺水的乘客,在接下来的6个小时里,陆续有乘客被救出。

谈及救治的过程,于逸飞回忆说,没有生命危险的人,他会简单处理伤口,然后让其到安全地方疏散。

后面被救上来的乘客更加危急,因为水非常凉,长时间泡在里面极易出现低温性休克。此外,随着水位上涨,氧气变少,还有人因为窒息而出现休克症状。

“低温休克的患者,起码生命体征还算平稳,我让工作人员找来军大衣给他们披上 ,等他们恢复体温便能自行离开了。”于逸飞说,一些严重的患者已经失去了意识,根据他所学的知识,此时必须要做心肺复苏。

于逸飞跪地救人。图片来源:网络

在网传视频中,于逸飞跪在地上一直不停地对患者做着心肺复苏,一位被他救起的医生也随即参与急救。

“救人其实是大家合力的结果,周围也有其他医生,一些被救的人也自发加入到救治的过程中。”于逸飞说道。

在于逸飞的印象里,从下午6点半返回站台,到夜里12点多离开,他先后救治了20多位乘客,包括十几位轻度休克的人。

但并非每次施救都是成功的,他也眼睁睁地看着五六条鲜活的生命在他的手中消逝。

“有个乘客印象很深,我大概给他做了40分钟的心肺复苏,还是没有任何复苏迹象,最后只能放弃,现在回想起来还是非常内疚。”在没有任何心电仪器的情况下,于逸飞不得不做出选择。

在他看来,自己本没有权力宣告那位乘客的死亡,但当时的情况不允许他把所有力气用来救某一个人,只能先救还有生还希望的。

如今,于逸飞仍然没有完全让自己“走出来”。他有些哽咽,认为当时尊重他们的唯一方式,就是借来卫生纸,盖在他们的眼睛上。

由于长时间跪地救人,于逸飞的膝盖和双脚不同程度受伤。他说当时情况太紧急了,根本没有感觉到疼痛。

于逸飞离开地铁站时已经是凌晨12点多。直到凌晨3点多,他看到出来找他的父亲站在水里,手里拎着一盏应急灯,他才意识到自己活下来了。

于逸飞的父亲也是一位医生。他什么都没说,眼含热泪,笑着向于逸飞伸出大拇指。

“我当时还笑着说‘你咋知道’,后来才知道他在网上看到我了。”于逸飞说。

采访过程中,于逸飞多次强调,通过这件事,他希望呼吁社会加强急救操作的宣传和正确的溺水抢救方法。

“触动最深的是,有一些救人的热心群众,在救治一名失去意识和自主呼吸的溺水患者时,围着一块猛掐她的人中,还把人倒起来控水,实际这都是错误的。”于逸飞说,他赶紧接管患者,先把她的嘴巴掰开,用手伸进喉咙清理出泥沙,然后把头侧向一边,防止其出现窒息,紧接着开始心肺复苏按压。

由于在地铁救援中的突出表现,于逸飞已被郑州人民医院免试用期直接录用。

最近几天,于逸飞一直在家中休整。他说,医院的关怀让他更加坚定了救人的信念。

他也开自己的玩笑,如今他火遍全网,“以后不想好好当医生都不行了,全国人民都在监督你”。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